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古今中外"仪式"轮廓的触摸"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以仁爱为礼乐的精神内涵,认为少了仁爱之心的礼乐,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成了骗人的作秀和表演。翻开泛黄的历史画卷,仿佛看到上世纪30年代初"党国要人"煞有介事地谒中山陵仪式,似乎听到鲁迅的《南京民谣》:"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缄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这截取  相似文献   

2.
谈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把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放在艺术审美境界,孔子的艺术教育主要强调礼乐教化,他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通过礼乐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是孔子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3.
朱兆乐 《广西教育》2012,(29):23-23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天下归仁”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曰:“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美德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以载道”的创作规律与“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决定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传练美德的渗透教育,首先应弄清楚教材中蕴含着怎样的美德教育因素。经分析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结合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仁、忠、义、勇、信、俭、礼、勤这八个方面。现仅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逐一列举如下:1.仁爱孝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以下引文不注者均引自《论语》)仁,是中国道德之根本,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各种道德学说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世俗生活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仁,以爱人为核心。中国伦理以家族为本位,亲亲之孝悌也便是仁之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音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始于孔子。他最早注意到音乐具有艺术感情特征,他认为音乐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倡导的音乐精神核心是“仁”。“仁”具有伦理的意义,它首先体现在与“礼”“乐”的关系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其中以“仁”的实现作为“礼”、“乐”实现的前提。“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好行为方式(“成于乐”)在孔子的美育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功能认为:乐是实施“德”…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言行录,常于一问一答之间告诉人们许多为人为学的道理,其中就有不少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人有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为师先学做人,做人是为师的基础。为人到什么程度才能为师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就要有“仁”,“仁”是立人的根本。那什么叫  相似文献   

7.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体现了鲁迅先生20世纪30年代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所持的一种态度和原则。这里,笔者借用“拿来主义”一词,想说说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现象的反思,故本文说的“拿来主义”,泛指通过下载或拷贝等形式从他处获取历史教学资料,如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凡是用于礼仪与以反映“礼乐”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文学作品,统称作“礼乐文学”,并选取宋代礼乐文学为个案进行阐述。宋代礼乐文学作品数量浩繁,众体兼备,各种典礼在多种文学体式中得到了艺术的再现。礼乐文学所具有的“仪式”与文学的双重内涵、双重功能、双重价值,赋予了它传承礼乐文化的独特意义。深刻而准确地揭示礼乐文学的内涵和底蕴,既是在领略文学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同时又接受了礼乐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了礼乐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9.
仪式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最直接、最可观察到又最具生动性的行为,同时也是诸多文化观念的象征承载体,揭示仪式中所蕴含的种种观念,便是揭示某一时代的某种文化、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类于现代仪式学的理路,而儒家的“礼”也发挥着一般仪式意义上的功效。自先秦以来,儒家学者在讨论“礼”时,就相当强调通过对其中仪式化行为的解读来阐发其内在的意义,而儒家礼乐文化亦相应地表现为以具有一套象征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表达一种共同的理想与价值,来规范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秩序与团结。  相似文献   

10.
孔子仁富价值观评析○王守武孔子价值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孔子把仁定为理想人格的标准,他说:“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意即爱好仁德的人是再也理想不过的了。二、孔子把仁作为礼乐等形式的本质,认为无仁爱之心的礼乐...  相似文献   

11.
三还原鲁迅的精神如果说,“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是在追求对鲁迅的认识价值,那么,我所说的要对鲁迅的人格和精神做出概括,则是在追求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寻求对鲁迅的理解,找寻“鲁迅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对鲁迅的人格和精神做出概括。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父亲的认识。首先是立人为本的思想。“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实际上,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工作上去了。国族遭受凌辱的历史困境使鲁迅十分痛心,激发了他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麻木…  相似文献   

12.
“非暴力主义”是甘地主义的核心。我们欲想实事求是地评价甘地及甘地主义的历史地位,必须对甘地“非暴力主义”的渊源做一番研究。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宗教色彩最浓的国家之一。国内教派林立,情况复杂。印度人习惯于以宗教来区划民族,以宗教来代替政治。印度社会长期的贫困、闭塞、愚昧,使得宗教思想到处滋生、蔓延,造就了印度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印度的一切,无不打土宗教的烙印。但印度的各种宗教,大多宣扬“善良”、“忍耐”、“宽恕”、“服从”,强调和平与仁爱。因和平而轻视斗争,因仁爱而反对…  相似文献   

13.
先秦汉语的“人谓子产不仁”这种“谓”字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双宾句。这是因为“谓”字后的“子产”和“不仁”两部分都可以提到前面作话题主语。“谓”字句是一种评论性的句子“,子产”是评论对象“,不仁”是评论内容。  相似文献   

14.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仁与不仁,是统治者能否“王天下”、“保社稷”的关键,也是士庶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而统治者行“仁”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即所谓行“仁政”.孟子认为,如此,则“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反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孟子的政治论,实际上就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同时也宣扬了“平天下”、“安百姓”的思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史密斯在中国国民性的言论上,既有相同之处,如“中国人爱面子”、“中国人缺乏诚与爱”、“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等;又有相并存在,如史密斯只看到了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而鲁迅却着到了速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在看了太多的明白如“话”或者“高”不可攀的文章后,当教到郭预衡同志的《鲁迅的治学方法》一文时,不禁令人为此文拍案叫好!这是何等干净、爽快的文字,又是何等厚重.惬意的语言,如推求其所以然,大概“厚积”与“薄发”是不可不谈的。一、先看“厚积”: 该文论述的对象是一代大家鲁迅,而又是涉及鲁迅的治学方法,众所周知,鲁迅治学的方面很广,他对社会、历史、文学、美术以及自然科学(如医学)等各个领域都曾做过深入的研讨。课文只是侧重从鲁迅对传统学问的继承与发展上来论述,重点介绍了鲁迅治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使我们在了解鲁迅和学习鲁迅方面获益匪浅,启迪良多。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儒、墨两家在政治思想方面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特别是墨家十论对儒家思想在“天”、“命”、“鬼”、“神”、治国选材、仁爱同类、攻伐、礼乐、丧葬等诸方面都有所秉承但又独具特色,总体言之,异大于同。儒家在“敬鬼神而远之”的倾向于无鬼神的观念、主张国家统一、保持适度礼乐等方面优于墨家,而墨家在兼爱全体之人、驳斥非正义攻伐、主张薄葬短丧、反对礼繁乐杂等方面则更加契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以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是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董仲舒继承这一传统。在汉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宜于世”的新主张,从“性待教而为善”、“人成之以礼乐”、“乐为应人制之”等方面重申儒家礼乐教化的相关见解,显示出汉代新儒家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名家的写作经验证明,灵感的倏然而至,会使人亢奋并催生精品。鲁迅写《阿Q正传》,是《晨报》编辑向他“一提”,使他“忽然想起来了”,当晚便“凝视结想,一挥而  相似文献   

20.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