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几种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本质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运用规定性定义与描述性定义的方式是方法论上的失误,要寻求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只能从寻求体育教学的纲领性定义入手,探寻教育性体育教学的内涵。教育性体育教学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通过教育学习运动”;二是“通过运动进行教育”。它既有认知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又具有伦理方面的特征与要求。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就寓于教育性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具有教育性”究竟是一种实然判断还是一种应然判断?我国的一些教育学著作和教科书对这个问题均表述得比较含糊。有些教科书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实然判断,如全国中师统编教材《小学教育学教程》就指出:“教育活动向受教育者身心投射的影响引起的个体变化是全息性的……所谓单纯的传授知识,所谓‘教书不教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从其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不管教育者的意图如何,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一个说明“事实如何”的描述性命题。有些教材则认为“教学具…  相似文献   

4.
关键在教师     
在探讨与实践“两纲”的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强化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教书教做人,做人先铸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研究如何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这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任何学科教学都应具有教育性,有教育性的教学才能赋予知识以意义、以灵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学艺术概念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艺术的概念生成教学艺术概念是人类活动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教学”和“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两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却频频出现“教学艺术”这样的话语表达,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并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科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呢?它们之间的概念同构性程度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教育和教学应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有人把思想教育比做糖,教学比做水,糖应溶于水,给学生一杯糖水喝,这种比喻是恰如其分的。教学永远有教育性,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脱离生物学知识,技能、能力教学的教育则是空洞的,枯躁的说教,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因此,要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就要注意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例如,“新陈代谢”是生物学知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又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极好内容。教学中,不能把“新陈代谢”讲成政治课,也不能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和渗透,要引导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能真正体现其教育性,需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笔者认为,善于“寓道于文”是突出教育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寓”的方法是要在“挖、补、联、引”四个字上下功夫。 挖掘法 挖掘法是指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方法。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所涵盖的思想教育内容很多,教学过程中应尽力挖掘。如,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时,课本介绍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联名画押,将土地“包干到户”的做法。这一材料就蕴含着三个教育点:一是抓住“包干到户”是史无前例的事实,教育学生学习小岗农民的创造精神;二是抓住小岗农民不怕冒风险这一  相似文献   

8.
陈美 《考试周刊》2010,(54):37-38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本文研讨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区分了赫尔巴特思想中"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性教学"两个核心概念,阐述了教育性教学的基本内涵,以及对我国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具有片面性。从教师来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从学生来看,主体是复杂的,是有个别差异的,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是有困难的;从内容来看,教师不一定完全理解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师本人所提供的信息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从方法来看,有的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和一些非科学的方法,结果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危害。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一、从教育者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10.
张红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5):85-86,91
“交换值”和“重组值”是《普通遗传学》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多数的教科书却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重组值”就是“交换值”,使学生在学习基因定位这部分内容时遇到一定困难,根据有关实验资料和多年的教学体会,探讨了“交换值”和“重组值”的概念及其区别,说明了“交换值”和“重组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取决于对教学、教育性含义的界定.广义教育性是这一命题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广义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必然性;中义、狭义的教育性则只是一种可能性,它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才可能变成现实性.各科教师应把握这些条件,自觉地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能真正体现其教育性,需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笔者认为,善于“寓道于文”是突出教育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寓”的方法是要在“挖、补、联、引”四个字上下功夫。 挖掘法 挖掘法是指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方法。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所涵盖的思想教育内容很多,教学过程中应尽力挖掘。如,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时,课本介绍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联名画押,将土地“包干到户”的做法。这一材料就蕴含着三个教育点:一是抓住“包干到户”是史无前例的事实,教育学生学习小岗农民的创造精神;二是抓住小岗农民不怕冒风险这一做法,教育学生学习小岗农民的胆识和现实主义态度;三是抓住党及时肯定、总结、推广了小岗农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教学具有教育性 ,这不是一种暂时的特殊的偶然现象 ,而是一条规律。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说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 ,正如相反方面 ,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在我们看来 ,这条规律揭示的是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两个侧面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书是知识的象征 ,“知识就是道德” ,知识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知识本身有教育性 ,具有育人的作用。一切的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 ,若不在德行上扎根 ,纵有知识 ,并无是处。爱因斯坦说过 :“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我不能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教育"二字出发,抓住"教育永远具有教学性"和"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特点,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又发挥育人功能,达到教学相长,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化",收到语文教学真实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教育”这个概念 ,是在“素质教育”概念基础上引伸出来的。它包括两个含义 :一是“语文方面的素质”的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语文的素质”的教育 ;二是“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或者说 ,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实现的素质教育。这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们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畴。“语文的素质”是指学生在语文这一方面的基本的、综合的素养 ,它的内涵以“语文”这一概念为限 ,它讨论的问题是属于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实现的对学生基本的、综合的素养的教育 ,它的内…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性——关于“教育是什么”新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是什么”,是教育学的第一理论问题,也是永恒的理论问题。把“教育是什么”转换为“教育性是什么”,有益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教育性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逐渐成为一个包含着干预性、关怀性、策略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基于这种理解,我们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关怀性的、策略性的和系统性的干预。关于教育性的探讨是有意义的,也是永无休止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性教学”理论是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性教学”理论以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为基础,从内发的伦理道德观出发,旨在通过“观念”这一中介,把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达到教学和教育在本质上的统一.这一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还是一种可能性,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关霞主编的《教学论教程》中就明确指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教学的内在涵义。教学,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且,教学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不论是主观是否自觉或意愿如何,都必然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行影响学生。不是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以错误的思想毒害学生。所谓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从来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的话语体系里,最为普通和常见的“教学”一词被“课程实施”所取代。在很多人眼里,“课程实施”似乎更具有理论的意味,更具有革命性,而“教学”一词未免太“大众化”“经验化”。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玩弄概念的游戏,但从深层次上看,却有着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判断。课程这个概念,无论从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抑或后现代来看,较之于教育与教学这两个平实的概念,都指向教育或教学中的“物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积多年之教学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讲好物理概念的关键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示什么”,二是“等于什么”。所谓“表示什么”是指物理概念的本质和定义。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具有抽象的特点。从识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抽象思维过程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当学生首次接触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总想很快知道它到底表示什么。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准确的回答。所谓“等于什么”是指如何来量度这一物理量,或者这一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由于物理现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同一物理量又可以跟不同物理量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由此造成“等于什么有多种形式。物理概念的教学也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准确理解物理概念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成效。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在讲述一个物理概念时一定要注意讲清“表示什么”和“等于什么”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将这种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对大面积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