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满足化学实验中学生对实验安全、实验好奇和实验成功的需要,如何把握好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步入实验殿堂,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奥秘,引发学生体验自我价值,从而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往往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要注意实验的直观效果,要使每位学生都能看清楚;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不能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要注意实验的新颖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开设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学生实验。这里介绍的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教材虽然没有做这个实验,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该实验较准确地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这对学生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和提高学生实验的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扩展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和训练学乍能力的重要手段。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除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上有所加强外,还在相应的知识点上增加了属于课外教学内容的小实验。这些源于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和趣味性强的小实验,其共同特点是取材容易,实验原理紧扣所学内容,制作、装配、演示起来较为简单,实验效果十分显著,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效果,特别足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做课堂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外,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就《电流表内阻测量》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作如下探索:①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②在拓展实验中渗透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拓展创新能力;③创设实验移植应用情景,培养学生实验移植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其他任何内容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试着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进演示实验,优化演示实验,进行探索性实验和设计实验几个方面作了一些论述,以此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自然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实验的成功能使学生增强对科学探究的信心,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情感和意志至关重要。倘若实验经常失败,或失败后又从未使实验“起死回生”,就会使学生对做实验心灰意冷,甚至对实验产生怀疑。因此,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自然教师要做到:  相似文献   

9.
“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是高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同时也是学生电学实验中较难理解和复杂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或提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伏安法测电阻是中学物理教材中一个典型的电学实验。通过该实验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物理规律设计实验、创新实验的能力。本文就伏安法测电阻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与设计性电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加以联系、整合,希望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物理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而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多为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较少,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对随堂实验进行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为例,通过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增设随堂实验,开放学生实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补充家庭实验五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自助实验的特点是实验器材多样化、简单化及自助化。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自助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自学等多方面能力,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目前中学化学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背景 ①从我国原有的中学化学教材实验内容看,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高中化学总学时约300课时,而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只占约25课时,学生动手实验少。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是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其所学知识点的,基本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原理、步骤、反应现象、实验结论等在教材中均已明确,  相似文献   

15.
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全方面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还有德育和美育的功能。本文笔者仅就实验的美育功能,谈一谈如何以实验之美,引导学生热爱化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实验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是达成高中新课标要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重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实验教学仍是教学中最薄弱之环节,教师讲学生做,为实验而实验,流于形式,造成学生长于记忆运算,而弱于动手分析。对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优化实验过程,再现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过程与学生反思评价并步同行,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反思评价中提高多种能力和科学素养。下面我以高中生物(人教版)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下简称“本实验”)为例浅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验中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我对本节课的实验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会学习的理念。课外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家庭小实验就是延伸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外实验。怎样为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才能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在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新编高中物理课本中,共安排了17个学生必做实验,它们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研究物理的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在学生实验时,许多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盲目参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按步就班,机械操作,甚至采用“万事俱备,只欠数据”的实验册,做起实验来只是逐条操作,填上数据完事。教师也常因赶进度,不愿多花时间,或认为学生实验的特点是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只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加以重视,这些都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凋研究性学习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高考“理综”命题中也非常重视实验考核,尤其是对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方面的考查,实验题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自行设计,自行选择器材,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思路的迁移,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