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唐涛 《中国德育》2008,(7):92-92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以往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分析范式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随时保持冷静,还要十分深沉。有冷静方能处变不惊,机智地应付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有深沉才能“宁静致远”,在教研和科研方面卓有建树。然而,也有一种与上述二者外表十分相似,本质却截然不同的心态———冷漠。冷漠的心态不仅与“师道”不符,而且对冷漠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慢性的自杀。为“情感冷漠”的教师画个像一、外貌特征虽然有下列外貌特征的教师并不一定都情感冷漠,但情感冷漠的教师却大多具有下列的外貌特征:1.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双眉紧锁,毛发稀落。…  相似文献   

3.
周芳  卞京 《班主任》2011,(5):44-47
本期讨论的案例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怎么从不见你感动过。作为教师的我,每年工作都很投入,却总得不到一些学生的感谢,更别说好评。他们中的一些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吝啬对他人的情感付出,缺乏同情和关爱。不仅对同学和老师冷漠,对父母家人冷漠,甚至对待自己也很冷漠。对此,我们该如何做呢?(河南秦利君)  相似文献   

4.
政治冷漠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政治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弊大于利。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众主体,政治冷漠现象的存在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建设及政治社会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当前,关于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对政治冷漠的表现、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应对机制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探索,但总体来说,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实践与调研、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仍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堂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课堂冷漠"已经成为了阻碍大学教学质量提升、阻碍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一块绊脚石。它带来的种种消极后果,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冷漠"已经成为了大学不能回避的伤口。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课堂冷漠现象的表现、危害、成因以及矫治方法,得出了必须从学校与学生两个层面共同出发来应对"课堂冷漠"现象给大学教育带来的"明伤"与"暗伤",减少"课堂冷漠"对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双重冷漠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更何况冷漠!因为冷,所以漠视一切。因为漠视一切,所以才让人感受到它的冷。冷漠的一面是冰冷和漠视,但它的另一面却是热和超凡的气度。冰雪是冷漠的,因为它刺骨的寒冷抹杀了生命的温暖;腊梅是冷漠的,因为它高傲地选择在寒风中漠视冰霜;月亮是冷漠的,因为它那的寒光总给人带来无限的悲怆和凄凉。它们确实是够冷漠了,可谁又会知道它们冷漠的另一面?冰雪固然冷漠,然而它却化为水来滋润大地;腊梅固然冷漠,然而它却给单调的冬日增添了无数的色彩和幽香;月亮固然冷漠,然而它只会给予而不求索取……双重冷漠就如同一曲内蕴深邃的…  相似文献   

7.
[引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但是,现实社会中,经常出现一种不和谐的因素——冷漠。那些见义勇为、热情助人者让我们感动不已、热泪盈眶,而那些冷漠无情、麻木不仁者却让我们惊诧莫名、痛心疾首。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冷漠现  相似文献   

8.
青年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是个封密的系统,它同社会上其他青年一样,其相互关系基本上是正常的,但在他们中间也出现和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现象—心理冷漠化现象。 青年学生心理的冷漠化倾向,是一种不良的倾向,它不利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使同学关系淡化,集体松散,集体力量薄弱,是一种致使青年学生人格变态发展的“病菌”。对于这种危害青年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我们有必要对它的产生、发展过程、原因及克服它的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农村选举中农民政治冷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村委会民主选举在我国农村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民政治参与的权力.然而,有的农民对此并不十分热情,出现了政治冷漠的现象.本文从历史、经济、文化、性别和现实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治冷漠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关注政治冷漠现象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政治冷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入手,阐释了政治冷漠功能,力求对政治冷漠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将政治冷漠的定义归纳为行为论、心理论以及综合论三种观点,将政治冷漠的特征概括为稳定性、可变性和复杂性三种。认为政治冷漠既存在不利于政治民主发展的消极功能,也存在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大学教学中,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非常普遍。引发这种课堂冷漠现象的原因有来自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本文在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课堂冷漠的诸多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改善课堂冷漠现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道德冷漠现象”是现在人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不少人把它与通讯技术现代化联系起来。笔者试对通讯现代化与道德冷漠现象的联系、作用和道德冷漠现象的内在本质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道德冷漠现象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常见,学者们对于道德冷漠的探讨也比较多。本文从经济学的成本角度对道德冷漠现象进行分析。分析道德冷漠现象中的机会成本,寻找到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试图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和当代社会中有关的法律条文以及社会中的案例,寻找到降低做好事的机会成本方法,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减少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部分学生对表扬存在着无所谓的态度,冷漠表扬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群体出现了以职业冷漠为代表的消极现象。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审视教师职业冷漠现象的内在机理,认为制度变迁的漫长性、利益集团的博弈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不同角度探讨了破解教师职业冷漠现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视"冷漠"--穿越现象话本质 1.冷漠是青春期的一种心理折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觉得自己日渐成熟,对一起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他们的情感发展则具有两极性:能很快地和同学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联系,也会因一点小事而与好朋友绝交.  相似文献   

17.
冷漠多指一种心态,是人们对引起思想挫折的对象无法攻击、又无适当的替代对象可攻击时强压愤怒情绪而表现出的一种对事物无动于衷的态度。这种不良的心态,在特定职业的人群中大范围、长时间的出现,就会产生某种职业问题。当今,冷漠正像病毒一样,“吞噬”着广大农村中学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18.
告别冷漠     
在流光溢彩的都市里生活久了,人难免会被磨去些棱角,这也不算什么,只是可悲的是,我们的心也被磨得失去了光泽,越缩越小,最后变成了一颗颗坚硬的小石头。于是,我们忘记了感动。“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特蕾莎修女这样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9.
当西下的斜阳拖出一条疲惫的人影,萧瑟的西风撩起旅人单薄的衣襟时,是什么使古道显得更加沧桑,是什么使瘦马变得更加蹒跚?当中秋的明月映出一个人把盏独饮的身影,独自品味着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心境时,是什么使这良辰美景变得黯然失色,是什么使中秋佳节倍感孤独?也许这就是冷漠吧。也许是冷漠让旅人离开喧嚣的都市,使他的眼神不再有曾经的真诚;也许是冷漠让诗人只能空对着明月,独自品尝这世事的悲凉;也许是冷漠隔开了我们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生动的面孔变得阴沉;也许是冷漠让那青春岁月变得沉重,使我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泥泞。冷漠,一个可怕的名…  相似文献   

20.
论政治冷漠的涵义、原因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广泛的政治冷漠。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揭示其产生的原因,论证其积极和消极作用,对于我们科学对待政治冷漠现象,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