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与宗室诗人裕瑞交往的两份文献《思元主人诗序》和《答豫亲王世子思元主人》均有袁枚亲笔手稿传世。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件手稿,不仅新发现一首袁枚佚诗,而且根据手稿的内容和收藏状况,进一步对袁枚与裕瑞的交往加以考释,并对裕瑞一首悼亡诗的阐释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是写本文化研究的一个实例,期望以此来推动写本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敦煌写本白居易诗,为唐人手抄的一部相对完整的白居易作品,编号为伯五五四二。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著录,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附影印宋本《白氏文集》后)。此卷袖珍折叶装本,存八页半,首载《寄元九微之》诗一首及元稹《和乐天韵同前》诗,以下载《上阳人》等《新乐府》诗16首(王重民著录15首,漏《道州民》一首),末首《盐商妇》仅存一行。此卷遇至尊空格,是唐人写本原式。王重民疑为《新乐府》在"当时单行之原帙",又《寄元九微之》诗(见于《白氏文集》卷九,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同为元和四年作品"(应为元和五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出版的《张载集》载录张载诗16首,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李裕民《张载诗文的新发现》一文称新发现张载诗61首。这61首诗真伪掺杂,其中误入了杨时、吕本中、朱熹、陆游等人的诗作。  相似文献   

5.
编入《漂泊的湖》中的诗和散文,乍看起来都很平淡,但处处渗透着作者感人至深的乡情。若从书中任意抽选一首诗来玩赏,你可能会认为这写得不如她的《无泪的诗》、《盼望》等等那么哀婉动人。但将它放在《漂泊的湖》中,从整体来看,这一首首看似朴实淡泊的小诗,凝聚成一颗异乡游子的漂泊的心,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深沉力量。她常用故乡的风光、故乡的物产以及对  相似文献   

6.
《云笈七签》卷九六有八首诗,部分或全部地在《孟东野诗集》、《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里出现。前人论证其中七首为魏晋时《南岳魏夫人传》的降真诗,有四首乃孟郊改作。本文在此成果基础上,指出这四首诗乃羼入《孟东  相似文献   

7.
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著录伯3597卷云:"诗集。第一首题《白侍郎蒲桃架诗》,馀均无题及撰人,但末两首考知为自居易《柘枝妓》(乾符四年灵图寺僧写本)。"今考原卷共抄诗九首,卷首为一书札,残。后空约四行位置始抄诗。九首诗中有白居易《夜归》、《柘枝妓》二诗,又有《白侍郎蒲桃架诗》,今人也多认作白居易的作品。卷末有抄写者"乾符四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8.
卜息 《档案时空》2006,(5):40-42
诗言志,诗如人。陈毅的诗气势雄浑,豪放洒脱。其中几首爱情诗,却写得婉约生动,感人至深。《忆亡》痛悼肖菊英这首《忆亡》诗,有一个小序:余妻肖菊英,不幸牺牲,草草送葬,夜来为诗,语无伦次,哀哉!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玉姿。检点遗篇几首诗,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夫之),不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大诗人和诗词理论家。他的诗词,除散失外,现今保存在《船山遗书》中,诗作有十五种,即《五十自定稿》、《六十自定稿》、《七十自定稿》、《柳岸吟》、《分体稿》、《编年稿》、《剩稿》、《落花诗》、《造兴诗》、《和梅花百咏》、《洞庭秋》、《雁字诗》、《仿体诗》、《忆得》。共667篇,1645首(其中古近体1178首,七律301首,五律七绝166首)。词作有四种,即《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词》、《愚鼓词》。共305首(其中小令长调289首,小令26首)。王船山的诗词理论著作,仅入《船山遣书》中有《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王船山的诗词不仅数量可观,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在诗词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10.
《诗式》存在三个版本系统,即五卷本系统、《吟窗杂录》本系统和一卷本系统。吟窗杂录和五卷本相比可见:《诗评》由五卷本《诗式》"评曰"冠首的条目辑录而成,反映了《诗式》成书过程的理论修订。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编的沈德潜《沈归愚诗文稿》所收诗中,有七首另见于其祖父沈钦圻之《晤书堂诗稿》,其中两首还被选入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沈钦圻名下,并且这些诗未收入沈德潜诗集中,可见应均为沈钦圻之作.沈德潜将祖父的诗列入自己进呈皇帝御览的诗册中,一是为推崇祖父,报答他对自己早年的赏誉之恩;一是依仗乾隆帝的恩遇,不怕因此犯下欺君之罪.  相似文献   

12.
古时飞蝗之害遍及全球,人类深受其害,我国也是遭受蝗灾最多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同蝗灾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蝗文献也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四类:诗、散文、类书、专著。治蝗诗不多,唐代白居易有《捕蝗诗》一首,宋代欧阳修有《答朱》诗一首,米布有《答邻县驱蝗》诗一首,曰:“蝗虫本是飞来物,天造来为百姓灾;本县若能驱得去,贵司还请打过来。”散文以西汉王充《论衡》中的《商虫》、《感虚》和明代徐光启的《除蝗疏)}最重要,前者于虫害防治及良吏去蝗为一说,后者历述飞蝗爆发地区、为害季节、捕治诸法,并…  相似文献   

13.
去年《读书》第一期载罗志野同志《不是拜伦的诗》一文,原文很短,照录如下: “去年一月十三日《光明日报》‘东风’上发表了杨静仁同志写的一首诗‘访罗马利亚诗二首’,其中有两句: ‘严冬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拜伦不朽的警句, 对达契亚人的子孙们……’这诗显然不是拜伦的,而是雪莱的,一翻开《西风颂》十四行组诗,最后一首的最后一行:  相似文献   

14.
承友人送给我一本《文图并说毛泽东诗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但一翻首篇《人生何处不青山》,顿觉极其面熟,亟取1996年12月东方出版杜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史话》的首篇《虑歇坪闻滴水声》一看,除新增一首前人赞韶山的诗  相似文献   

15.
厉鹗《宋诗记事》卷四十八从《南岳倡酬集》中录下《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和《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联句》两诗,系之朱熹名下。其实,这两首诗并非朱熹、张栻、林用中三人的联句。前一首诗是张栻所作,在张栻《南轩集》卷二中题目上无联句二字。从该诗所云"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来看,此诗显然写在朱、张、林乾道三年(1167年)十一月共游衡岳之后的一个秋天。后一首诗是朱熹所作,  相似文献   

16.
因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为人们所熟知,很多人将这首诗认作是仓央嘉措所著。但作者谈笑靖将出版相关书籍的珠海出版社告上法庭。10月19日,北京东  相似文献   

17.
最近从友人处提到了一本《千家诗》。这本诗选我儿时只看见过,却没有读过.这次我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发现有署名司马光的一首绝句《客中初夏》,其末句云:“惟有葵花向日倾,”我一下发蒙了.前些日子我还在《闲话》中说宋人不可能看见向日葵。司马光的诗不是要打我的耳光么?急忙找来《四部丛刊》的影印绍兴本《温国文正司马光文集》,一查,没有发现这首诗。我就怀疑它是明  相似文献   

18.
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成为一名有生命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做了15年的主持人,这是我对这个职业最深的体会。宋代王安石有这么一首诗叫做《登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中试举《萨迦格言》这一首格言诗,来论述这篇格言诗是如何体现实用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册七卷三八三、三八四收张伯玉诗二卷,与他人重出者凡二十首,其中能确知误收的为十六首。1·误收葛闳诗册七卷三八三页四七三一至四七三四张伯玉《寄睦州朱少卿》至《题新定红蕖阁》共十五首,册五卷二六三页三三五三葛闳名下入“存目”,出《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引《严陵集》,并有整理者附注:“此诗及以下各诗共十五首,文渊阁四库本《严陵集》题葛闳作。然《提要》罗列作者姓名,不及葛闳。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及渐西村舍汇刊本《严陵集》,均无葛闳姓名。察其诗意,应上承前列作者,为张伯玉诗。”查页四七三二《题思范轩二首》其二“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