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镇西堡西烽火台、边墙的发掘,明确了其形制、结构和具体的规格尺寸,为了解、研究明代辽东长城河套段的构筑方法和走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明代辽东长城在铁岭境内全长约220余公里,大致呈∩形走向,其间有卫、所等驻军城5座;所辖边堡18座;关隘4座;调查发现了沿边、腹里烽燧254个;还有驿站、递运所等配套设施。并由此构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在维护明代东北疆域的安宁、沟通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九门口长城     
杨倩 《兰台世界》2004,(4):48-48
九门口长城座落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乡境内,始建于齐(479—502年)。现有的九门口长城扩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长1704米,城桥长97.4米,横跨百余米的九江河享有“水上长城”之美称。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号召,辽宁省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捐款活动集资修复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归来进入甘肃,有两处景点没有不去的,一是敦煌莫高窟,二是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劫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孽城堡,是明朗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萼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关卡。  相似文献   

4.
从新疆归来进入甘肃,有两处景点没有不去的,一是敦煌莫高窟,二是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关卡。关城始建于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王平镇的东南部,在九龙山的后山,现存有一座明代寺庙——温水峪庙遗址。该庙的建造时间可追溯到明代,庙内有留存至今的明代大铁钟,成为记载该寺历史的唯一证据。温水峪庙坐西朝东,上层面积为375平方米,正殿仅剩遗址,面阔15.3米,进深4米。双层墙,墙厚0.45  相似文献   

6.
张俊民 《档案》2015,(3):37-42
甘肃是长城大省,境内有明长城17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战国秦长城、汉长城约2000公里,居全国第二。蜿蜒3700多公里的长城,分布在省内的11个市州、34个县市区。甘肃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或用壕堑,有红柳夹砂、芦苇夹砂、石块夹沙和石块垒砌等形式,与一般人们印象中的八达岭、居庸关长城有着明显的差异。个别地段的墙体仍可高达3~5米,有的地段则仅存地表遗迹而已。作为现今地表残存的长城,经过实地  相似文献   

7.
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在江苏太仓县境内有一座名叫弇山园的庄园(遗址在今太仓长春村制药厂一带),它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庄园.据《太仓县地方志》记载:其面积广大,共有七十多亩地,园内亭台楼阁,应有尽有,极亭池花木之胜,被称为"东南第一名园".可惜久已荒废.  相似文献   

8.
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西南距山海关15公里,正南距姜女庙6公里,北与河北省抚宁县相毗连,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称为"京东首关"。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全长1704米,是长城中唯一的水上长城。九门口偌大的关城,横陈在条石铺砌的河滩之上,两端与峭壁相  相似文献   

9.
据史籍记载和历史、考古学界的研究、考证,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在辽北地区中部呈东西向穿过。境内近年发现了一批与长城相关的战国至汉代文化遗迹、遗物,其中尤以铁岭新台子邱台大型战国晚期至汉代遗址最为重要,被有的专家考定为汉代望平县址,虽有争议,但它的发现,对推进辽东长城辽北段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座标。要解决辽北境内燕秦汉长城的具体位置,我们必须以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工作,从辽北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辽河水道的古今变化,以及战国秦汉以来郡县设置情况,长城在辽东的构筑特点,与抚顺浑北汉代列燧的关系和有无复线等诸方面因素来研究和确认。铁岭境内的燕秦汉长城、还应在邱台遗址以北的铁岭一带探寻。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的西部,在绵延逶迤的武陵山腹地与云贵高原东端边缘交汇的凤凰县境内,专家们新近发现了一座蜿蜒近200公里的"湘西边墙",这便是所谓的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11.
与中原和南方地区相比,辽宁地区建立书院较晚,直到明代才出现。随后,直到民国几百年的时间,辽宁的书院总共也不到三十座。数量虽不多,但却有一些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达拉特旗昭君坟乡政府的东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天然石丘,它高40余米,顶上建有庙宇,这就是达拉特昭君坟。达拉特旗境内为什么会有昭君坟呢?  相似文献   

13.
太王陵是一座大型阶坛积石石室墓。坐落在禹山南麓一座小丘上,其南侧百米有集安至青石的公路和集安至朝鲜满浦市的铁路各一条,墓北为乡路,西侧陡坎下是一条沟谷,谷中有一条俗名马莲河的小溪向南注入鸭绿江。墓葬东北360米公路边上有一座和太王陵密切相关的好太王碑。  相似文献   

14.
《明庄浪卫长城图册》①藏于永登县档案馆。为册页式,残,无首尾,中剩5页。每页留心横23厘米,纵21.5厘米,连接总长127.5厘米。上彩绘南大通(今永登县大同乡)至乌鞘岭一段的明代长城、烽燧、营堡等。图以长城、庄浪河为中心,东西延伸约10至20公里地域。所括地带的主要山水、关冲、城堡、道路及居住的少数民族部落等均以立体形式绘制标出,如象一幅山水画册。其线条精细、流畅、色泽协调、鲜明、比例比较适当。图册页的背面,记述着重要营堡的建制、兵员、供给、防务等情况。这幅图册对研究明代庄浪军事防务等是一件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候国,秦到明的历代王朝,都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们犹如三条巨龙,蜿蜒于世界东方。而这三条巨龙的龙头,都在甘肃境内。在我国有古代长城遗存的16个省区中,甘肃是保存长城遗迹最多、文物最多的省份之一。甘肃境内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甘肃大地上的民族争夺战,民族大融合,都发生在长城两侧。每当你经过河西走廊时,会时不时地看到汉、明长城,宛如两条巨龙并肩而行,跌宕起伏,蔚为壮观。绵延的万里长城,设立了无数个烽燧关隘,以确保军事信息…  相似文献   

16.
炉峰山位于河北省磁县西部太行山深处的陶泉乡境内,主峰海拔1087.6米。主峰四周山峦起伏,峡谷纵横。站在炉峰山顶四处眺望,崖根、坡边.一座座单体、组合体的石庵星罗棋布于山岭之上。  相似文献   

17.
昆嵛山横亘于胶东之文登、乳山、牟平交界处.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位于文登境内.它是齐鲁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山,是享誉华夏的一座历史名山,是令人神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昆嵛山脉的“圣经山摩崖“,更是驰名中外,成为一座闻名全国的道教名山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茶田镇采访时,一位老人,无意中向我透露在该镇交界的贵州省铜仁市滑石营(今称滑石乡)境内,迄今仍保存有一些尚好而又鲜为人知的南方长城(即苗疆边墙)古遗址.我打定了主意,前往实地踏勘. 行前得知,这儿距滑石七、八公里.因地处两省交界,交通极为不便,只能徒步而行.出了茶田,没走出多远,路就渐渐变得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拐过几道山坳,穿过一条深达300多米的陡峭峡谷之后,终于登上了一片视野开阔、田园如画的平坦台地.继续往前,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极目远眺,一座古朴静谧的村寨跃入了眼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一张百年老照片上长城的片段原貌,前几日,几位网友从北京出发,前往山西境内的平型关长城,经多角度考察,基本确认老照片上的长城局部与平型关长城最为相似。长城研究者称,如果能够确认照片为平型关一百年前图景,将对长城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宝贵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边墙     
在茫茫戈壁与沙漠之间,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从这里横亘而过。成荫绿树与滚滚麦浪,仿佛在嘲笑戈壁大漠的蛮荒。鸿雁的悲鸣南飞,平添几分萧萧凉意。金黄的沙枣缀满枝头,笑傲苦寒。这就是武威以东长城脚下。从小在烽火台爬上爬下,偶尔也发点思古之幽情。虽然知道这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也人云亦云称之为边墙。原以为这是长城的土称,后来才知这是明长城,明代就称长城为边墙。既然称之为“墙”,就完全不能与雄伟的八达岭和嘉峪关相提并论。这段明长城经过几百年时光的剥蚀,全无当年雄姿。其高不过三四米,全是用黄土“干打垒”而成,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