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个人的一生中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友情、亲情……有了这些,我们的生命才精彩。但是我认为,不能仅有这些,还应有更多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许多不起眼的“鹅卵石”身上,天才能看到珍贵的“钻石”。我们的课堂意外就犹如这些普通的“鹅卵石”,如何让它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变成闪闪发光的“钻石”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炼就天才的眼睛。对这些课堂中生成的“鹅卵石”善加滋润、引导和雕琢,就能使之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体现三个原则,即课文的情境与学生的心境的和谐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生本与文本的和谐共生。只有做到这三者的和谐共生,学生的生命才能在我们课堂上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4.
曾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我们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讲究亦步亦趋,学生难以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学习生活的幸福,更谈不上品味生命的价值。孩子们富有个性色彩和生命光彩的思维火花在教师循规蹈矩的说教下泯灭,在课堂上不乏这样的镜头:  相似文献   

5.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光彩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贴满了知识的标签,忽视了学生个体精神生命的发展,学生难以体验到内在的人格成长。这样的课堂,很难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如何追求"生命的价值"呢?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我们的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琴华 《考试周刊》2011,(62):70-70
教学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动态的、开放的,是不断生成的。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师、学生都是以一个完整的鲜活的生命在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必然是充满灵性的.是能动的。课堂上那灵动的思维、丰富的想象、飞扬的个性,那流动如水的情感,那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无不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窦艳 《天津教育》2012,(5):60-62
话语●集体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故事而精彩,我们要用三年的时光去演绎我们的生命故事。●理想的教育就像一杯菊花茶,师如菊花生如水,在彼此的滋养中走向未来。●新的课堂应该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品德,形成统一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绿色象征春天,绿色象征生命,绿色象征和平。把我们的课堂中也带去“绿色”,就是带去了春天、自然、和谐、生机、成长、生命、希望,那该多好呀!于是,慢慢地在我心中,绿色课堂的雏形初现了。我觉得绿色课堂是民主、和谐、饱含爱的课堂;是有孩子的笑脸,有专注的眼神,有心灵的碰撞的课堂;是富有深度思维、创造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条小鱼儿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游玩,忽然它看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小鱼儿不禁问道:"我看到的石头很多都是有棱有角的,你为何是椭圆的像鹅蛋一样?"鹅卵石笑道:"我年少时也是有棱有角的.""那你现在怎么变得圆圆的了呢?""是水把我冲洗磨炼成这样的."小鱼儿惊讶地问:"软软的柔柔的水,竟有这么大的力量?""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年累月,我们就变成如此模样了."  相似文献   

11.
绿色象征春天,绿色象征生命,绿色象征和平.把我们的课堂中也带去“绿色”,就是带去了春天、自然、和谐、生机、成长、生命、希望,那该多好呀!于是,慢慢地在我心中,绿色课堂的雏形初现了.我觉得绿色课堂是民主、和谐、饱含爱的课堂;是有孩子的笑脸,有专注的眼神,有心灵的碰撞的课堂:是富有深度思维、创造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石南山 《考试周刊》2014,(25):106-107
生命化课堂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其实质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赋予课堂教学生命的意义。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前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绿色象征春天,绿色象征生命,绿色象征和平.把我们的课堂中也带去"绿色",就是带去了春天、自然、和谐、生机、成长、生命、希望,那该多好呀!于是,慢慢地在我心中,绿色课堂的雏形初现了.我觉得绿色课堂是民主、和谐、饱含爱的课堂;是有孩子的笑脸,有专注的眼神,有心灵的碰撞的课堂;是富有深度思维、创造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教师是园丁,学生就是花朵,一年四季培育鲜花盛开是园丁最大的欣慰:如果说教师是蜡烛,学生就是烛光,有了烛光的蜡烛才能焕发出生命光彩;如果说教师是琴,学生就是瑟,只有琴瑟和谐,才能奏响最和谐的乐章。在课堂中,只有琴瑟和谐,才能让课堂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5.
巢华忠 《考试周刊》2013,(37):150-150
<正>生命化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化的课堂应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是建立在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的课堂。一、生命化的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生命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1.新颖导入,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6.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17.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优秀的班级文化正是“载歌载舞”之水,具有柔性的约束力、内在凝聚力和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我是一颗星,有自己的光明;你是一颗星,有自己的光彩。我们手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影响了课堂的活力,忽视了课堂的情感活动。那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用情感展现生命课堂,让生机充满生命课堂,让创新放飞生命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教育的殿堂,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秉承"至善至正"的学校文化,开展了"生命化课堂"的建构活动。这是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是由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孵化出来,并进一步彰显学校"善正"特色文化的一项教学创新实践。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  相似文献   

20.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自从知道泰戈尔的这隽美之语,我就对鹅卵石羡慕不已。多么幸福的鹅卵石,一年四季,在水的无限关爱下,幸福成长,不知不觉中,变得光洁文雅。要是我的学生也能这么幸福地成长,那该有多好啊!我时常这样想。我开始留意一些名师的课,想探出个究竟,但最终只感觉他们课堂中的师生如和风细雨般和谐,学生在无限幸福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成长。可这其中的法宝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天看到这样一则美丽的短文:一位特级教师要到一个农村小学上一节课。全校师生谁都没有见过特级教师是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