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生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它属于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是新课程改革下新开设的一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门课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贴近实际,从现实中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活、更好生存"。这一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育途径并非是单一的,它可通过学科渗透、常规管理、家庭教育、学生团队体验等多种途径进行。而"国旗下讲话"则可以作为"三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学回归生活"是当今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教育实践探索的重点.高师心理学教学设计如何回应这一时代语境,定位学科教学,关系到高师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学地理美育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科学作为一门揭示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进行美育,树立科学的地理美育教育观是前提,正确把握地理教材美育内容体系是基础,设计并运用恰当的地理美育方法是途径,培养地理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是重点,形成自觉的爱美、护美行动是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地理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它和其它学科是紧密关联、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显得日趋重要,地理教育价值也更加明显。 一、地理知识是人的社会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向中学生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主要是指地理环境知识,包括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在1929年就说过;“地理教学的主旨在于养成健全之国民。……使学子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府之国"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古人常把形势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9个"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盆地、北京小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些"天府之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则与人为因素息息相关.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有的"天府之国"长期存在,影响很大,有的则昙花一现,转瞬即失.历史时期"天府之国"的形成与演变,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演化发展以及各种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球的表层一地壳,地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运动是地理环境(气候,海陆分布,地球表面形态,水文,土壤,动植物)形成和演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地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至今仍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本文围绕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献身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念探索聋校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培养出新型的地理专业教师,而现行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方向,要体现其师范性、地理性、研究性、技术性和地方性等特色,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即: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强学科教学法、地理学技术和地理应用课程的教学;构建新的地理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构,把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核心命题;加强地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即生活"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其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种睿智的把握.本文以历史的视角,通过对教育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如亚里士多德、卢梭、斯宾客、陶行知等有关生活与教育关系的阐述进行梳理,试图在比较分析中寻找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是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但目前两课功能不清、层次不明、内容混同、协同不力、应用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着眼于当代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地理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的要求,从改革实践出发,厘清两课功能,辨析两课特点,优化两课教材体系,使其在不同学习层次中交相辉映,不仅有利于两课的和谐化建设,促进其功能更好发挥,对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科是一门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学科,由于其综合性强、空间性强、理论性强、区哉性强使得一些内容成为地理教学难点,成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实践证明.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教学难点,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有目的性和效用性,避免滥用和乱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生活理论与生活教育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对二者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之处是:都反对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其不同之处是:理论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从理论上讲,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适度、互补、互动关系;在实际上讲,关键要找到符合时代条件的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注生命,关注人的发展,提升人文教学是21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指出,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具备健全的人格、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具备生产技能,懂得生活、创造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与传授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和化学教育,并不仅仅是学科教育,而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化学是一门文化,是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没有化学,就没有今天的科学成就,也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变化,化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排斥人文的倾向,使得自然科学显得有几分狰狞的嘴脸。在化学教育中,要把科学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教学生发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危机与转机——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这是诸多国家发展的通则.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教育危机和转机分别进行了阐述.为一轮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教师"近亲繁殖"较严重,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大.对此必须要有时代性的忧惠意识,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规划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一反"理论很精辟地揭示了化工生产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对于任何学科的认识发展都有共同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三传一反"理论对教育现象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教育现象的本质应该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媒体和手段进行的人类认识的传递,及传递结果在人脑中反应产生新的认识再传递,再反应的循环发展过程.简单地说,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认识传递和反应的循环发展过程.这种传递----反应说的本质观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通过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初等教育地理学科的教学融为一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改变了学习者(学生)的行为方式,促使学习成为一种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地理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构建问题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地理教师要从角色定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经验,科学地实施"问题法"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19.
"没有失败的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60~70年代,格拉泽"没有失败的教育"思想在美国许多学校里极为流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师们帮助学生发展了一种观念,即他们可以在学校里取得成功,而学生也的确在这种成功的信念以及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信念作用下,不断取得进步并向前发展.将这一思想应用于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养成、价值观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在小学中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