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一课时,课本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台饲料粉碎机,每小时粉碎饲料1/2吨,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由此列式计算并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以往的教法,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往往容易引起学生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时,我抛开例题不谈,而是直接让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一课时,课本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台饲料粉碎机,每小时粉碎饲料1/2吨,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由此列式计算并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以往的教法,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往往容易引起学生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时,我抛开例题不谈,而是直接让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师你们认识分数吗?能列举一个常用的分数吗?生举例1/2、2/3、5/10…师这些分数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结合分苹果来说一说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生1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2.生2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就是2/3.生3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5份就是5/10.师你们能说一说2/3各部分的名称吗?  相似文献   

4.
有位教师教“一个数乘以分数”时,出示数学十一册4页的准备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求3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 求1/2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1/2; 求3/4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4。然后,教师小结: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复杂 ,千变万化。教学时 ,一定要加强比较辨析 ,拓宽解题思路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一、乘法与除法的比较例如 ,①某工厂四月份原计划烧煤 1 35吨 ,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实际烧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四月份烧煤 1 2 0吨 ,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 ?相同点 :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即原计划烧煤吨数× ( 1 -19) =实际烧煤吨数。不同点 :① 1 35× ( 1 -19)   ② x × ( 1 -19) =1 2 0通过对以上两题的比较不难发现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一致的 ,即都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分数除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然而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运算法则怎样,性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下面分三个问题来谈.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旭日小学学生在一次行军活动中,1小时走了6里,2/3小时走多少里?根据“速度×时间=距离”可列式:6×2/3=4就是2/3小时走4里.旭日小学学生在一次行军活动中,2/3小时走了4里,1小时走多少里?这是上一问题相反的问题,根据“距离÷时间=速度”可列式:4÷2/3.如果1(4/5)小时走了10(4/5)里,1小时走多少里?  相似文献   

7.
顾国瑜 《新课程研究》2007,(7):46-46,48
[例题]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使18千米,1小时行使多少千米?[解读]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主要是借助具体问题,通过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可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算理。这个转化推理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借助线段图有序地进行推演:先帮助学生理解3/10小时行18千米,就是3个1/10小时行18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0个1/10小时行多少千米,因为1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是18÷3,也就是18×1/3,所以10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就是18×1/3×10,运用乘法结合律就是18×(1/3×10),即18×10/3。由于以上推理主要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的,因而如何解读线段图是本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三位老师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2/5。师: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计算。生1: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即:18÷2/5=18÷0.4=45(千米)。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  相似文献   

9.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3,(25):47-48
在实际生活中,常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对于这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的每一个部分,便有两种含义,即实际数量是多少;它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如,把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它占单位“1”的13。分数的这一特殊性,就给分析与思考分数应用题增加了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一、把握特殊性,早做渗透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应该加强如下训练:左下图是把()个△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占单位“1”的()();3份有()个△,占单位“1”的()()。然后逐渐变为文字叙述,如,一块2公顷…  相似文献   

10.
宜芝玲 《陕西教育》2001,(10):30-30
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模式,如果观察问题单一,往往会造成学生思路单一,思维僵化,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使学生思路开阔,必须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突破常规,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几分之几。这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这样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2/3。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下图,并求出阴影部分是多少。如图: 让学生观察,依据左图,阴影部 分为5/3,又可根据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观察两例图中的阴影部分得出,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圆,还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整体,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两个圆作为整体,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5/6。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认识问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代数课本第三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 ,涉及到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 ,只要理解基本的等量关系 :原数× (1+平均增长率 ) n =后数 ;原数× (1-平均降低率 ) n=现价。其中 :n表示增长 (降低 )次数。就可轻而易举地解题 ,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下面举例说明。例 1.某钢厂 1月份钢材产量为 5 0 0 0吨 ,3月份上升到 72 0 0吨 ,求这两个月钢材产量的月均增长率 ?分析 :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 x,那么 2月份的钢材产量是 (5 0 0 0 + 5 0 0 0 x)吨 ,也就是 5 0 0 0× (1+x)吨 ;3月份的钢材产量是〔5 0 0 0× (1+ x) + 5 0 0 …  相似文献   

12.
【案例】“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断:(出示例题:把45米的铁丝平均截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师:同学们会列式吗?生:会,“45÷2”。师:这是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题。虽然我们还没有学过,但是老师相信根据大家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定能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生1:45÷2=25 (米),因为把4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长度,可以用除法计算。师:那为什么结果是25呢?生1:因为45里面有4个15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5,也就是25。师:说得很有条理。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45×12=25(米),因为这题把“45米”看作单位“1”的量,求每段长度就是求45米的12…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猴子哥哥和猴子弟弟要去上学了,猴子妈妈买了一张大纸,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哥俩每人一份,你能帮哥俩算一算,每人拿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出算式后,我就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汇报开始了,有的同学画图,有的同学说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求4/7的2/1是多少,所以  相似文献   

14.
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节富有新意的复习课: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1.列式计算: (1) 12是4的几倍? (2) 12是36的几分之几? (3) 15的1(1/3)倍是多少? (4) 15的1/3是多少? 提问:(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2)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乘?) 2.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并列出求( )里数的算式: ( )×2(1/3)=14 ( )×2/3=8 提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1.列式计算:(要求学生按照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说出列式理由) (1)一堆货物120吨,运走40吨,运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5.
一、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为沟通联系打好基础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练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2份呢?3份呢?一堆煤平均分成1份,这样的3份,是这堆煤的几分之几?6个苹果平均分盛3份,这样的2份是多少个苹果?是这6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反过来,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一条线段的3/8,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取这样的几份?一班学生,男生占3/8,是把这班学生人数  相似文献   

16.
这是小学数学第九册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 )第 119页例 5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解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准备题:  苍海捕鱼队五月份捕鱼 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多少吨 ?(指名板演 )  2.提问:   (1)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30× 2000×   (3)根据题意列算式:  1000吨的是多少吨 ? 6…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结尾设计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来说一句话吗?生1: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一份可以说成1/3。生2: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相似文献   

18.
将组合图形采用分、补、拼三种基本方法转化成常见图形面积的计算 ,以利于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 ,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创新。如求右图的面积 ,你有多少种解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教师启发 ,所得解题思路分类如下 :一、分 :分成常见图形 ,求面积和。  解法一 :如图 (一 ) ,分为两个长方形。     4× 2 6× 7=50解法二 :如图 (二 ) ,分为两个长方形。     1 0× 2 6× 5=50解法三 :如图 (三 ) ,分为两个直角梯形。     (4 1 0 )× 2÷ 2 (5 7)× 6÷ 2 =50  解法四 :如图 (四 ) ,分为五个相同的长方形。   …  相似文献   

19.
朱建广 《河北教育》2005,(19):37-37
一、试一试,提出疑惑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集中在一起,进入一种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例题“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时,我首先让学生列出式子4/5÷2,然后并不急于讲解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经过片刻思考后,几个学生发现可用“分子4除以2,分母不变”的方法求出结果,显得有些兴奋,其余的同学也都同意他们的观点。这时,我将题目改为4/5÷5,问“现在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解题…  相似文献   

20.
案例: 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加上2就是3/5,如它的分子减去1就是1/5,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学生按以下思路进行解答:它的分子加上2,相当于增加了2个分数单位, 它的分子减去1,相当于减少了1个分数单位,这样3/5与1/5的差就相当于3个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