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重大工程结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来有关重大工程结\\r 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应变和温 度传感器、压电薄膜(PVDF)应变和裂缝监测传感器、疲劳累积传感器、形状记忆合金传感 器等智能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传输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碳纤维筋式 传感器与纤维增强?光纤光栅复合筋式应变传感器研究开发与应用;碳纤维和(或)纳米粒子 添料 形成的自感知水泥砂浆及其混凝土标准应变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在 海洋平台结构、混凝土坝面、大跨桥梁以及大跨空间结构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介绍 了我国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领域方面研究立项的情况,并指出了进一步值得研究的 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FRP筋代替钢筋被应用在混凝土结构中,是解决钢筋腐蚀问题的新途径之一。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与研究,对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重量轻、抗疲劳性能优良、电磁绝缘性好等优良特性而广泛用于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港口工程、大跨度桥梁工程和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更为广泛.通过介绍FRP筋力学性能的优缺点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9-669
全光纤激光技术是目前备受科技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大功率全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稳定性高、免维护等优点,它在工业加工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竞相开展了全光纤激光技术的研究。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光纤激光研究团队在全光纤激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制的全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超过1000W,  相似文献   

5.
李鹏 《科协论坛》2007,13(4):135
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电测传感器相比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能够完成结构的应变、裂缝、振动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不但能实现结构物中点的物理量测试,而且能够进行分布式网络测量.探讨了光纤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相对于其他传统电测传感器优点,分析了光纤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了电阻应变片式、压电式、液压式等很多不同种类的称重系统来限制超载现象。但是实际的应用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称重传感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容易损坏、耐久性差。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新型称重系统,通过反复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光纤光栅的称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精度高、耐久可靠而且造价不高等优点,可取代传统地秤用于路桥车辆称重或长期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型油罐的温度,根据大型油罐存在的环境,研制了油罐温度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以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为基础,制作了特殊的传感探头,建立了合理的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实现了温度的数字化传输和显示。实验证明,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开关柜温度过热问题,提出使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测方法,通过基于相位掩模板技术研究光纤制备前载氢、制备时光纤两端预拉力、制备后的退火工艺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谱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且开展了制备后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验证光纤光栅传感器测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为高压开关柜温度...  相似文献   

9.
李炜 《科技通报》2019,35(10):80-84
在采用传统方法对光纤应变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覆盖时,节点部署缺乏随机性,导致覆盖漏洞、覆盖准确度低和能量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纤应变传感器网节点覆盖技术。通过构建3D有向感知模型,调节几何形状的主感知方向,在光纤应变网络节点的半径符合3D有向感知模型,且节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在3D空间随机部署节点,获取3D光纤应变网络节点的覆盖率,通过计算离散点简化光纤应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覆盖率。通过调度光纤应变网络节点位置关系,提高覆盖质量,最终完成光纤应变传感器节点高效覆盖。仿真实验证明,本文研究的覆盖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很好的解决光纤应变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覆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GFRP筋的基本力学指标,与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深刻认识GFRP筋高抗拉强度,低弹性模量以及其特有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GFRP筋的直径、螺距等对GFRP筋抗拉物理怀能的影响,从而为GFRP筋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长距离分布式监测网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开发了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健康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大范围、长距离土木工程结构.通过获取构筑物结构变化的信息,自动预警严重事故,综合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借助分布式系统串联技术解决了超长距离传感问题,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了单根光纤传感与数据通信复用,采用以应变模态概念为基础的结构诊断技术智能分析判断结构状态.单个系统传感距离可达到40km,多级串联后可达到几百公里,空间分辨率 15m,应变分辨率 500μ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一款超级电容智能测试仪,能够实现对超级电容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该测试仪挑战了传统箱柜式测量仪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精度高、灵活可变的多种功能等特点,可选多种电流档,恒流对电容充、放电,同时测量电容相关参数。测试仪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进行通信,与传统RS232接口相比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通用性强等优点,即插即用,使用方便。该设计不仅对超级电容的研发工作起到重要辅助作用,而且因其低廉的成本,可将此仪器应用于各大高校实验教学的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电风扇不能实现无级调速、不能根据温度进行智能控制、红外线遥控的方向性强等问题,提出运用单片机系统,以蓝牙模块实现风扇的无线遥控解决了红外遥控的方向性问题,利用温度检测模块实时监测温度,并通过全隔离单相交流调压模块和PID算法实现风扇无级调速和智能控制。在无线传输和智能控制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制智能分钢机可以解决钢铁企业钢材点支后按包装要求自动分开,实现包装过程全自动化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将工人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智能分钢机应用于生产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作为感知各种结构系统状态变化、获取结构系统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生产自动化控制、科学技术测试、安全监测、计量贸易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力学测试、位移测试及温度测试等传感技术多采用电阻应变方法来实现,这种采用电信号测试的方法最大缺点在于易受干扰。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正在努力研究一种新的传感技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这种传感技术具有长期稳定性好,干扰小,可测量结构物内部物理量等优点。本文将从光纤光栅定义、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等方面对这种这种新的传感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普遍而且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本文根据单片机的控制原理和DS18B20的温度检测原理,制作了智能数字式温度计。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输出温度数字显示等优点,同时可以设置报警阂值,能智能判断并报警。  相似文献   

17.
纤维塑料筋混凝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纤维塑料筋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适用于土木工程混 凝土结构。与 普通钢筋相比,纤维塑料筋具有抗拉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良、重量轻、弹模低、抗剪和抗 挤压强度低等特点。目前,纤维塑料筋在国外已成为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热点。自2000年以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较系统地开展了纤维塑料筋混凝土的试验与理 论研究,本文介绍有关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FRP叠层板与现浇混凝土的湿法粘结,研究所用的FRP叠层板采用手糊成型的预制面层,内部为现浇混凝土核心.干的FRP材料与湿混凝土通过涂在FRP面层内表面的环氧树脂粘结剂进行粘结.湿法粘结的性能通过JSCE拉拔实验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的干法粘结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湿法粘结与干法粘结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FRP中的应变分布等均具有相似可比性.这说明通过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到混合面层中的方法能够实现混凝土与FRP之间的有效粘结.  相似文献   

19.
膜式燃气表是当前燃气计量中应用广泛的流量仪表。具有计量精度高、量程范围宽、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城市燃气飞速发展,膜式燃气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对膜式燃气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老年人服用药物、子女无法全天候进行陪伴成为当今社会常态问题,本文研制了一款基于ROS的智能老年助手机器人,它集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控制、智能监测、智能药物存储、远程视频交互等于一体,实现对老年人的智能化药物管理、智能化居家管理以及智能化远程监控管理,智能药箱、非接触式生理信号检测模块、音频交互等多模块与机器人本体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