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各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量化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完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慨念和评价方法,经过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优化指标,建立了操作性很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对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小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分析入手,用定量的方法建立了中小企业组织学习能力测度的指标集(4个评价维度,35个具体指标的测度指标体系),以求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指导企业在组织学习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学习能力的改善,尽快发展成长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6.
刘凤朝  孙玉涛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749-1755
在FP&S和M&J模型改进的基础上,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国家创新能力构成的三维模型,以三维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借鉴已有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案,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中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在综合测度的基础上,提炼出表征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运用核心指标对上述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二次测度。两步测度的结果显示,可以运用少数核心指标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7.
张首魁  党兴华 《软科学》2007,21(5):102-106
以Kline和Rosenberg提出的链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构面模型;应用三角模糊重要度与贡献度,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并对陕西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8,(4)
首次着眼于企业的加速成长性,从成长加速度的角度深入研究企业的成长潜力,构造了包含企业规模(Scale)、企业质量(Quality)以及企业创新能力(Innovation)三个维度的企业加速成长测度指标模型体系,简称企业加速成长的SQI模型,基于该模型,以加速度作为测度工具,对2010~2014年间创业板上市的71家企业进行了加速成长性测度研究,得到了这71家企业的加速成长性排名,结果显示一半以上企业实现了加速,具有加速成长性。最后,通过对创业板企业加速成长性的分析,初步探索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加速成长性趋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海兵  杨磊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96-1107
后发企业高效追赶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演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1987-2018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展开研究,试图从“创新战略--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性研究视角探讨后发企业实现高效追赶的微观机制,刻画其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轨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是从模仿创新能力到初级二次创新能力到成熟二次创新能力再到集成创新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距离、技术效率、技术储备三个更加聚焦技术层面的维度进行测度;第二,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市场利用性--市场利用和技术利用—高市场探索性、低技术利用性—高市场探索性、高技术利用性—市场探索和技术探索”的演化过程,创新范式经历了 “技术驱动—技术追赶—技术与市场并驱—市场拉动—市场超越”的演化过程;第三,探索性尝试从知识生态的视角挖掘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即知识循环机制、知识演化机制、耗散结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规模是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尤其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回顾已有的企业规模三种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了企业规模测度的因子综合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进行了测度.  相似文献   

11.
曹勇  赵莉  苏凤娇 《科研管理》2011,32(10):55-63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耦合。本文首先分析了体现二者之间耦合关系的主要因素,开发了衡量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测度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评估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商业转化能力和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而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果保护能力仍有待提升。本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加强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耦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庞庆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13-115,11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而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创新能力能否做出正确的评价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文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建立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即采用灰色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模糊评判矩阵,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使得对其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决定着该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现有文献研究,运用综合合项思维方法,创新性提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与企业恢复力3个维度对企业自生能力进行评价及探析;采用FAHP方法和熵值法对企业自生能力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并通过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自生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恢复力存在着较强的关系,其中竞争力强度、技术投入强度、技术产出强度是企业自生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生能力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途径,集成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集成创新实施的效果。本文定义了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概念,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娜日 《科技管理研究》2016,(14):205-209
在明确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结果,提出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是由互联网金融思维能力、服务创新实施能力和服务创新营销能力三个维度构成的模型,并具体阐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及内涵.对于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学者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的研究开拓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集成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途径。集成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集成创新实施的效果。本文定义了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概念,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结果,提出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是由互联网金融思维能力、服务创新实施能力和服务创新营销能力三个维度构成的模型,并具体阐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及内涵。对于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学者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的研究开拓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对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流动过程模型.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信息能力5个构面,构建了基于信息流动过程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能力测度模型,为企业信息能力测度奠定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战略协同效应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程度以及对商业环境的适应性,对战略协同效应进行测度有助于战略执行的有效控制。在对战略协同效应界定的基础上,从结构、能力和文化三个维度构建协同度模型的框架和指标体系,提出评判标准和操作方法,以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作为参考,通过实证验证战略协同效应测度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