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智慧火花,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3.
质疑是探索认知的开始,对激发学生好奇心有着促进作用.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可见学贵质疑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质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给予敢质疑的学生积极评价,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思想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从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正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李政道语),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在质疑方法上给予指导,交给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人人参与,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1.抓住课题生疑。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课题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审视题目,引导学生生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就是学习者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激烈讨论,爱追根究底,敢于探索。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首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质疑的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表现出好问、好看、好学、好做的突出特点,就容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学记》中有句名言 :“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发明创造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 ,进而引起人们去探索解答问题而开始的 .学习自疑问开始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引发学生思维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观察旧问题 ,都需要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学校中 ,大多数教师重视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而轻视学“问”.怎样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提问呢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体会 ,供大家…  相似文献   

10.
郑行宣 《教师》2011,(23):77-77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教师》2012,(6):76-76
一、在鼓励学生质疑中培养创新能力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大疑则进”。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探果索因,追根问题是学生创新的开端。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这样引导:同学们,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气氛,使学生愿问敢问.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质疑、从题目上质疑、在课文“矛盾”外质疑、联系生活体验质疑、在比较中质疑,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黄淑珍 《湖南教育》2002,(13):35-35
重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前提,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无不始于质疑。质疑意味着对传统的既成事实、观念、方法的挑战,而创新就是向传统的定论挑战,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做到无疑寻疑,有疑解惑。重求异,增添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李越 《生物学教学》2001,26(9):23-23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 ,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有疑方能创新 ,创新必先有疑。有小疑则有小进 ,有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 ,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 ,敢于独立思考 ,设疑问难 ,敢于大胆发言 ,热烈讨论 ,敢于追根究底 ,探索未知。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 ,是创新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过程的萌芽。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 ,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下面 ,笔者就生物学教学中进行质疑训练的方法探索如下。①假…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6.
明代教育学家陈献章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问始于疑问,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入深思,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创新学习始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设置问题,我认为除了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学识水平,紧扣教材内容以及抓住提问时机等因素外,更还应考虑以下三性:  相似文献   

17.
曲继红 《河南教育》2005,(11):40-40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这也许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而从有疑、释疑到创新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有所创新,是科学研究者的一种宝贵品质。那么,如何在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芽第一,要教育学生敢于质疑。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中的知识或前人的结论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前人的理论阶段,那么科学就不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确实,发现、创新都是由疑问开始的.有疑才有进步,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同时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呢?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不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