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是母亲节,带妈妈和豆豆去西湖边玩,算是三代同游了。最喜欢撑伞伞的豆豆雀跃不已,别人撑的伞就“呜呜”乱叫,又看看我们撑的伞,满足地偷笑,这个小滑头啊。西湖边经过一个黄金周长假后安静了下来,很少的游人,坐在西湖边,轻轻吹着微风,豆豆很惬意地坐在草坪上,看看我,看看外婆,一脸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风起了,西湖的水泛起层层涟漪。伴着风声,湖上的廊桥送走了无数过往的行人。我站在桥上,望着眼前陌生的风景,没有细雨,没有伞,没有邂逅。那场千年前唯美的相遇——许仙遇到白素贞,一座桥、一场雨、一生心疼。自此,平静许久的西湖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湖的桥,不知吸引了多少痴男怨女,多少次回眸,多少场相遇。或许,西湖从未寂寞,她  相似文献   

3.
时已深秋,寒风夹着细雨扑面而来,冷彻肌肤。我和女儿一同骑行在湖滨路上,望着远处河堤上一串闪亮的灯光,我忽然问女儿:“你知道每当雨夜路过这里时我会想起什么吗?”“我当然知道——你会想到小时候奶奶陪你到西湖来观灯的那个晚上……”是的,女儿没有说错。那是50年代的事了,那年我才6岁。国庆节那天下了一天的雨,听说晚上西湖布置了彩灯,我便要去湖边看灯。母亲说下雨天不会有灯展的,可经不住我的哭闹,只得陪我一同撑着伞从城东冒雨走到了湖边。站在西子湖畔,果然不见一点灯光,只有一片漆黑的湖水。冷风呼呼,差点把我们手中的伞扯到湖里去…  相似文献   

4.
西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使西湖更好地发展,文章就西湖人性化管理进行了重点探讨,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文献研究发掘西湖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加强人性化管理,以使景观整治达到最好效果,推进西湖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维桢是元代以"西湖"为题创作《竹枝词》的第一人。由杨维桢发起的"西湖竹枝酬唱",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西湖竹枝酬唱"的最终成果《西湖竹枝集》,选编了122位诗人的184首诗,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西湖竹枝词》总集。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元代西湖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的描写。《西湖竹枝集》对明、清两代的各类《竹枝词》创作,均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爱西湖     
西湖的美令人陶醉,韵耐人寻味。为了让队员们真正了解、热爱西湖,杭州市西子湖小学开展了“西湖古诗文诵读”活动。队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收集了大量与西湖相关的故事、楹联、诗文,经过筛选和整理,汇编成一本参考资料。他们通过教学、自学、互学西湖古诗文的方式,了解西湖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尝试着自己创作诗文,赞美西湖。  相似文献   

7.
气球伞(见本期封底)游戏是通过新型的彩色气球伞玩具开展的一种群体性的体育游戏活动。由于气球伞玩具已发展为太阳气球伞、迷宫气球伞、偶像气球伞、旋风气球伞等造型、图案各异的系列品种,因此,气球伞游戏的内容就相当丰富。又因我们与系列气球伞游戏相配,编创了几十首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儿歌,还配制了优美动听、节奏欢快的音乐,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气球伞游戏的价值,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较好地落实了“规程”精神。一、气球伞游戏与体育。1、基本动作:气球伞是全班孩子共同玩的大型体育玩具,它需要孩子们动作协调一致,才能玩得好。因此,首先要教会幼儿基本动作:持伞、抖动、侧转身、抛动、跪动、钻动、抛放、背伞坐、卷伞等。它们对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体转、背腹肌以及灵敏、协调、柔韧的身体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2、游戏方式:可归纳为平铺地面、持伞悬空、  相似文献   

8.
桂林西湖曾是桂林市区最大的湖泊,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自唐代李渤开发隐山西湖使其变成著名景区以来,西湖经历了沧桑沉浮的变迁。通过挖掘历史文献、碑刻、口碑资料及田野调查等,对西湖历史地理变迁的轨迹予以梳理,并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对西湖变迁的历史考察发现,西湖变迁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和社会原因等。  相似文献   

9.
影子     
小红伞、小绿伞、小黄伞和小黑伞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影子。小红伞说:“我的影子一定是红红的。”小绿伞说:“我的影子一定是绿绿的。”小黄伞说:“我的影子一定是黄黄的。”小黑伞说:“我的影子一定是黑黑的。”太阳出来了,伞儿们的影子映在地上,圆圆的,阴凉凉的。小红伞一看,愣住了;小绿伞一看,愣住了;小黄伞一看,愣住了;小黑伞一看,笑嘻嘻的……小朋友,他们只有一个说对了,那是谁呢?影子@古木  相似文献   

10.
杭州素有“楹联之都”的美誉,而西湖楹联是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楹联不仅细致描绘了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之美.还折射出了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民办西湖大学获批设立,其“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本文对西湖大学的基金会办学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探索成功基金会办学模式是西湖大学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只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西湖大学才能建设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3.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雨不停地下着。雨雾中,撑起无数把伞。红的伞,绿的伞,花的伞,无数把伞,汇成了一个伞的海洋。远远望去,只看见伞,看不见人。伞渐渐骄傲起来。它想:哪个人都得把伞举过头顶,伞的位置多重要啊!于是,伞不再认真地为人们服务,有时互相扯着手,有时故意翻个身。雨停了,伞被紧箍着冷落在一旁。伞@夏天  相似文献   

14.
人间天堂     
《少先队小干部》2014,(7):63-6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历来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暑假里,我们全家有幸到那儿去游玩。午饭后,我们绕过河坊街,来到了西湖。西湖的水可静了,静得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大树的倒影清晰可见可见;西湖的水可清了,清得能看见湖底摇曳生姿的水草;西湖的水可绿了,绿得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阵阵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15.
人间天堂新名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西湖被称为人间天堂,千百年来,西湖的美一直为世人赞叹。如今,西湖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片:世界遗产。2011年6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天,我整整盼望了10年杭州老房子研  相似文献   

16.
伞花     
绵绵春雨洗去街上的繁华,小贩的叫声微弱了,熙熙攘攘的车辆稀少了……这时,街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街景:五彩缤纷的“伞花”。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飘出伞花,在大街上聚成一股宠大的伞流。接着那伞流又分成许多支流,流向石桥的食品厂、机厂、工厂,还有流向官庄学校的……这伞流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伞是漂在河流上的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姑娘的伞多么美呀!天蓝色的伞上朵朵  相似文献   

17.
福州西湖自宋代以后,逐步具有了水利、防洪、城防、防火、交游空间的职能。明清时期的福州西湖呈现周期性的淤塞和疏浚。由于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西湖带有明显"官湖"色彩,官方主导下的西湖水利,少有商人与地方宗族参与,与同为东南沿海的江南地区、莆仙地区比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社会断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园使用活动整合课程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围绕如何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如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如何运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一、根据对儿童经验的预期安排活动活动整合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网络和课程设计重点。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活动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因为很多时候,教师会发现课程设计重点并非本班幼儿现有水平的重点。如“伞的世界”这个主题,课程设计重点包括认识伞(包括对伞的外观、功能、种类、使用方法、材质、替代物的认识),伞的联想与变化,伞的创意游戏,伞的制作,等等。由于我班幼儿对伞的外观、功能、种类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及经验,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伞的联想与变化、伞的创意游戏上。“我是一把小雨伞”是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伞的创作活动。我根据幼儿经验对活动进行了调整。前半部分让幼儿围绕伞的功能展开联想,活动重点是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伞的创作,并由个别幼儿扩展到两个幼儿,最后让幼儿根据数字决定人数进行创作。活动最后部分是彩绘伞,让幼儿运用各种工具在伞上绘制图案。这样,一个半日活动就包括了认识伞、伞的联想与游戏、伞的创作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西湖八社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杭州西湖地区,在文人结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前贤今人对西湖八社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西湖八社的形成基础、参社成员以及社团性质等问题仍有待讨论。西湖八社的形成并不是源于某一个具体的社团,西湖社、西湖书社或大雅堂社均不是它形成的基础,西湖八社的基础非常广泛。有学者认为孔天胤、李奎二人亦属西湖八社成员,其说不当,该社成员只有社约中规定的七位。西湖八社形式上有八个分社,但实质上是基于同一个文人群体的复合式大社,更多情况下应将其视作"一",而不是"八"。  相似文献   

20.
1.看图激趣。昨天,老师让大家看了有关西湖的资料,很多同学说,西湖太美了,真想立刻插上翅膀,飞到西湖去看个够!有的同学甚至想永远住在西湖边,可以天天赏西湖。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让你们亲眼看看让人如此赞叹、如此向往的西湖。(播放西湖美景图片,配乐。师适时介绍,如:这就是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