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支撑。其中,跨区域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跨区域合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积极借鉴美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邢晖、许玉乾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12期中撰文,对中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政策进行了分析。首先,作者以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政策的层次和影响程度为依据,对政策进行层次划分。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相关政策的三个层次分别是:1.党和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2.党和政府关于教育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和重新配置,其意义是交换、整合、节约、优化资源的过程,是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惠互利的过程. 毋庸置疑,跨区域合作办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策上,依据国家"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战略,从全国大职教的发展要求和规模目标出发,国务院及教育部门等多次发文倡导职教的东中西部合作招生、城乡统筹合作发展等一系列意见;在实践上,近些年来,许多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办学:"对口支援"西生东输""跨界求学""异地就业""跨域办分校""两地手拉手"职教联盟"……跨区域合作办学成为职业教育一道创新风景.  相似文献   

4.
东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生源不足、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资源闲置与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东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合作成为可能。文章通过对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现实需求的剖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对东西部职业教育的政策基础、经济基础、资源基础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是解决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这种途径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区域合作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城乡统筹、区域合作的理论、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区域合作的运行机制,阐述了职业教育的系统良性运行要注重动力激发、信息传递、监控检测和调整更新,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区域合作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于合作历史、行政体制、思维模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以实现教育公平为主,政府行政命令性强,处于合作的浅层和初期阶段;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是国家间的合作,以增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吸引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开放协调的合作机制,实现合作的标准化、可比化、终身化和全纳化.借鉴欧洲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经验,我国应加强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将其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容中;将目标具体化并有序推进;形成多方参与、市场调节的协调机制;建立项层设计,完善学分互认、质量保障和就业准入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的合作是一个新兴的区域合作区块,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但在现实中,各国的合作存在地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其中区域国家间的差异性和战略沟通的不足阻碍了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合作机制为切入点,通过战略沟通软环境、硬环境、双轨多边式沟通模式构建,解决跨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合作的薄弱环节,为跨喜马拉雅区域国家合作机制构建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欧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其成功经验,跨区域合作模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特色聚焦1975年2月,欧洲各国部长级委员会决定成立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制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是较早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城市之一,积累了多年的办学经验,通过对天津市16所主要与西部进行合作的学校调查发现,还需进一步通过完善推进政策保障、提升学生异地学习的适应性、改善跨区域合作办学的管理机制、调整合作办学内容与形式、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教师的培养、健全跨区域就业机制等方式,实现跨区域合作办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相互合作共赢、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分析和梳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政策基础及理论基础有助于明确政策导向、坚定合作道路、寻找正确方法。文章从以"对口支援"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帮扶政策、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政策、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代表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政策基础分析,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找出了宏观政策上的指引和依据。同时阐释了公共产品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表明了其在学理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连年滑坡的状况,本根据对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按照我国的现行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继续做大做强。当前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领导层应纠正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以地区为单位,调整本地区职业学校资产,加强统筹,优化资源;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奖学金制度,设立助学贷款,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入学打开大门。  相似文献   

12.
论高职课程的务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念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36-39
高职课程的务实性表现为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价求实效.务实性的成因缘于社会发展趋势、现代的学术观念、学生就业需要,高职的培养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职课程的务实性先后以实践性课程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素质本位课程观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方面的视野,即行政管理视野、法律责任视野,以及财政拔款视野来认识地方政府在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谈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透视,梳理了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用社会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分析。这不仅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开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与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化落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杨燕  李海宗 《成人教育》2013,(12):47-49
高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高职院校动态地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对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保证高职教育高效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合理构建高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需要认真探索其理论基础,包括哲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领域的供求理论、管理学领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教育学领域的教育评估理论。文章详细论述了各理论基础的具体涵义,并分析了各理论对高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建立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以“合作·变革·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技职)教育”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品牌建设,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等问题,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当前高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辨析,旨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实践方面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揭示了职业教育社会性的本质特征,是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社会化缺失问题的理论基点.职业教育必须走社会化办学的发展道路:确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使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社会协作,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建设社会化的职业教育者队伍.  相似文献   

20.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高职院校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完整协调地统一起来,重视开发性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整体性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实践性和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