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高校作为支撑。建设创新型高校首先应当进行管理创新。创新高校管理,根本在于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教育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核心和目标。建设一个坚强的创新型领导集体是高校进行管理创新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不仅要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要把创造力的培育纳入创新教育中,通过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与创新型人格,树立起创新思维与能力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意识,将创新教育融合到创业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我国创新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高校应致力于校园文化创新,构建创新型校园文化.本文探讨了创新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在促进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如何建设完善高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一线人才的创新型教育机构,必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满足国家现阶段大量一线创新型应用人才需求.以专业社团为教育载体,构建创业课程实践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使学生在专业社团活动中逐渐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同时,高校专业社团是高等教育的第二课堂,在高校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高校专业社团为切入点拓展高校学生培养新模式,走出一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校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创新力量,是建设创新型执政党的智囊团,是对理论创新、服务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催化剂。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高校大学生是先锋力量,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党员队伍,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在支部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要把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和高校教育规律相结合,产生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创新观念;要以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培养为目标,打造学生党支部校园文化品牌;要把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作为支部创新教育活动的主线,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高校应注重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为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素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何永峰 《文教资料》2006,(17):4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已迈进了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辈出,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因为,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在确立创新战略的同时,都是将创新教育确立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真正起点。可见,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教育必须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全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建设成创新型学校,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那么农村薄弱学校如何走创新教育之路,成为创新人才的摇篮呢?所谓薄弱学校,是指办学条件、管理…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的化学教学通过理论渗透、实验训练、实践锻炼和严格考核等多种手段,强化实践创新意识的渗透和实践创新技能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创新教育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起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历史赋予了教师光荣的史命,我们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商校思想政洽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创新人才不单单只依靠智育,思想政治教育也肩负着特殊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众多素质和能力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人才是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关于人的创造性的研究,在国内外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经形成共识,即具有创造力的人,除了…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被提高到史无前例的战略地位,借此,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扎实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当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则是高校在新时期所应承担的战略任务。上海交通大学近两年一直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研究型教育教学体系基础上的创新与创业教育高校要全面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育工作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工作才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加强高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教育信息化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管理,建设创新型高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做出的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进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首先应当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国家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地位,历史赋予了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光荣使命。作为孕育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实施创新教育,为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在高等教育建设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家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创新教育方案,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创业队伍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向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培养单位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系纳入到研究生的培养中。要树立以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为首要目标的教育观念,把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和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上来。本文针对省属高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提出了从教学改革、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分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强国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高校应当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把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并从教学内容、方法、环节入手,进行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创新型国家,呼吁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学术自由的优良传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然而,目前对于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认识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重建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搭建创新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