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略谈图书质量的全面管理图书质量在出版社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是第一要素,它决定着出版社经营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出版社的命运。一、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的要求出版社的图书生产过程是一个串联的系统工程,图书质量管理一定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正如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  相似文献   

2.
果阳 《现代出版》2003,(1):44-45
每一个出版社都会经常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内容包括图书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其中较多、反响较大的就是图书的质量问题。作为出版社来讲,必须高度重视这些读者来信,认真加以整理、分析、反馈和改正,从而为提高图书的质量服务。笔者认为,这是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界定的图书质量管理范围有四个方面: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装订质量。衡量一本图书的质量高低,通常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省市优秀图书奖的评选来确认;…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 ,各出版社如何在编辑队伍中建立起图书市场营销观念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市场营销工作的运作顺畅 ,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它关系到一个出版社能否捕捉到市场机会 ,开发并运作好市场需求的图书 ,激发并诱导有市场潜在需求的图书 ,从而提高出版社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一、图书市场营销的观念  目前 ,“图书市场营销”已经是出版社编辑和发行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了。那么 ,到底什么是“图书市场营销” ,它与“图书推销”或“图书促销”有什么不同呢 ?概括起来 ,有以下四点 :(1)市场营销是以市场为出发点来…  相似文献   

4.
何皓 《现代出版》2001,(4):46-48
成本管理是出版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做得如何同时也是衡量出版社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基本标志。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出版成本管理问题。一、出版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图书出版过程是通过书稿、人力、材料、资金、管理等因素的投入形成图书产品并进而为实现销售做出努力的过程。出版过程是一种经济活动过程,必须注重成本管理问题。一般来讲,出版成本管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降低成本。即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费用生产和销售图书商品。(2)合理支出成本。有两层含义。其一,这是由图书商品特有的文化属性所决定,并非所有产品都…  相似文献   

5.
第十二届全国书市在云南已经落下了帷幕。与往届书市相比,同样是在热闹场景下,有准备停当,借机抛出热点书的出版社,有专程出动,推介新书的作家,更多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但如果仅仅用“热闹”、“图书品种丰富”来形容本届书市似乎有些失之简单。对新世纪开局之年的出版界而言,这一年有过许多的举措,总体的印象是在改革中催着向前奔跑,但效果如何最终还得落实在具体的图书出版与发行上。而秋季的书市虽然历来强调以读者为主,出版社却不约而同地把它看成是全年出版努力成果的展示。因为图书的品种与数量,市场的竟争与反馈,都…  相似文献   

6.
康和红 《出版经济》2005,(10):62-63
图书成本是图书价格管理的基础,成本低了,图书价格就有随之降低的可能.一般来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价格相对较低,在质量不差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赢得自己的消费群体,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进而加速资金回笼,收入增加,出版社利润增加.出版社要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积极进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走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之路,打造价格优势,构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认识成本竞争是最能体现出版社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正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图书质量工作,新闻出版总署先后将2007年、2011年确定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开展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大力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现在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界人士所认可和接受。但  相似文献   

8.
每个出版社在跨入新世纪门槛时,可能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怎么办?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教育类出版社为例,首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估计。据《中国出版年鉴》(1999年)提供的数据,1998年全国有出版社530家,出版图书共计130 613种(新书74 719种),图书生产码洋390亿元,其中文化教育类图书(含中小学教材、教辅等)出版了52 129种(新书20 754种),总码洋250亿元。在我国图书出版物中,虽然中小学教材、教辅占图书出版种数的比例不到40%,但其占生产码洋的比例却很大,超过了2/3。在中国现有的出版社中…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出版社大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济效益成为主要经营目标。因而一些出版单位通过将利润指标落实到人的方法来对编辑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即编辑的收入与编辑策划图书所获利润挂钩,该书所获利润越多则编辑的奖金越多。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立竿见影,可有效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但也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反映出短期行为严重、不利于出版社长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笔者仅就利润考核管理办法的利弊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科学的编辑考核管理体系。实行利润指标考核管理的好处可归纳为三点:(1)增强了编辑策划选题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A.为什么要进行成本管理? 1.加强成本管理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出版社在经营过程中,正遭受到来自出版社内外的夹攻.外部有同行业竞争、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图书市场大环境的逆转等威胁,内部有职工改善待遇、提高福利的压力.出版社用以抵抗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图书成本、提高图书质量、开拓新的选题和增加图书销售量.其中降低图书成本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出版社作为特殊类型的企业,它的产品(图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兴衰,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出版管理,提高图书质量是各出版社首要的中心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上,无疑对各出版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图书质量,而这又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普遍关注却一直没能彻底解决的课题.本文试探讨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琦 《出版广角》2015,(13):78-79
由于二维码具备巨大的信息容量、苛刻的安全技术要求、强大的抵抗受损性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读取里面的信息,所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管理者把它引入出版社图书管理系统.本文从当前出版社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二维码在当下出版社图书管理当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阐述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纰漏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由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   传统的图书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关系型图书营销渠道中,出版社与图书经销商实行一体化经营,实现出版社对图书渠道的集团控制,使分散的图书经销商形成一个整体,图书营销渠道成员为实现自己或大家的目标共同努力,追求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述教育图书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教科书是系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2001年我国大陆五百六十六家出版社就已有五百二十八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与其他类别的学术著作或普及性图书相比,固定的读者群也非常大一因此,教育图书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图书企业经济收益的“生命线”.它支撑着我国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在图书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图书回款是一个出版社图书生产和销售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出版社经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图书回款质量直接影响着出版社的经济运行状态.行内有句话,"无论你是处级、局级,收不回书款,你就是干着急".图书回款可以说是一个出版社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库存图书346400万册。图书出版严重供大于求。出版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练好内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内部机制即市场营销机制是出版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对图书质量的管理应该是出版社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PDCA循环是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图书出版来说,选题策划、审读、编辑加工、复制印刷和销售反馈等工作流程是紧密结合的,因而可以采用该方法对出版活动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娟 《现代出版》2003,(1):60-62
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出版图书10多万种,可谓品种繁多。然而读者却依然存在买不到自己所需图书的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本书制作出来后,要经历图书—商品—用品这样一个过程,图书进入市场后成为商品,但不一定是用品,只有被读者购买了的图书才能成为用品。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仅仅只是商品,最终能成为用品的不多,于是问题就产生了。从商品到用品需要给读者提供大量充足的信息,这样读者才有可能产生购买行为,也就是出版社、书店需要运用营销手段来宣传自己的图书。可以说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少出版社已经…  相似文献   

19.
捕捉市场信息 加强图书发行沈彬源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力加强图书的发行,对实现出版社的两个效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提出:“多出书,出好书,加强发行”的口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捕捉市场信息,注直出书质且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版社:如何走进国际发展?王蕾,张志强国际书展(InternationalBookFair)又称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展示图书、宣传图书、销售图书、洽谈版权交易和其他出版发行业务的展览会。国际书展为出版社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极好机会,己引起国内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