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欢  田丽 《图书馆学研究》2024,(1):118-128+117
公共图书馆提供家庭参与服务是为儿童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举措。调查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家庭参与服务实践有利于吸取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文章对54家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站调查,选取其中9家为核心样本对其家庭参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参与方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家庭参与服务实践中具有培养儿童终身学习能力、多方力量协同服务、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家庭参与方式多样、提供包容性的服务等特点。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家庭参与服务时应在培养专业馆员、增强家庭意识、开展阶段服务、优化空间布局和构建服务平台方面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提供了多项电子政务服务,但公众对其的使用率偏低。公共图书馆在提供电子政务服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和责任。根据美国纽约皇后图书馆和佛罗里达州的儿童与家庭部项目开展税务、医疗等电子政务项目服务的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应联合共建电子政务资源,提供多种整合服务方式,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与推广,从而推进公共图书馆的电子政务项目整合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老龄化和代际共融倡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寻公共图书馆促进世代融合的多元路径,是公共图书馆继续服务所有年龄群体、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型途径。美国公共图书馆界促进世代融合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指南、开展代际项目、建设代际资源、举办代际会议等层面,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美国公共图书馆促进世代融合的路径包括:加强代际理念和代际项目的教育研究及培训工作,将“代际学习和交流”作为图书馆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将代际视角融入政策文件,将世代多样性作为图书馆的重要资产;构建和完善包含准确、积极和多元老年人形象的代际馆藏资源,培养儿童对老年人和老化的积极认知;拓展或专门开辟代际共享空间,促进图书馆从单代空间和多代空间向代际空间转变;开展多元主题的代际项目,搭建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互动沟通的桥梁。美国公共图书馆促进世代融合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业务提供参考。图2。表2。参考文献62。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存在的阅读意识淡薄、活动周期短、活动单调等问题, 研究美国儿童阅读服务,以其为借鉴,建立服务策略,以提高我国儿童阅读服务水平.[方法/过程]探讨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意识对儿童阅读服务的促进作用,揭示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的5项策略,涉及资源、活动、主体、空间和宣传5个方面.介绍美国纽约州汤普金斯郡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在优化馆藏、拓展活动、重视主体等方面的实践.[结果/结论]通过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经验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儿童阅读服务的5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屈南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3):145-152
[目的/意义] 对英格兰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的韵律时光项目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学前儿童家庭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一手资料,从开展状况、活动模式、成功要素3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学前儿童家庭阅读推广可借鉴的方面:重视参与者视角的活动效果、质量;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采用标准化活动模式;深入挖掘我国具备音乐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王素芳 《图书馆》2006,(6):17-21,84
国际图联弱势群体图书馆专业组是国际图联中长期关注生理和活动受限人群图书馆服务的专业组之一。目前它已制定了有关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监狱犯人等多部服务指南。这些行业规范中所体现的基本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弱势人群的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地拓展为各类弱势人群服务的范畴;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应制定内部政策和规划,应有专业图书馆员给予指导,应建立适合各类弱势人群的物理环境、馆藏、设施、设备、服务活动.应主动地进行宣传推广,并与外界相关利益权人开展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雷雪  李丹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2):71-77
[目的/意义] 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特点鲜明、成效较好;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也逐步深入。通过中美对比,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网站内容分析法,选取中美服务成效较好的10个典型公共图书馆,从服务对象、资源推介、活动项目、服务规范等方面对比未成年人服务实践。[结果/结论] 总结问题并提出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开展的建议,包括细分年龄层次、延伸服务对象范围,重点加强面向低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服务,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健全政策制度及标准规范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张丽 《图书馆论坛》2023,(11):110-119
家庭参与理念萌生于教育领域,目标是为儿童提供优质早期教育。家庭参与理念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渗透是为弥补因经济、种族、地域等原因造成的“机会差距”。早期读写项目成为家庭参与理念向公共图书馆领域渗透的切入点,家庭参与理念顺应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早期读写服务重心转向家庭的需求。文章分析美国联邦层面的最佳实践和州层面的参与典范案例,探讨《通过图书馆支持家庭参与儿童学习框架》的政策保障,归纳三大核心元素与五大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类型,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员培训、丰富活动内容、优化阅读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等几点建议,以期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为目的 ,围绕国外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理念,从活动计划和空间建设、图书馆组织对服务创新的支持和人员配置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为未成年人进行服务的政策和案例,并在用户群体划分、开展各类活动和馆员培训与考核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卜淼 《图书馆》2023,(5):34-40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等方法,介绍新加坡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背景,结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从政策规划和项目开展两方面系统梳理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内容、特点和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对策,以期为图书馆参与国家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家庭空间是美国图书馆家庭参与服务的经典项目。文章以此项目为例,分析其发展路径和理论支撑依据,从人员培训、空间服务、机构合作、项目评估4方面总结项目特征,探讨家庭共同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该项目的服务理念,从强化馆员培训、优化空间资源、精准服务对象、搭建评估框架4个方面借鉴其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钟冬莲 《图书馆》2017,(12):107-111
文章简要阐述"留守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常规服务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对"留守儿童"服务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必须强化对"留守儿童"开展家庭导读服务的观点,并以会昌县图书馆推出的"留守儿童"家庭导读服务模式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留守儿童"开展以导读为抓手的阅读服务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以期公共图书馆真正实现对所有少年儿童实行无障碍、零门槛、全覆盖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心理健康活动项目,从公共图书馆队伍优化、资源建设、用户活动3个方面为我国图书馆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启示和指导。结果表明,心理健康项目的制定和实施应对3方面进行整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实施和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3项建议: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构建图书馆资源–培训–服务一体化体系;开展图书馆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飞速发展,图书馆对残障人士的服务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文以深圳图书馆为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对残障人士服务的发展在政策、基础设施和有关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SW)公共图书馆为例,分别从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老年人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行业标准制定,老年人定位服务,以及老年人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了NSW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服务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当加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老年人文化产品的开发,建立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合作互利的服务模式,健全图书馆法律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素芳 《图书馆》2007,(1):29-32
国际图联弱势群体图书馆专业组是国际图联中长期关注生理和活动受限人群图书馆服务的专业组之一。目前它已制定了有关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监狱犯人等多部服务指南。这些行业规范中所体现的基本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弱势人群的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地拓展为各类弱势人群服务的范畴;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应制定内部政策和规划,应有专业图书馆员给予指导,应建立适合各类弱势人群的物理环境、馆藏、设施、设备、服务活动,应主动地进行宣传推广,并与外界相关利益权人开展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于慧  徐小红 《图书馆学刊》2012,(8):52-53,55
亲子分享阅读是一种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情景中,父母与儿童通过共同阅读的方式启迪儿童智力的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此项服务活动中,可采取阅读指导、手机图书馆、送书上门、馆外流通点、开展读书活动等基本模式,创建优雅阅读环境;提供专业化阅读服务;转变服务思想观念,为服务亲子家庭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阅读障碍症群体是一种隐性的残疾群体,欧美、日本等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了与之相关的服务。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症"群体的经验主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开展多种服务活动和社会合作、提供辅助设备和馆藏资源等。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症群体应注重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和团队、完善服务设施和加强社会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始介入早期阅读,其发展路径从“关注儿童”逐渐转变为“聚焦家庭”,这一转变在“图书馆里每个孩子都做好了阅读准备”(EveryChildrenReadytoRead@YourLibrary)与“图书馆里的家庭空间”(FamilyPlaceLibraries)两个全国最佳服务实践的推动下完成。发展路径的转变相应带来了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空间、服务氛围的变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参与”理论为这次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阅读从出生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老师”等核心理念为这次转变提供了理念指引。“聚焦家庭”的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模式获得了图书馆员、家长与儿童三方的肯定,作为一种全国普及性的服务模板广泛地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