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医学人文融入医学PBL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人文教育正面临数量与质量的艰难平衡.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部分已实施PBL教学的医学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行医学人文教育还不能满足师生需要、PBL教学中涉及的医学人文分量不足,"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专业PBL教学"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结合在UCLA的学习心得及温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到PBL教学当中去。  相似文献   

3.
PBL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法融入课程思政资源更具有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PBL教学法优势和医学院校PBL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其次围绕PBL教学课程思政的关键、核心和成效展开具体的研究,且根据PBL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开放性原则,最后提出PBL教学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PBL教学在消化系统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然后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消化系统PBL教学的意义,最后论述了思政元素融入消化系统PBL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困难较多。通过问卷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了制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几种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已然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高中语文作为中国文化和文明传统的承载工具,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阐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常见现象,分析和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倪斌 《华章》2012,(22)
探讨在七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使用以真实病例为模本的床边基于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与循证医学(EBM)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而进行的教学,在临床带教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真实病例,由学生自己在病床边完成案例,提出问题,再结合循证医学理念,查找并分析资料,总结并提出针对具体病例的诊疗方案,跟踪评估疗效并总结.在实践中体会到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法可以将医学临床诊疗思维、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文献检索、临床操作、医学人文等很多内容均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生动、能够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填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本文指出人文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简要概述人文教育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并对人文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施行方式、方法进行思考,进一步提出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戴燕玲  邹静 《广西教育》2014,(15):37-38
分析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提出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材优势、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体育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译界对“翻译”的指称争议较大,究其根源在于该词内涵丰富、外延包容。本文反思了翻译界对翻译一词的使用,从语义、翻译本体、翻译研究本体、翻译学科和翻译研究走向五个层面澄清了翻译领域对于翻译范畴的模糊认识,对争议较大的翻译本体和翻译研究本体给出了重新的界定,对翻译学科的已有定位进行了新的审视,对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予以了剖析,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试图揭示人类文化演变、传承规律的一种新理论。翻译模因论把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翻译理论的进化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通过介绍翻译模因论的视角下翻译的定义、翻译与非翻译的界定以及翻译规范与翻译关系,诠释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翻译模因论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目的理论下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分析了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在纪实翻译策略下,歇后语的英译可分为直译和直译加注释;在工具翻译策略下,可分为套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九十年代围绕《红与黑》汉译展开的大讨论,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留给我们诸多的思考与启迪。本文通过回顾此次世纪大讨论在翻译的道德批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对文学翻译及翻译批评的认识、文学翻译批评形式的拓展、对翻译批评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的理论意识的建设等六方面的贡献,阐明其在文学翻译的理论意识与理论建设上的积极作用,和对我国的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批评事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陆秀英  周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2-124
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曾被广泛用来检测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研究对比语言的特征。除此之外,回译也是培养翻译能力,尤其是提高翻译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检测翻译能力的一些翻译考试,围绕着翻译能力各个方面的培养,着重强调了回译在针对测试翻译能力细节的各种考试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认为回译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之争不断,而传统的翻译教材过分侧重技巧的教学,忽视理论的介绍。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作品的评价三个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工作中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思想,这恰可以体现出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严复和林纾是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本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来翻译国外作品,一方面彰显了翻译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把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虽然他们翻译文本的角度和翻译策略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启发民智”的共同目的,其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进行描述分析,剖析教学领域翻译中更多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说明在教学领域翻译中,其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即明确翻译策略制约因素特别是翻译目的,根据预期读者的特定文化知识程度,尽可能在译文中充分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译者更好发挥文化中介作用.为译者从事以教学为目的的翻译,教师的教学翻译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中增强跨文化意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余鸿 《海外英语》2011,(8):234-235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单位的存在是无庸质疑的,但其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该文回顾了以句子层为基本翻译单位,即以小句,句子和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的观点,着重对以句子为最小翻译单位的观点作出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在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翻译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理性反思与评价,既包括对某个翻译文本的具体评价,也涉及到翻译过程与其它相关翻译现象的总体评析,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纽带。翻译批评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技能素养、以及分析与鉴赏能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