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班级生活是一种道德场,即班级道德场。班级道德场是班级生活情境中各种道德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传递道德信息、辐射道德能量的过程和空间。班级道德场的性质对青少年道德发展起重要作用,具有道德信息、导向、规范和调节的德育功能。青少年德育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场。  相似文献   

2.
浅谈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导向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东景 《天中学刊》2002,17(1):15-17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运行方向产生导向功能。道德观念是引导社会运行的价值观念,道德活动是道德对社会运行发生影响功能的具体实施途径。从理论上讲明这一点,对于走出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决定论的认识误区,更好地体现以德治国的要求,加快生产力发展,促进法制建设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功能的发挥需要动力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道德状况决定了社会赏罚具有特殊的意义,赏罚机制与其它调控形式共同作用,对于转型时期道德秩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教道德仪规及宗教道德思想的陈述,指出宗教道德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对信众和社会既具有积极性的社会功能,也存在消极性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正确对待宗教道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利用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促进人际合作、维系社会存在的历史进化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和发展着的化。目前,道德沦丧正席卷着全球,也严重危害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道德沦丧在我国既有和国外相同的一般原因,也受社会巨大变迁所带来的特定因素的影响。由此,论依据符合时代需要和人性需要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初步阐述了建设我国新道德的重心,提出建设新道德的对策,期望借此使新道德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实现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道德理论,关于道德现象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关于道德的起源和社会本质,关于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和实现手段,并试图寻求其中有益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道德功能的发挥需要动力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道德状况决定了社会赏罚具有特殊的意义,赏罚机制与其他调控形式共同作用,对于转型时期道德秩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必然具有道德要求的缘由 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人的本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集中反映。从教育的本体功能上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道德指向性。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解放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这是其最终目的。这就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就应具有人道、理性和公正等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9.
道德人格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括,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的特殊性决定它对社会也有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北宋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由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共同推动的文学复兴运动,三股势力在“道”的旗帜下结成联盟,扫荡五代、宋初的浮艳文风,提倡文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功利主义原则,从而使文学与人伦道德、群体理性乃至社会政治紧密结合,促进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道德性可以看做是教学的一种特殊价值特性和一项特殊的价值诉求,它与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性等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并且与它们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伦理学与现代教学双重视域下研究教学优良道德问题势在必行。教学优良道德考察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蕴涵与应追求的道德理想与伦理使命问题,只有对教学活动的道德终极目标认识正确,教学行为价值符合教学道德终极目标,并且制定的教学道德规范、优良,才是真正的教学优良道德。教学优良道德概念的提出,在实践层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道德理想与目标;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教学道德问题研究的继续深化。教学优良道德的制定、确证及其实现,将成为新时期教学道德研究不可推卸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Power of teachers’ moralities as key capability of subjects is the indirect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teachers inner selves, characteristic of self-awareness, unique self-discipline and hyper-reality. It regards life care and love education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touches students with great care. The power of teachers’ morality is promoted by endogenous moral dynamism, moral judgment on growing genes and moral practice as the only way to externalizing its internal force in unity, demonstrating the generative process of teachers’ powerful morality to influentially serv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当代我国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坞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论事业道德     
事业道德是事业对从事这一事业的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如果主体不具有这种道德品质,那么他的事业最终是不能成功的.事业道德不同于职业道德,它有职业道德所不具有的特点.它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事业的成功.同时,它有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对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的道德要求,是事业道德的新类型.事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有必要区别引导,二者须同时提倡.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学校中现实存在着讲坛道德、生活道德和论坛道德三种道德形态,这三种道德形态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关系,对它们的关注是我们搞好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已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且是经济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道德通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道德论证和道德立法来培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从而达到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个人组成的,一切的社会生活包括道德生活也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相互交往构成的。所有的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规范归根结底都要通过个人的道德行为反映出来,而个人的道德行为在形成了比较稳定鲜明的个人品质后,就充分地体现出这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原则和规范。因此,不论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都必须高度重视个人品质的建构,必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交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诸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和道德知行分离等道德困惑问题。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心理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积极塑造公民道德个体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等,并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制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往往引起对技术理性的偏爱,却漠视了道德理性。从静态看,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在动态的社会中,道德缺失增大了市场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运行中的过高消费,使整体社会生产力只能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有德性人格的社会生产力才会促进社会高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具身德育针对传统的"离身"倾向和现象,明确了身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能有效克服德育知行脱节现象。本文从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具身道德情绪、具身道德情境三个方面论述具身道德领域的脑科学研究前沿成果,为具身德育新理念提供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