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蓝建 《教育史研究》2010,(1):55-58,69
Literacy在我国一直译为“扫盲”,而我们又一直将扫盲理解为识字,有时甚至直接将literacy译为“识字”、“识字教育”或“扫盲教育”。从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在探索literacy教育发展的途径,特别是近年来对literacy的研究又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变化充分体现着国际社会的教育公平与效率观。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其出发点是社会而不是“人”本身,已远远偏离了“生命”的基点和核心.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生命化教育理论为指导,尊重生命的个性,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周前的教育特别是上古教育的状况及其观念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生存技艺的传授是每个民族教育的共同主题,而中国上古的教育除“生存教育”外,还肩负着“祭祀与养老”的任务,因而形成了中国教育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伦理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一直重视“礼”与“德”的教化。尧舜时期,逐步形成了“德化育民”的政教观念。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因其实践价值、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美育价值而一直成为学校的主课。但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却有弱化现象。为加强幼儿园数学教育,实现“为思维而教”、“为应用而教”的宗旨,必须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价值与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科学、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有价论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消费性事业或公益性事业,其生产性功能和经济学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被视为“误区”而武断地斥之为“狭隘的商品意识”、“短期行为”,给予“批评”和“纠正”;也有一些人面对诸如“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贬值和脑体倒挂现象,愤愤不平而又自命清高,标榜“精神富有,知识无价”。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谈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把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放在艺术审美境界,孔子的艺术教育主要强调礼乐教化,他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通过礼乐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是孔子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教育,肩承着民族的希望,一直备受众人关注。“制度是最重要的资源”,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的重大教育变革都依赖于教育制度的突破,而产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以往虽然也有不少学作过探讨,也有不少专出版,但这些专大多是在同一平面上重复,鲜有那种“激荡思想、促进交流、催生新知、让人茅塞顿开”的力作,教育产权制度研究一直未获有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老师和书本而学习,还可以借助更多的教育媒体而学习,使教与学向更高质、高效方向前进,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应该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关系,纠正教育技术领域重“电”轻“教”、重“硬”轻“软”、重“技术”轻“理论”、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使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技术人士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寻求对教育技术科学性认识是教育技术学科成熟的必由之路。从教育技术的历史视角来看,我们走过了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再到“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并存的阶段。笔者认为,教育技术虽然与技术相关,又与教育相关,但是,其本质姓“教”。因此,必须将教育技术置于教育的广阔背景中,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教育技术是“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静芬 《教育探索》2002,(12):98-100
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人们比较热衷的话题。传统教育把教师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进步派教育则认为教师只是“看守者”和“助手”。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村教育农民办”一直是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义务教育中提得很响的口号。不可否认,“农村教育农民办”这一做法,确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政府财力无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全额投入的情况下,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两基”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为了子女的教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富而思源、富而思教的时代精神。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4%。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断想     
从事着教育工作,难免时常想着点教育问题,觉得不吐不快,因此信笔道来。一、关于学校破产现在,企业有破产的,公司有破产的,尚未听说学校(此处专指公立学校)还有破产的。因此,学校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这也难怪,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老百姓想进还不一定都进得了呢!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坚定实施,学校终将有一天会走向饱和,届时老百姓会将其注意力由原来的只求“能上学”转变为追求“上名校”。这样,一些质次的学校必然会因为生源不足而遭到淘汰。在日本,截止2…  相似文献   

16.
自然教育与自由教育在历史上存在着交叉式的契合关系。亚里士多德最早认识到效法自然的教育与自由教育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教育思想的源头上奠定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传统和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自由教育精神。卢梭培养“自然人”的教育就是培养“自由人”的教育,其自然教育理论与“自由教育”的契合凸显了社会批判性和世俗性。反映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进步教育原则—“—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堪称自然与自由教育相契合的现代命题,凸显了处理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合理性,具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形态。自然与自由教育相契合的哲理,在西方是“自然即自由”的哲学命题,在中国则是“天人合一”思想。总结社会发展和人类教育史的正反经验,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应是,积极倡导“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反对实质是强制教育、“实用教育”的“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新探索--论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高速发展而高职的定位问题也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但就是这一难题将决定高职未来的命运。理论界和实践界对高职的定位问题都有很多研究,本文主要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新的高职定位——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一、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背景1  相似文献   

18.
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发展的步履是艰难的,直到上世纪末,我们都一直在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理想而努力,“普九”“控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词。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普及的难题已成过去时,“能上学”不再是问题。如何“上好学”,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即从追求数量普及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把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危机教育则是针对人生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危机而进行的预防性教育。在我国,危机教育一直没有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由此带来了诸多的学校问题,因此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危机教育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