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2.
熊楚卉 《成才之路》2023,(24):69-72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高校在“战略管理”课程中落实“课程育人”,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心同向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并对“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高校要深挖思政元素,精准对接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运用案例汇报、PBL项目等形式,融课程思政于案例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生动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新时代愈发彰显其重要性、紧迫性,既要秉持“守正”,也须踊跃“立新”。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就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中主动求“变”。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不管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始终贯彻教育方针的价值立场、课程内在特质的逻辑主线、理论联系实践的目标指向一直“不变”。“变”是“不变”的实践探索,“不变”是“变”的本质彰显,“变”与“不变”辩证统一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育人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从理论基础视角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挖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必然要求;从辩证逻辑视角看,两者体现出差异性和一致性的辩证关系;从实践路径看,构建教育共同体和大思政格局,使二者协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是根本任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对开创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7.
将“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理论内容和立场方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将“七一”重要讲话及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既要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领悟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理论创新,又要结合高校思政课的目的任务、本质规律,确认“七一”重要讲话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点,把握融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既要把握“七一”重要讲话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思路,又要厘清各门课程融入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梳理人才培养中道德、素质、能力要求,更新教学大纲,明确“药剂学”教学目标中的思政育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中思政融入点,构建教学案例库;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内化课程思政;课程考核融入课程思政;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校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挖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思政和美育相融合的实践教育内容,研究构建“三维度·三融合·三联动”的“思政+美育”实践体系:从“社团活动美育课程、潜在美育课程、美育综合课程”三圈层维度入手,创建美育型社团、师范内涵校园文化、特色美育实践基地;从“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社会服务与艺术展演”“社团活动与网络育人”三个层面融合开展实践育人;以学分为纽带实现第一(校园内、课堂上)、第二(校园内、课堂外)、第三(课堂外、社会中)课堂联动,将思政理念、元素融入美育实践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三教”改革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思政理念有待提升,课程思政难以落实;教材内容更新缓慢,职业特色不够鲜明;教学方法单一,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对此,基于“三教”改革背景,应从以下路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深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强化“三师型”教师的培育;实施精品教材建设工程,凸显教材的职业特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延伸,是夯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核心要义,也是深化新时代高校教育理念革新的现实需求,更是明确高校人才培育基本导向的战略选择,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研究视角,对高校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与高校的具体实际,提出从聚焦课程思政导向,强化协同育人体系革新、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紧盯课程思政落实,补齐课程建设制度短板三方面进一步把握好思政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加快“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的有效构建,积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内生-体现”式课程思政是破解思政课程实然问题,建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三个层级螺旋上升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内生-体现”式课程思政基于“教育性教学”理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内在融合,重在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思政教育活动预设、思政教育生成处理、思政教育评价升华。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最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当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某院校有明显成效的实践经验,运用实证研究法探索创新性的“思政+影视”课程育人模式,打造思政“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对思政话题的参与活跃度,从而实现思政课的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而这一创新模式也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标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操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高校体操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要紧密结合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要体现出“四个自信”;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下,体操课程要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涵,使体操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三全育人”是思政育人的指导思想,课程思政是思政育人的抓手和实践,两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提出高校应加强课程思政队伍建设,促进全员育人;构建全课程、全时间的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保证全过程育人;丰富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介入,深化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6.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以厘清其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从政治引领、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三个层面,剖析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同向同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根源,力图从内在导向契合互融、育人理念相辅相成、育人队伍着力点解释解决相关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路径,以实践促进改革,用改革完善育人。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它缘起于201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衍生于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课程思政试点改革探索,推广于教育部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方案,深化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已形成不少专业课探索性成果。尽快破解占高职院校总课时近三分之一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难题,是补齐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短板,助推大思政协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张晰朦 《成才之路》2023,(15):17-20
课程思政融入“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强国自信,达到知识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统一的教育目的。文章从高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目标、高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高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方法的运用、高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基于保险学专业课程“财产保险”的思政研究与实践,提出“四多一线”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以期为保险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