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nO2是一种重要的宽能级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制成的SnO2纳米棒可以在传感器方面发挥很大用途,在透明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光催化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采用多孔硅为模板,使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向多孔硅的孔柱内溅射Sn,使孔柱内生长了一定厚度的Sn膜。然后进行氧化工艺,生成SnO2。再进行刻蚀工艺,将多孔硅表面的SnO2膜腐蚀掉,再腐蚀一段多孔硅模板,露出一段SnO2柱,在模板上生长出SnO2纳米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以高纯硅为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型硅(111)衬底上生长硅纳米晶体薄膜,并在600摄氏度温度下退火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制备的硅纳米晶体粒度均匀,薄膜粗糙度小。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硅纳米晶体具有(201)晶面取向生长的特点。与块体材料相比,硅纳米晶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吸收谱包含本征、激子和自由载流子等丰富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备了薄膜太阳电池用金属Mo背电极。用场发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四探针测试仪研究了溅射压强对薄膜的成膜速率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电阻率较高,薄膜与衬底附着性能较好。随溅射压强减小,制备的薄膜电阻率降低,与衬底附着性较差。溅射过程中,改变溅射压强制备的双层Mo薄膜,能同时达到具有良好附着性和较低电阻率的要求,更适合做薄膜太阳电池背电极。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Ti、NdFeB薄膜,并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Ti薄膜及NdFeB磁性薄膜厚度的影响,这些工艺参数是溅射类型、溅射时间、基靶距。  相似文献   

5.
研究硅纳米线的场发射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寿命问题是制备新型大面积冷阴极纳米功能材料的基础,本文提出了采用透明阳极法测试硅纳米线冷阴极薄膜的场发射特性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何宇亮教授出生于1934年,长期从事半导体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何宇亮从师于我国半导体学界泰斗黄昆、谢希德教授,是国内首批半导体学科专家、学者。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半导体研究工作。何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微晶化问题的研究”,在80年代末国内外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的启发下转向“纳米硅薄膜”研究,使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实现了纳米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阴极PCVD法,在CH4/H2的混合反应气源中通入不同气体(氩气、氮气)在P型(100)硅衬底上,合成了纳米金刚石膜。结果表明:Ar-90%时,金刚石薄膜表面晶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在表面出现二次形核现象;N2-1%时,金刚石薄膜表面晶粒细化,晶界和缺陷增多,出现纳米级"菜花状"结构,氮气对金刚石晶粒有一定刻蚀作用出现凹陷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8.
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模板法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合成方法.首先制备了具有有序纳米凹坑阵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然后在模板表面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对所制备的金属薄膜进行氧化处理,得到了具有有序纳米点阵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纳米点的直径约为 1 0 0nm,高度约为 45nm,以六边形有序排列,密度约为 2× 1 0 1 3个/m2 .  相似文献   

9.
高纯度的硅占据了传统太阳能电池阵列总成本的40%,因此研究人员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可最大化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同时降低硅用量的途径。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可降低硅厚度的新途径,可在保持电池高效的基础上,最高变薄90%,从而降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的广泛研究为纳米结构薄膜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类似生物材料的有序纳米结构,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有机添加剂,通过控制PEG的量,可以制备出更小尺寸和形状的二氧化钛薄膜纳米颗粒膜.  相似文献   

11.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作为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物理气相沉积新技术,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HIPIMS技术(也被称为HPPMS)可以提供足够的放电功率来获得极高的电流密度,数值达到几个A·cm-2;同时,可以得到1019m-3量级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溅射过程中独特的等离子体特性表明了该技术的突出优势,因此可实现沉积过程的控制和薄膜性能的优化.文中对HIPIMS技术的IV放电特征,电源设计,以及溅射原子离化率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回顾讨论等离子体时间空间演变规律,离化基团输运,薄膜沉积速率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无侧限单轴受压条件下纳米硅粉水泥土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及试样破坏特性。基于循环加卸载试验,探讨了纳米硅粉水泥土损伤变量的演化规律,分析了纳米硅粉掺入比对水泥土损伤特性的影响,为研究纳米硅粉对水泥土的微观改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立峰 《科技通报》2012,28(7):102-106,129
将纳米硅基氧化物作为水泥土的外掺剂,作者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纳米硅增强水泥土的机理,提出了纳米硅与水泥土相互作用的观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纳米ZnO在染料敏化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尝试使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作为光阳极制作染料敏化薄膜太阳电池 ,并讨论了电池的性能 ,与染料敏化纳米TiO2 薄膜太阳电池作了比较 ,探寻利用纳米ZnO薄膜半导体材料作为光阳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王立峰 《科技通报》2012,28(9):31-35,66
把纳米硅粉掺加到水泥土中,并对纳米硅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借用地质学的矿物切片技术,对不同配合比下的纳米硅水泥土进行磨片,在显微镜下对薄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试样进行了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硅可以改善水泥土的宏观力学性能,对于增强水泥土而言存在一最佳掺量。小于这一个掺量随着纳米硅掺量的增加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超过这一掺量反而会降低水泥土的强度。显微镜下纳米硅水泥土为嵌镶结构,白色相和黑色相部分嵌镶于微透明的红褐色的基质之中。石英、长石为粘性土中较为稳定的成分,显微镜下边缘清晰,无色透明。它一般不与纳米硅、水泥的水化产物,石英表面为水泥的水化产物和粘土矿物等所覆盖。水泥土中小于50 um的小孔隙随着纳米硅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分布较均匀,而到了强度的最佳掺量后,小孔隙减小而大孔隙增加,从而降低了水泥土的强度,显微镜下对纳米硅水泥土孔隙及其分布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对纳米硅增强水泥土的固化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钛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舒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68-68,70
TiO2薄膜材料由于其具有颜料特性及高的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而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主要对制备TiO2薄膜的常用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了综述,以及对TiO2薄膜的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7.
张薇  范宏 《科技通报》2012,28(5):116-119
采用几种常用硅烷偶联剂以及两种自制偶联剂,分别对硅溶胶中的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之后将纳米SiO2粒子分散到含氢硅油中得到改性后的含氢硅油。考察了几种偶联剂对纳米SiO2粒子表面改性及其在含氢硅油中分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靖 《科技通报》2012,28(4):193-194
复合薄膜电容器的复合薄膜是一种层状的结构,在本文中采用的是石墨烯与纳米纤维间隔相容,使电容器的机械性能进一步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柔软性,通过实验也进一步证明,复合薄膜电容器的电导率是传统纳米纤维薄膜电容器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纳米硅水泥土屈服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的基础上,首先描绘出纳米硅水泥土在子午面上的图形,假定偏平面上拉、压屈服点以椭圆线相连,建立了纳米硅水泥土的屈服准则。并与常规岩土材料的屈服准则进行了比较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屈服函数比较符合纳米硅水泥土的屈服性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硬质薄膜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而BCN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深的研究者的青睐,其应用的范围也是极其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BCN薄膜,在溅射功率,气体流量,工作气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沉积温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析光谱,台阶仪表征手段对薄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