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数的大小比较”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景:体育赛场——跳远.列表给出了4个学生的跳远成绩.并要求给他们排出名次,从中得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数的性质”是根据修订大纲编写的教材。从知识点来讲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计量单位的改写(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和直观比较(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二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或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对教材在教学中怎样体现课改的新理念,2003年5月底我市第二批名教师评选时上的一节课给我们以启示。现整理如下:一、导入新课方法一:1.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红分别到商店买了同样的一本练习本。…  相似文献   

3.
例1小明在练习跳远,如图1为一次跳远脚印的落点A、B,起跳线为CD.请画图说明如何计算小明的成绩.分析: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解题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解:过点A作AE⊥CD,垂足为E.AE的长度就是小明此次跳远的成绩(图略).  相似文献   

4.
“小数的性质”是根据修订大纲编写的教材。从知识点来讲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计量单位的改写(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和直观(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二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或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例4:不改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目标:知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一、旧知我回顾下面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还记得吗?1.读出下面的小数。1.2 2.50 3.09 20.552.用小数表示。3分米=()米6角=()元7厘米=()米4元5角=()元30厘米=()米10分=()元设计意图:通过读、写小数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杭州朱乐平老师在“开放题课堂教学展示”中精彩的一幕 :下表中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 ,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问题一提出 ,各小组立刻展开热烈地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争先发言。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面上看 ,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 ,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得分数最高。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 ,因为他的平均分最高。生3:小红成绩好 ,她的成绩比较平稳 ,不像其他两人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生4:小强好 ,他第一次临场发挥最好 ,考了96分 ,是所有分数中的最高分。生5(振振…  相似文献   

7.
[备课花絮] 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感觉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吃力,素材比较琐碎,启发学生思考的并不多,而需要讲授的却很多.尤其,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通过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来感知了,而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呈现的素材与方式都是一样的,感觉就是一次重复,只不过多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但学生要真正感知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是很困难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与"小数的意义"教学应该在什么地方有所区别呢?"小数的意义"能跳出米制单位的换算来进行教学吗?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8.
[缘起] 基于一次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课堂实践: 1."小数加减法",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 情境引入后,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这一问题,学生顺利地列出小数加法算式:4.75+3.4=  相似文献   

9.
市里举办"高效课堂模式"赛课活动,我上了节《认识小数》。《认识小数》的第一课时从量桌面(长度5分米、宽度4分米)开始,让学生回忆出第八单元已经学过的知识(5分米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410米),再引入小数教学。例1教学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重在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例2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一位小数,让学生继续感受一位小数的意义,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为了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进行了三次试教,得到三种风格迥异的效果,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10.
试教《认识小数》一课。第一次试教时,我先创设了购物的情境,出示了许多商品的价格信息(有整数也有小数),让学生对这些数分类,然后通过这个情境揭示了课题引入新课,接着我又换了另一个情境进行教学。试教后,对于情境的创设引发了我的思考。一、情境教学是否只是为引入课题《认识小数》这节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太原科技大学文、理科男生的50米、10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握力五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理科男生好于文科男生,且在50米成绩、立定跳远、握力三项指标中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笑话     
倒数第一名小明:"我要转学走了。"小强:"好小明,千万别转学走,我实在是离不开你。"小明:"不行,我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太丢人了。"小强:"可你一走我就是全班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3.
1.新生入学后,搞一次全面的身体素质测验,项目有(女生)5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1分钟仰卧起坐。通过测验成绩,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第11届奥运会上,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是田径赛场上公认的最佳选手,但德国有一位优秀选手可与其抗衡,他就是鲁兹·朗。希特勒要求他一定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皮肤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自己"种族决定优劣"之谬论的正确。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希特勒亲临跳远的赛场观战。鲁兹·朗顺利地跳出了好成绩,进入了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第一次,他因逾越跳板而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一次一次地试跑,迟疑,不敢投入最后的一跃。就在此时,希特勒傲慢地起身离去。  相似文献   

15.
我做对了     
前几天我参加了班里的一次摸底考试,在数学试卷上有一道应用题如下.题目:小明期中考试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1分,若再加上英语成绩,则这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比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多2分.问:小明的英语  相似文献   

16.
“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的呼号提出后,无数教师为之动容。学习叶澜教授的“生命学说”理论,又真正感悟到运用动态生成观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师生生命的整体价值也迎合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发展趋势。犤教例犦下表中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面上看,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得分数最高。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因…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第七册69页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这节课是小数乘除计算的根据,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为了在这节课中把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我通过对教材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探究出了一条有效途径。课本上是这样安排内容的: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观察:①0.004米=4毫米②0.04米=40毫米③0.4米=400毫米④4米=4000毫米把第二、第三、第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按照这种规律来施教,也许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梳理教材意思”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1.圈画式阅读。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学生先阅读例题.由生活经验懂得0-3元=0.30元.通过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得出0.3=0.30。接着,再让学生看直尺,填一填,比较出0.100米=0.10米=0.1米,从而领会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其结论中的关键词“末尾”,  相似文献   

19.
对20名跳远运动员进行2年的跳远助跑速度对比训练,通过"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分析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特长,最后通过实验与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结果,证明了对跳远运动员进行专门的助跑速度训练对跳远成绩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1.新生入学后,搞一次全面的身体素质测验,项目有(女生)5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1分钟仰卧起坐。通过测验成绩,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2.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中去,通过谈话了解她们在中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