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宣传传导中的“精品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学理的缜密与澄明,其理论上所界定的精品价值尺度,精品创作规范以及沉潜在作家创作心理机制中的精品情绪都有可能引起理解和实践的偏差,只有从学术理念出发,对“精品意识”进行梳理演绎,才能真正凸显其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就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出现的“精品图书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追溯了“精品”图书的起源以及提倡“精品”图书的意义,提出了只有思想内容精深,化内函较高,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图书方能称之为精品图书,并就实施精品图书战略,争创“精品图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在理论上加以深刻的认识和必要的澄清,积极树立起一个更加健康,向上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电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媒介,主持人除了应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传播者意识,除了应具备相应的新闻意识外,还应有“自我定位意识”、“专门家意识”以及“终身学习意识”,而这些意识与作为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普遍意识,有着相得益彰的作用。对“节目主持人意识”的理解认识,关系到对节目主持人知识结构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总体上是“绿色”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由于电视媒体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握好“娱乐底线”,使电视娱乐节目保持健康向上的“绿色”态势。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电视与新闻结合的产物,因此电视新闻的传播实践就应该具备新闻特征和电视特征。但在实践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电视特征。从电视画面意识、蒙太奇意识和同期声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适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倘若我有幸能走上中学校长的岗位。我要求自己要具有“三种眼光”:历史的眼光、未来的眼光、国际的眼光;提醒自己要具备“三性”: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告诫自己要树立“三种意识”:人本意识、精品意识、法治意识;敦促自己要练就“四力”:工作的魄力、人格的魅力、学术的影响力、凝聚人心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该认为,高校学报必须树立方向意识、时代意识、特色意识、规范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学术意识、读意识等“八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为在21世纪走上可持续发展道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辉 《辽宁教育》2014,(2):47-49
本文从工具、人文、文化、课程、角色、问题、效能等七个方面谈谈英语课堂上的“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报的生命在于质量。而学报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其中。学报编辑是否具有精品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试从价值取向、创新意识、敬业精神等三个方面谈谈精品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高校学报必须树立方向意识、时代意识、特色意识、规范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学术意识、读者意识等“八种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为在21世纪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都偏重于对学生“技术意识”的培养。然而,在产业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更需要具有“产品设计意识”的科技人才。因此,从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对学生“产品设计意识”的培养,从战略意义上说来,其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邓来信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28-129
开展半工半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服从意识、敬业意识、合作意识、节俭意识.并把企业的“8S现场管理”理念引入日常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是编辑主体在学报编辑出版活动中始终以提高学报的质量为中心,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一种自觉精神.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创新意识、策划意识、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临沧地区境内的沧源岩画作为我国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是沧源一带佤族先民远古时期社会生存生活状态的意识反映,对研究和探讨佤族先民的物质状况和精神意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和“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佤族先民在岩画形成时期具有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生活图景的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在意识上应该凸现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成意识;在课程形态上应该从“向师”到“向生”,从“蓝本”到“文本”,从“听话”到“对话”,从“经验”到“体验”,从“独作”到“合作”,从“单极”到“多极”;在课堂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16.
“写作空心化”表现为内容上的浮泛空洞以及结构上的单调呆板,已成为学生写作实践中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一顽疾,拟从批判意识、界定意识、情境意识以及主体意识这四个维度来探讨解决策略,并结合真实的写作案例,给出具体化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宣传倡导中的“精品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学理的缜密与澄明,其理论上所界定的精品价值尺度、精品创作规范以及沉潜在作家创作。理机制中的精品情结都有可能引起理解和实践的偏差。只有从学术理念出发对“精品意识”进行梳理演绎,才能真正凸显其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 ,园长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我认为应该是“精”“新”“实”“正”“诚”五个字。一、“精”就是精品意识只有高标准、高要求 ,才有高水平;只有讲究精细、精致、精密才会出精品。面向21世纪 ,园长要精心设计幼儿园的奋斗目标和程序 ,精心把好每项工作的设计关、质量关 ,以精益求精的思想做好每一次总结。总之 ,事无巨细 ,都要体现一个“精”字。因为它代表了一所幼儿园未来的形象 ,体现了一所幼儿园未来的质量。精心设计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向21世纪 ,园长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幼儿园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应全部装在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电视编导带来的或多或少的难题.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电视编导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使节目反映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本文从这一前提出发,系统探讨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旨在为电视编导同仁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精品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如此。精品就是“精心创作的作品”、“上乘的作品”,教师的每堂课都是一件作品,课堂则是教师展示作品的场所。一堂好的课,尤其是精品课,不仅能使学生入耳人心、难以忘怀,而且能使同行驻足忘返,产生共鸣。要达到如此效果,就要求教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