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平台的纪念账号不仅作为逝者个人数字遗产的重要载体,生者在纪念账号下的哀悼行为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记忆实践,延续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本文通过爬虫获取B站平台的纪念账号数据,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B站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建构基础来源于逝者生前的媒介记忆内容,建构过程始于个体书写哀思、与逝者建立数字对话和表达情感,由此形成集体哀悼空间,用户在其中的社交互动最终将情感从负面悲伤情绪延展至正面鼓励祝福。纪念账号在实现媒介记忆功能的同时,通过延展性情感空间书写了多向度的记忆图式与情感框架,使生者在多维的媒介场景中共话死亡议题,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普通公众在死亡、哀悼和记忆等实践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成为提高性别意识、促成女性团结、呼吁社会变革的空间。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本土数字空间中就性别议题活跃发声的青年女性用户的性别意识觉醒过程;并提出“媒介化情感团结”的概念,用以理解遭遇情感失调、经历意识觉醒、成为情感异类的个体,如何在社交媒体的连接可供性基础上彼此连接、相互支持、集体发声,形成情感共同体的团结感。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等数字媒介重构了个人、集体和空间的关系,形塑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转换政治,情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刘芳  魏晴 《中国出版》2023,(12):58-63
近年来,“数字群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基础单元,所有的信息交换及媒介传播实践都被深度卷入其中。“社群”作为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社群意志“参与”媒体生产决策、用户协作参与内容生产和情感激发提升媒体吸引力等显著特点。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关系可供性提供了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升了社群组织的反应能力,优化了社群内容供给和服务创新,成为媒体生态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技术赋能之下数字阅读平台的数智化转型迫在眉睫。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出发,通过审视数字阅读平台中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的设计实践,具化了“文字—盘活内容生产”“圈层—增强情感体验”“场景—实现随需遂意”三组情境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内容传播池、延伸互动仪式链、建构数字生态圈三条数字阅读平台数智化纵深发展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5.
燕道成  蒋青桃 《现代传播》2023,(12):127-136
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在平台垄断下历经了数据生产资料化、数据商品化和数据资本化的形态变化,平台与用户围绕数据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从媒介可供性来看,平台通过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以及可接入性横向连接终端用户、纵向拓展平台边界,最终形成数据垄断。用户则采取规避策略、寻求法律援助以对抗平台。在传播学可供性研究中,可供性往往被化约为技术的功能属性,因而难以逃离技术决定论的窠臼。而基于吉布森的“关系”语境,可供性实际上是一种自为的、人与技术在特定情境下的产物,人与技术彼此构成实质性的、可持续的影响。当出现数据垄断、用户反抗平台数据垄断这一互动情境,作为互动的产物,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在未来可能表现为可删除、可隐身和可共享,进而构成媒介可供性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祁梦莹  谈欣 《视听》2024,(4):133-137
社交媒体平台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下,成为重要的辟谣信息传播平台。从技术解释视角探究媒介可供性对用户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探究媒介平台提供的可供性对辟谣效果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在辟谣过程中更好地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媒介可供性和S-O-R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508份有效问卷,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媒介灵活性、用户能动性、情感表达力、社交联结力、全天化推送五个具体维度下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辟谣信息感知和对辟谣信息分享意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0、90后女性是社交媒体环境下数字阅读的主要用户,下班和睡前是社交媒体数字阅读活动的高峰时段,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意愿与内容质量和稀缺性成正比,“社交关系”是驱动用户数字阅读行为的关键动力。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数字阅读推广应当坚持“内容为王”,注重情感交流;依托智能技术,拓展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8.
李怡歌 《新闻传播》2023,(18):29-31
数字时代的记忆正在被媒介重构,社交媒体正改变我们哀悼和纪念所爱之人的方式。当私域的纪念仪式转为集体哀悼,借以媒介为载体的纪念空间传达悲伤时,即生成了一个可想象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数字记忆取代生理遗忘,成为常态化表现。本研究以普通人的纪念账号为对象,关注哀悼者在纪念空间的数字痕迹,旨在探析在线纪念背后的记忆实践及媒介在纪念空间中扮演的功能和角色,试图探索媒介在个人关怀领域的新方向和功能延伸。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生产、社交、数据等可供性的传播生态下,基于产品逻辑的媒体单独创造价值演进为基于平台逻辑的多方价值共创。主流媒体价值共创表现为四个层次:价值主张层面,精准匹配供需与智能推荐产品;价值创造层面,媒体、相关方与用户整合资源共同参与生产;价值传递层面,用户通过社交连接与互动交流实现价值共享;价值体验层面,满足用户的多元价值期待。主流媒体平台需要从主体层面、内容层面、分发层面与社交层面等构建价值共创机制,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迭代升级给予媒介更多功能和应用场景,并在社会互动中扮演多重角色。基于媒介可供性审视有声出版平台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回答有声出版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参照。从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维度探究有声出版平台的具体特征和发展路径,指出有声出版平台转型升维需要在物质层面完善智能生态、强化人机协同中人的主体性,社交层面深化情感凝聚、增强用户身份认同感,移动层面加强场景融合,引领移动音频新“声”态,进而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内容提质增效,打造高质量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载体,处于复媒体环境中的用户开始自主进行社交媒体的分配性使用,这一使用行为被称作“平台摇摆”。既往有关研究多集中于摇摆需求动机分析,而鲜有对其背后“时间性”问题的深入探索。现以“时间”为切入点,采取深度访谈法探究青年群体在“平台摇摆”过程中的时间感知情况,以此来剖析复媒体环境中青年群体的时间感知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研究发现,“平台摇摆”刻画出青年专属的个人时刻表,形成“个性时钟”这一全新的时间感知特征。由于技术可供性差异,“媒介时间”的建构开始经历由“共性”向“个性”的变迁。多样化的“个性时钟”虽然某种程度上将青年从传统媒介时间的操纵下解放出来,但也导致注意力涣散等问题的发生,持续的“分心”将个体围困于平台所建构出的时间围城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萍  赖婧怡 《东南传播》2024,(2):122-124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到来,社交媒体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连接的重负,在为了连接穷尽想象后,用户开始寻求“解脱”。Z世代群体作为社交平台使用主力军,在数字过度连接下,一部分受众开始选择不去使用或间歇性摇摆使用社交平台,通过适当的数字断连以减轻媒介信息过载所带来的焦虑与依赖。抵抗技术,正在成为算法时代的一种反向潮流。本文基于感知过载理论和传播仪式观理论,以豆瓣“反技术依赖”和“数字极简主义”小组为样本,探究Z世代群体在社交平台中进行“仪式化”数字断连的动因及其重塑的意义价值,对寻求合理数字断连路径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出发,聚焦中国社交平台上的“数字死亡”,即个体用户的平台账号被关闭的现象。本文的经验材料包含131份网上发布的数字生命叙事和39份深度访谈,这些遭遇强制性删除后的个人书写和言说不仅将数字时代的记忆政治公之于众,也将其公共化。研究发现,封号作为事件侵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死亡般的沉痛和创伤,个体数字记忆被全面删除,(一部分)自我也被湮灭和剥离。诉诸书写是抵抗遗忘的方式,抗议平台加诸的越轨标签,被封号者的身份和主体性也在书写中得以重构和确认。从结果上看,通过删除制造遗忘的平台治理反而在社会实践中激发了积极的记忆铭刻,而删除给技术化的记忆结构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则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钟坤靓 《今传媒》2023,(1):14-17
全球热门应用榜单显示,TikTok已经超越Instagram升至下载榜第一名,收入也稳居全球第一。TikTok作为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出海”的代表性作品,它全球领先的下载量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TikTok平台上“china”“chinese”标签下200个视频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特点与方式。研究发现,用户对“他者”视角呈现的“人文类视频”接受度更高,TikTok平台上中国相关的视频主要由个人账号生产,中国国家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基于此,希望通过研究TikTok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特点,为更好地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塑造中国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阅读场景的智能化推动数字阅读在智能时代不断发展。文章将可供性理论运用到数字阅读场景中,凝练出数字阅读的场景可供性概念,进而对其场景可供性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数字阅读场景是一个以用户为逻辑起点,以技术为基础、以体验为关键、以社交为动能的连接方式,场景与数字阅读内容应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文章展望数字阅读未来发展路径:数据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化场景搭建,凸显阅读媒介的人性化趋势;人工智能技术拓展了阅读内容生态,助推多模态内容与阅读场景有机融合;搭建具身阅读场景,实现抽象阅读内容场景化;打造阅读社交化的智能场景,使用户实现更多的自由与全能。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的出现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催生了在社交媒体中的社交阅读,这是社会化阅读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新体现.社会化阅读的技术条件、阅读环境及其所蕴含的可能性深刻影响着阅读体验,本文引入可供性理论,以微信订阅号"在看"为例探析社交阅读相较于纸质阅读的突破以及移动互联时代社交阅读的探索.互联网创造的可供性使得社交阅读在场景、文本、主体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社交媒体将关系渗透至阅读,探索出了相异于平台类社会化阅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内容科技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融媒”朝“智媒”方向飞跃,广电5G网络服务在内容传播基础设施方面实现突破;内容创作、风控、分发、运营平台不断优化,提升了媒体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内容科技在虚拟现实、扩展现实、数字藏品、数字人、社交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多场景应用升级,不断优化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社交媒体的渗透应用,互联网在赋能多元主体传播力的同时,也在注意力争夺、话语权主导和价值认同建构等方面对传统权威的党媒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几乎与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同步起势,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党媒先后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2017年,在移动优先战略引领下,各主流媒体开始大规模建设新媒体客户端,形成“两微一端”新媒体传播格局。随着媒体融合的视频化转向,短视频平台陆续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媒介,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主流媒体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平台化”发展和“账号化”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双路径”。应统筹发展和安全、“账号化”发展和“平台化”发展,处理好底线与高线、个人与组织、借力商业平台与建设自有平台的关系,加强源头把控、过程监管、退出管理,高质量推进“账号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