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点原则”“五点主张”为核心原则与工作重点,推动达成价值共识、寻求共同利益。路径上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立足基石、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以网络空间安全中国方案为参考,在物质层、理念层、制度层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2020,(1):42-43
背景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深入阐述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首次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对人类共同福祉的高度关切,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19年10月20日,习近平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信,强调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心在于“构建”一词,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实质上是一种需要不断地付诸于具体的社会实践的理论命题。我们要从“实践”角度来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通过全球传播向全球民众传递出融合共进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在逆全球化思潮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可以为全球传播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万物互联时代,万物皆媒介。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物联网和传媒的融合使得万事万物进入到信息互联当中,传媒行业将会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完成更加丰富的信息传达,每个人、每件智慧物品都将成为这一万物互联世界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时代背景和技术支撑下,媒介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种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要求我们应始终牢记媒体的责任,重视国家网络安全,积极宣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阐释的网络强国建设格局、道义和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在网络空间或通过网络空间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突围。  相似文献   

5.
对档案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旨在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文章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参照,基于文本分析法对46个档案馆网站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展开调查,发现我国档案馆网站存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系统性不足、个人信息界定不明确、档案馆网站的信息处理权利与义务规定有限、用户个人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讲话: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提倡国家之间共同发展,还呼吁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这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国际社会中存在对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错误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加之我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方式上还不够完善,所以要优化传播方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更好地宣传。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平台型媒体风起云涌备受追捧,但平台与生俱来的原生特征导致劣性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构建融媒体环境下平台型媒体的现代治理模式,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TOE框架,通过技术赋权、组织赋能和环境赋责三维视角,以创新研究范式探究平台型媒体的现代治理策略,以期为提升平台型媒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3):92-100
从文明维度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就是从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的层面来凝聚全球价值共识。遵循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谐一致的,中国价值观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相通,跨文化对话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互动。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需要精心构建与国际话语融通的对外话语体系,运用大数据工具分析全球的涉华舆情,采用国际化叙事策略进行文本创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系统协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要素形成传播合力。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6,(10):125-12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0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介绍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及筹备工作进展。大会将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8):88-94
作为应对全球风险的先进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应积极在传播层面加强推广,以直观、形象化的符号转化抽象、晦涩的政治理念。通过提炼典型符号,实现符号转义,构建"视像化"场景,完成图式借用与语境置换、突显"视像化"形象刺点促成情感关联、进行意象生产以增加认同权重的具体路径,发挥视觉媒介的独特优势,谋求对外传播中政治理念与个体情境的关联,以促成对象国成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同和内化,以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更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传播的格局与模式。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公共传播叙事更加凸显人类命运的共同内涵和丰富的生态情感。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公共传播叙事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担的角度扭转叙事的逻辑,关注生态理念与生态事件,充分挖掘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的情感联络。以公共传播叙事策略的转变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应对,以此全面推动生态对话机制的建设以及“生命共同体”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月16日,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来自全球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个国际组织的1600名嘉宾共聚一堂展望互联网发展前景,并发布《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中英文版本。报告对当今全球互联  相似文献   

14.
正刘云山: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连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日前在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致信表示热烈祝贺。贺信说,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连。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交流互鉴,拓展友好关系的新空间,架起互利合作的新桥梁,携手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各国代表就共同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共同打击网络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中国广播》2016,(7):75-77
在媒体转型期,"内容为王"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加精细,体现更加多元。广播需要通过坚守和变革的双引擎驱动,以服务为统领,把符合内容本源、满足受众需求作为基本要求,创新内容生产和传播,实现传统广播"内容为王"的再升级,从而构建起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日益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及维护国际秩序的价值规范.本文通过全面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文化内核以及实践基础,从完善国际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四个角度阐释其时代价值意蕴,提出后疫情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维度,即秉持平等协商价值理念,凝聚"政治共同体"共识;建立互利双赢国际关系,共建"经济共同体"机制;共建求同存异话语体系,深化"人文共同体"内核;维护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筑牢"卫生健康共同体"防线,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理念转变为现实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中非智库合作进入新时代。为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加快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非智库论坛第八届会议就“中非智库媒体交流合作与中非话语权建设”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构建命运共同体对中非智库媒体提出新要求,讲好中非故事、捍卫话语权是中非智库媒体的新使命。中非应强化智库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中非智库合作网络;拓展中非智库合作领域,聚焦治国理政、职业教育、出版传播、法律服务等;加强智库媒体融合,创新叙事方式和路径,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李丁一  李玮 《新闻知识》2023,(2):29-38+94
养成偶像粉丝组织作为一种情感共同体,在社会治理语境下,更是一个包含网络空间秩序与规范的共同体。探究这一网络组织的协作机制对于网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网络空间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7位不同层次的养成偶像粉丝展开深度访谈,运用ATLAS.ti进行编码,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出养成偶像粉丝组织协作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协同机制受到5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初始条件、催化领导、政策牵引、协作过程和组织效应。本研究微观层面上丰富了网络组织的协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宏观层面上为网络空间中的组织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国倡导在乌镇举行的年度世界性的网络盛会。在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通过直接与含蓄并存的说理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话语表达,彰显了强大的向心力、内聚力和吸引力。从费尔克拉夫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三个向度入手,结合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侧重解读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贺信/贺词中的话语表达,以期与各国人民一道携手打造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更加生动、准确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淼 《传媒》2021,(19):62-63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类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多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一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纪录片来宣传和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将我国悠久的海洋文明史和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软实力,改变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逆差,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基于此,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拍摄出版6集纪录片《筑梦蔚蓝》,从主题意蕴、叙事策略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维度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影像表达.该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于2021年7月以优秀成绩通过结项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