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自信,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我园以构建活动区特色为突破口,根据《纲要》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把活动区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我地区、我园幼儿的实际,构建能使幼儿快乐创新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幼儿数概念的建立,有赖于幼儿在物体之间建立两种关系的综合,这两种关系为顺序性和类包含性,有关分类、排序和对应的数学活动则有助于幼儿在物体之间建立起这种综合。因此,这类活动被认为是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一来自实践的困惑活动区教育是近年来幼教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活动区指专门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区里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与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社会性和自信心,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活动区教育是以崭新的教育观念,摸索、探讨的新的课程模式,其宗旨是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  相似文献   

4.
内容和要求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物体的高矮,使他们懂得高和矮概念的相对性。 2.教幼儿学会用“最高”、“比较高”和“最矮”说一句话。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情况分析我班幼儿对物体的高矮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物体高矮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概念模糊不清。为此,我设计了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自身感觉来认识物体高矮的活动。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长颈鹿、大象和松鼠。  相似文献   

5.
操作材料是指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可供幼儿独立操作和摆弄、作为操作对象和认识对象的各种成品或半成品材料、用具或特制的辅助用品。操作性学习方式是指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创新能力是指人完成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创新能力是指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所具有的超越同伴、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2让幼儿用已学过的不同物体形象,自由地表现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画出有趣的脸谱。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活动准备1画好娃娃头的轮廓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2范样两个、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种拼贴物体、粉笔。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组织幼儿随意坐在地毯上,围在老师的周围。1提问:“小朋友都转过身来,互相看看,仔细瞧瞧,你们的小伙伴长的什么样?脸上有什么?”2“小朋友看看、说说你…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物体。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建构活动是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动手构造物体或建筑物的活动,通过建构和构造活动来反映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幼儿的建构水平、复杂程度随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在小班建构区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中,教师在观察分析小班幼儿现有建构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建构发展的五个阶段,在认知经验、建构能力、同伴学习等方面给予幼儿建构活动相应的支持策略,以切实促进不同阶段、不同发展能力幼儿建构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内容和要求 1、要求幼儿看图形想象和添画出相似的物体,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观察能力。 2、能力强的幼儿能在老师鼓励下独立活动;能力一般的幼儿在老师启发诱导下达到活动的要求;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想象出物体的形状,通过具体指导达到活动任务。情况分析本班幼儿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在20人参加的智力测试中,获7至10分的有5人,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都较丰富,绘画能力也强;4至6分的有9人,他们  相似文献   

10.
俞燕婷 《考试周刊》2013,(32):191-192
<正>科学小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皮亚杰曾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因此,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幼儿的实验活动既可以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那么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获得空气多少与物体沉浮关系的经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鱼与潜水艇之间的类比关系,激发幼儿利用类比法发明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获得空气多少与物体沉浮关系的经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鱼与潜水艇之间的类比关系,激发幼儿利用类比法发明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一、把握特点,科学指导幼儿发展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幼儿初期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二是幼儿前期以再造想象为主,幼儿末期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如,幼儿对游戏中的玩具往往具有直接影响性,在绘画时常常表现为一会儿画这个物体,一会儿又画那个物体。但到了幼儿末期时,幼儿想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幼儿对物质功能及运用物体的方式的认识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使他们容易在认识了物体的某一种功能或特性之后,排除物体的其他功能。所以对幼儿求异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孩子加深对物体功能的认识,不被物体的表面功能所“蒙骗”,从而拓展孩子对物体使用方法的认识,让孩子不仅掌握物体的主要功能,也掌握一些其他功能。在培养幼儿求异思维的过程中,启发诱导孩子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幼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即使到五六岁,抽象思维也才刚刚萌芽。所以要启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必须在孩子的“实践活动”上多做文…  相似文献   

15.
幼儿创意剪纸属于一种极具创造力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艺术活动,幼儿通过对自己头脑中感知的物体表象进行进一步的构思、设计和加工,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创意剪纸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多种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创造意识、锻炼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创意剪纸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幼儿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剪纸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相似文献   

16.
华秀珍 《黑河教育》2013,(11):47-48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思维体操的美称,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依靠儿童本身的建构,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合适的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从数学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氛围的营造,到区域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多角度的区域活动评价出发,使数学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发展是借助两方面因素实现的,一是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二是教师为幼儿学习提供的支架。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并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不断得到丰富、重组和提高。一般来说,幼儿在探索沉浮转换时大致会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在对物体的沉浮特性作出判断和简单解释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逐渐意识到物体的沉浮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继而借助其他物体的沉浮特性尝试沉浮的转换,最后脱离外部条件的支持,仅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所以,文中提到“大部分幼儿”“简简单单”地把沉在水底的物品放在了可以浮在水面的材料上,并不说明幼儿不肯动脑,简单模仿,而恰恰说明了这个班幼儿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需借助外部因素完成沉浮转换的阶段,尚未达到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磁铁(下)     
[在观察基础上的分类活动] 活动1 粘住还是滑落? 磁铁条形图是一种自我检测工具,可以让幼儿用来检测物体的磁性特质。如果幼儿已经了解到磁铁是否能吸引特定的物体,他们就能够对条形板上的物体做出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 2.引导幼儿在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