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压强是大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对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许多学生往往不易理解 ,通过小实验巧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 .这些小实验有些可在课堂上完成 ,有些可在课外完成 ,器材简单 ,操作方便 ,效果较好 .图 1实验一 如图 1所示 ,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 ,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 ,放开手后 ,硬纸片立即下落 .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 ,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 ,放开手后 ,纸片不下落 ,水也不流出 ,这表明大气有压强 .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纸片不下落 .实验二 如图 2所示 ,取一注射器 ,把针筒倒夹…  相似文献   

2.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献[1-9]专门对覆杯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文献  相似文献   

3.
覆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气压强作用的假设 历来的教材中,覆杯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都被用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取一个玻璃杯,往杯子里面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玻璃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竟然不落下来。是什么力量把硬纸片和水托住了呢?仅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吗?如果仅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那么硬纸片上最多可以挂多重的物体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第3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有这么一道实验题: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厚一点的纸盖上,杯中不要有气泡。请你猜一猜:如果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把杯口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实际试验一下,看你猜得对不对,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笔者曾见过一些老师用毛玻璃片盖上杯子倒过来,毛玻璃片只停留不到半分钟就掉下来了;也曾见一些教师用厚纸片来做这个实验,效果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论是日月星辰、河流山川,还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最根本的属性是存在,在我们面前有一只杯子,不论我们用眼睛观察还是用手触摸,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果杯子里有水,把水倒掉,杯子并不空,实验可以证明里面还存在空气,把杯子中的空气也抽掉时,就得到了真空.但是现代科学表明真空不是  相似文献   

6.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义务教材(人教版)用两个橡皮碗模拟这个实验,但实验时稍用力就可把它拉开,使学生对大气压强“很大”半信半疑。为此笔者利用废旧器材,自制了代替马德堡半球的仪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  相似文献   

8.
如图所示,在杯子里灌入半杯水,以纸片盖住,然后用手按着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当手松开后,水并不会流出。对于这个实验,通常教师的解释要点是:把杯子倒过来的时候,杯内水柱  相似文献   

9.
周保红 《甘肃教育》2001,(11):28-28
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科学实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注意科学性,操作要规范,不能弄虚作假,要重视对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育。如一位教师上《大气压力实验》时,他用一只玻璃杯集满水,将一块硬纸板浸湿后盖住杯口,再用手按住硬纸板把杯子倒过来,不料松开手时,纸板掉了下来,实验没有成功。这是由于杯中还有空气,这时教师就不能过早地给出“大气具有压力”这样的结论,而应及时检查仪器及操作过程等,重新实验,直到实验成功。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当手松开后纸板不再掉下来,表明大气对纸板有向上的压…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教材的实验及其存在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110页对"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用小滚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滚珠的杯子拿到秤盘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物理第一册,对大气压强概念的实验教学是通过覆杯实验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来演示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一是由于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易感知大气的存在,二是不少学生认为半球或皮碗很难分开是被“吸”住了,很难正确理解解释实验现象。我们利用自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装置进行教学,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制作方法:取两个集气瓶甲、乙,瓶口各附一带有双孔的橡胶塞,各孔中分别插入导管①②③④(如图1所示),其中①管在瓶内稍短些,下面…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三.包围地球的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海洋的底层.2.空气由于受到.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3.、叫做大气压强,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越,大气压强越5.小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他在杯中装满水(图l-l),再盖上纸片(图l-2),然后将杯倒置过来(图l-3),结果水和硬纸片(选填“掉下”或“没掉下”),这是由于杯子里的水和硬纸片受到外界向上的的作用.占.且个标准大气压强跟.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约跟.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  相似文献   

13.
指导思想 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大气压强更是难以直接亲身体验到,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大气压的有关知识,直接体验,直观看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自制了这个大气压强演示仪.  相似文献   

14.
1 大气压实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130页图11-3实验能让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确实存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第148页也对这个实验作了明确说明:如果没有硬纸片,可用牛皮纸或马粪纸、普通白纸、塑料片等代替。实验时,把杯子倒过来的过程中要用手心把盖住的纸片按紧,当杯子倒过来后,让学生观察到水和硬纸不掉下来。这样做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只能证明空气向上有压强,但难以使学生理解空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是如果实验中所选用纸片表面粗糙,稍不注意(如晃动等)就会造成空气进入杯中,当杯子倒过来后,纸片会掉下,水就洒出来了,实验也…  相似文献   

15.
一、现行教材的实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110页对"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用小滚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滚珠的杯子拿到秤盘上方5 cm处,把1粒滚珠倒在秤盘上,秤的指针会摆动一下.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大气对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2实验让人们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3.通常把等于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帕.4·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和5大气压随高度的而减小,越高,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越小.6.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级7.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任强;体积越大,压强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利用把水抽上来.9.离心式水泵起动前,先往泵壳里.起动后,系壳里的水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科书里"大气的压强"的课文中一直沿用"将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和硬纸片也不会掉下来"的小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课文中还同时安排了另外两个小实验).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效果明显,在课堂演示中往往被教师选中.但值得提出的是,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常常提出质疑:认为硬纸片不会掉下来,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而是被杯子"吸"住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再作解释,说:如果用手向下轻敲纸片(边说边做),水和纸片立即会掉下来.杯中的水重不是比轻敲纸片的力要大得多吗?开始水为什么没有将纸片压掉呢?可见是大气压将纸片向上托住的.这时仍有学生辩白:轻敲纸片时,纸片与杯口密合不好,杯子"吸"不住硬纸片了.可见学生依然没能走出"是纸片被杯子吸住"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大气中存在着压强。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首先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如图1)。通常,将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随海拔高度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一、重要知识点1.一个重要概念大气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二个重要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20.
老师如果我们生活在被称为大气的茫茫空气大海里.它一直向上延伸到几百千米以外.尽管空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近800倍,但因大气层很厚,空气的重力也是很可观的,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而它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很相似的.同学老师,除了书本上讲的外.您还能向我们介绍一些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吗?老师能验证空气存在压强的实验是很多的,我介绍两个让你们回家自己做一做实验1如图1.在一个盖子很严密的铁罐(或塑料瓶)底部和盖子上用锤子和钉子各打一个小孔,将罐没在水中充满水后盖严盖子;用食指堵住盖子上的小孔把铁罐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