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科技资源集聚程度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也有较大差距。江苏是我国科技资源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吸引科技资源集聚的主要做法值得西部省份参考借鉴。以江苏省科技资源集聚的现状为参考范本,选取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与其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之间在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组织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前瞻的科技发展战略、集成式的研发模式、科学的激励机制、高效的科技服务能力是江苏集聚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为此,文章从创新载体搭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文件支撑、科技创新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省份集聚科技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奋  赵宏宇 《中国科技论坛》2006,(2):137-140,144
通过对赫芬达尔指数及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描述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分析,提出了综合数量与质量特征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指数,以刻画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水平;通过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奋  杨波 《科学学研究》2006,24(5):722-726
基于Korelli对影响人口迁移或流动因素的分析与整合研究方法,以北京地区为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针对科技人力资源这一具有显著特征差异的人口群体,探讨影响其区域集聚的各层次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把握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选取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创业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5年京津冀的年鉴数据,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创业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但前期促进作用明显,后期减弱;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主要通过财力投入、创新成果产出影响区域经济,成果转化不高;创业人才集聚主要通过科技创业主体、科技创业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北京的科技创业资源明显优于津冀,但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却弱于津冀。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指数的知识生产模型,提出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可以利用单位经费投入产出来度量,并通过近四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群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其相关研究一直是热点。但如何比较城市群的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现在相关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且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参考OECD、《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科技投入产出指标,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两种科技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通过系数相关性分析法,对比分析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泛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科技要素分布,并对城市群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名比较。通过分析,区域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但是三大城市群地区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在不同指标体系下的排名是不一样的。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活跃度要大于环渤海地区,广东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外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带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蕾  辛宇 《科技与管理》2006,8(5):137-140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构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旨在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滨海新区自身发展条件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现状分析,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互动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应当积板加速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以联合体和虚拟技术联盟的形式构建知识创新、社会创业、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移和投融资五大平台,通过聚集和扩散效应带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求出基尼商指数判断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差异明显;但这种平衡性与城市群经济水平的关系不显著,且不呈现东、中、西部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城市化方针,以及人口流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内其他省市比较,对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及改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较为滞后,尚不能满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的需求.本文在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内部分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借助我国1990~2008年时序数据,综合采取序列平稳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了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业科技人力投入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农业科技财力投入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作用尚不明显;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短期波动受到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短期变动的影响不明显,其短期变动主要受前一时期非均衡程度的影响,当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9.60%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至均衡状态;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不是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的前期变化能解释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变化情况。最后是基于实证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选择。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部科技工作的基点,中国的科技运行要调整科技资源配置,调整国家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14.
林凡  赵亮 《未来与发展》2011,34(9):77-80
区域科技资源研究的兴起,是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区域发展研究、技术——经济范式、资源理论和科技资源利用方式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区域科技资源无效和浪费的现状,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未来将会呈现出对区域和科技资源的细化研究,对整合协调性的研究和对区域社会软环境的研究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供给、需求和转化、推广是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黑龙江必须结合具体实际,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确保黑龙江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为此,在了解黑龙江科技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郭淑芬  张俊 《科研管理》2018,39(4):55-63
深入分析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冗余情况,了解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效率及31个省市之间的差异,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及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文章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科技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状况等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CR-DEA、BCC-DEA和Malmquist-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年份变动情况,对31个省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比较分类。研究发现,研究期完全有效省份的数量呈增多趋势,但总数仍远不及一半;5年来,基于技术进步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只有8个省份属于零冗余地区。当前阶段国家仍需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政策,引导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各省市则应基于当地科技资源冗余情况及资源禀赋,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作为解决民生问题重要手段的民生科技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民生科技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特征,应增加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科技储量和扩大科技应用范围,包括政府支持的面向公众需求的民生科技和企业支持的面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在政策制定方面,民生科技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和干预,让科技活动和创新成果造福于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巨大影响.根据<2009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第22位,科技进步增幅位于全国第8位.但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科技进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在政府投入、企业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科技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产业格局的深层次变革.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和配置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消化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国内外对外科技合作总体态势进行了阐述,结合湖北省地区具体情况,总结其"十一五"期间在对外科技合作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分析了湖北省在新的五年计划到来之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