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学研究》2021,39(4):662-672
企业专利国际化行为具有多维性和关联性,选择德温特创新机构榜单中10家公司,基于2000-2019年专利数据,对其专利国际布局、跨国专利合作、跨国专利许可、参与国际标准和跨国专利诉讼五个维度的专利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共性特点、规律和各维度专利行为的联系,提出我国企业专利国际化建议。本研究有利于明晰企业专利国际化的多维行为表征和联系,为我国企业专利国际化战略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友德 《科研管理》1998,19(1):35-39,34
本文归纳总结出日本企业的十大专利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企业是如何利用这些战略来占领国内国际专利市场的。由于美国、西欧等国的企业近年来对日本企业咄咄逼人的专利攻势展开猛烈反击,迫使日本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其专利战略。本文就此专门论述了日本企业在专利管理机构设立、专利申请、专利许可、专利纠纷等方面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专利检索数据为基础,从创新水平和创新潜力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国的创新水平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在总量上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其专利国际化水平不高,PCT专利数量远远落后于美国;专利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存在短板。美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国际化水平高、分布合理,基础层发展扎实,技术层发展平稳,基础层和技术层的基础研发能力可以支撑应用层的长期发展。进一步比较两国的创新潜力发现:中国的基础层和技术层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人工智能在基础层和技术层的短板。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可以在专利数量方面超越美国,人工智能整体创新能力与美国的差距也将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徐欣  夏芸 《科研管理》2017,38(10):85-93
本文基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从专利产出效率和数量两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和国际化正成为创业板公司重要的战略举措,虽然我国创业板企业比较年轻,但已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具有效率提升效应,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则专利产出的效率越高;实施了国际化的企业会有更多的专利产出数量。本文结论为我们认识中国创业企业国际化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国际化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东  孟奇勋 《科研管理》2010,31(5):157-163
摘要:开放式创新促进了专利交易,也加速了创新专业化分工。专利经营公司选择并实施专利集中战略,预示着专利呈现集中管理的趋势。专利集中战略是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以美国高智投资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解释了企业选择专利集中战略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借鉴专利集中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企业的合作与创新:企业和项目层面分析/FO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以日本技术水平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借助专利信息研究日本的创新特色。本文的着眼点为创新中的合作行为,采用OECD的三极专利族(Triadic Patent Families)数据库、参照特定时期和特定年份的全部专利、并选取两个相似的美国公司,重点对5个日本国际性经营公司创新中的合作行为分企业和项目两个层面进行考察。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有高于世界水平的联合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很强的外生性;日本的项目合作水平也要高于世界水平,这体现了日本的合作性团队文化对于创新中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该研究对中国的启示是:应该重视产业政策在促进技术提升中的作用和培养有利于合作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国外企业的专利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声策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6,24(9):1286-1291
专利战略已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竞争的重要武器,然而我国企业的专利战略实践基本空白,目前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法律角度的讨论。本文分析了关于企业专利行为一些基本问题如企业保护创新的措施、为什么申请专利及不申请专利等;总结了分析的方法和内容,指出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专利行为比较研究、在我国跨国公司专利战略与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内企业国内专利战略和国际化专利战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制药技术创新特征和创新资源竞争特征来分析多国制药企业在华技术资源竞争状态,研究认为,制药技术创新不同于其他制造业技术创新,制药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非线性和非连续性,对基础性研究与开发活动高度依赖,因此适合于利用专利数据分析其创新资源的竞争状态,同时也对相应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出挑战。文章提出使用技术领域的覆盖宽度和技术资源的集聚程度两个重要方面分析方法研究制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本文给出典型国家,特别是美国制药公司在华专利技术资源的发展特征,对比分析多国制药企业在我国的技术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企业竞争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分析了日本、美国专利战略的特点,介绍了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战略,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我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薛韬 《世界发明》2002,25(8):5-5
中国加入WTO,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应当看到,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日本曾一度超越美国,后来因技术创新达不到国际化水平又落后于美国,这一事实印证了新经济竞争的制胜法则。因此,我国广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必须要提升立足点,加快推进创新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36
This paper examines a largely unexplored channel of the effects of offshore production on onshore (domest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combine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mapping the global operations of Japanese multinational firms with patent statistics to measure innov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increased offshore production have little effects on onshor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ce properly correcting a simultaneity bias. Furthermore, we find some weak evidence of increased offshore production downgrades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measured by citations. Consistent with other studies, we find that an increase in overseas R&D is the main driver of innovation creation for multinational firms.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5G增强移动宽带(eMBB)技术专利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研究了该行业的技术竞争态势和领先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发现,标准碎片化背景下企业的专利战略发生了战略性变化,亚洲企业普遍选择在技术领域上与美国企业错位竞争。华为、OPPO等中国企业通过差异化和重点突破在5G技术版图中已占据了重要位置,但与高通等相比在技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有不足,IDAC提供了非产品导向专利战略的重要启示。本研究为复杂技术背景下的创新和专利战略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创新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创新,近年来,该领域的策略性专利行为日益凸现,对数字创新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创新的策略性专利行为。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表明,同族专利导致了该领域专利数量激增;同时,专利诉讼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数字创新领域的同族专利与专利诉讼不是孤立的,二者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即同族专利的增长引发专利诉讼的涌现,而专利诉讼的涌现刺激布局更多的同族专利。因此,有必要提高同族专利审查授权标准,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遏制策略性专利行为泛滥对数字创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赋予专利权人以“牙齿”,其是否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转型。本文以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为依据,考察了专利诉讼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专利诉讼经历能够有效激励涉诉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这一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加粗精确匹配法,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方法后仍然稳健。这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小微企业、专利依赖型产业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基于信号理论,强调专利信号对企业资源获取的积极影响,而未能解决企业如何应对专利流失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企业专利数量的减少如何影响企业后续专利申请行为。通过构建2008-2017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专利数量的减少会触发企业的积极响应,促使企业申请更多的专利来恢复专利的信号功能。同时,企业的响应力度会受到内外情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连锁董事网络的中心地位和政治联系具有消极的调节作用,而组织绩效则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从信号丢失的全新视角揭示了企业如何解决专利流失问题,并为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产品创新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国际比较研究为目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关键因素-优势地位-新产品绩效"观点的企业成功进行产品创新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了各国企业产品创新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对新产品开发结果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过程与美、日发达国家大体相似;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新产品绩效所起作用的强弱程度异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冯萍 《科研管理》2021,42(8):184-191
本文使用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许可数据,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倍差法考察了企业专利技术对外许可行为与自身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技术对外许可行为存在显著的自选择效应,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选择对外许可其专利使用权的可能性越大;控制自选择效应后,企业专利对外许可行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有长期促进作用。对不同技术类型企业研究发现,高、低技术产业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对其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分别有长、短期促进作用,中技术产业企业的许可行为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和专利申请数据,研究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考察三种邻近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关系受到不同邻近性的调节。其中,技术邻近负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组织邻近正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地理邻近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董亮  方中秀 《科研管理》2019,40(4):179-189
“问题专利”是专利系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假设发明高度与研发投资存在正向关联关系,在专利质量和研发投资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了专利质量的内生化。然后通过一个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局面下创新厂商的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行为以及非创新厂商的策略选择,进而对专利质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专利质量受确定性发明高度和研发效率的影响,市场结构与专利质量之间不存在单调一致的关联。法庭对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潜在侵权者的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结构。当显著性创新非常困难时,“问题专利”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