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各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与实践平台,践行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融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分析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内容,着重探讨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如何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阐述其对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该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三赛"体系,实现了校内职业技能大赛、行业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大赛三赛优势互补,以达到多重目标。同时,校、企、行"三元"共同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并协同指导参赛选手,开创了校、企、行合作的新内容和新模式。"三赛"和"三元"的结合,有利于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和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建议将工匠精神的融入贯穿技能大赛的整个过程.即从日常"学"中培养"精业"能力,强化"敬业"精神,营造"乐业"氛围;从备赛"练"中倡导"团队"思想,提升"钻研"精神,培养"坚韧"意志;"赛"后传承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机制类似"奥运会精英式"选拔,经过市级、省级选拔,最后全国决赛。能参加比赛的学生只有少数。回归"工匠精神",做好"互联网+教育"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采取针对技能大赛的有效技能培养模式,强化职业化模块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经历从学生、学徒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形成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  相似文献   

5.
陈雪婷 《亚太教育》2023,(8):177-180
在新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因为在技能大赛中,不能只是进行技能的较量,也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比拼,所以在技能大赛中融入工匠精神十分必要。为培养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通过文献法和经验法,对技能大赛下的中职会计教学进行了研究,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意义、内容以及策略上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坚持,专业敬业。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而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此,重拾"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世界技能大赛是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其评价标准不仅强调高难度、快速度,更重在制作产品过程中每一步的精度和质量,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研究,探讨参赛学生训练方案,促进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培养优质毕业生,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精神。  相似文献   

7.
技能大赛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界中的"奥林匹克竞赛",为我国职业技能精英角逐竞技和展示才能提供了舞台和空间。从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更大的平台和空间,无形中提高了选手的就业质量。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训练相融合,注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有利于增加参赛选手的获奖几率,同时为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就业质量的提升奠定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8.
围绕培养高精尖技能工匠人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赛项设计与专业建设的反馈促进机制等问题,整合"政-行-企-校"优势资源,从"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行业系统-企业体系"四个维度参与"院赛-省赛-国赛-世赛"梯级砺练,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着力构建基于闭环控制理论的四维四级梯级竞赛体系,形成促进高职汽运专业高精尖技能工匠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9.
技能大赛作为检测专业教学水平、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洋葱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显示,学校应结合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与技能大赛能力要求,提炼技能大赛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思路,重构"课赛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六化"的课程教学实施路径和"兴趣小组-工作室-创新团队"的商务英语专业育人平台,进一步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多年来在组织模式、目标定位、办赛体制上一直进行企校"双元"的实践性探索,积累了一些校企合作经验,尤其是技能大赛所富含的"工匠精神"不仅为职业教育培养工匠人才提供了精神土壤,而且也给"在职业环境下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以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空间与机会。为进一步提升相关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参赛选手,需要教师将行业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标准和训练方法融入到训练课程中,创新技能训练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参赛选手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为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技能大赛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在技能大赛中对于参赛教师、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选拨原则,指出了在技能培训工作中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创设意境,由学生摸索最佳条件,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以确保参赛选手赛出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参赛选手的选拔、训练到参赛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说明。以期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新模式和学习新局面,从而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国高职物联网技能大赛已成为引领物联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平台。在分析大赛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层次化参赛选手选拔体系、抓好模块化赛点技术技能训练、备好赛场战术与调适应赛心理等针对性备赛策略,为参赛队科学备赛并争创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是专门为中职学生设置的规格较高的比赛活动,分为国赛、省赛、市赛三个层级。近年来,学校将技能大赛备赛活动作为重要的校本课程之一,制订了一套严密细致的职业技能大赛辅导方案,并以此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职业技能比赛已成为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在2020年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湖南选手在参加的80个比赛项目中获得1金1银2铜41优胜奖,团体总分132,位居12的成绩。技能大赛高手如云,在严酷的巅峰对决环境中,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往往能扭转乾坤。心理调节能力包括参赛选手的动机、集中注意力、心理准备、自信心、团队重要性和焦虑控制六个心理技能维度。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十分关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对英语口语赛项的研究却遇冷。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新疆职业大学2020至2023年88位校级参赛选手口语展示情况和备赛过程,找出备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OBE理论为指导的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备赛教学与创新策略,以此推动口语赛项的备赛质量提升以及比赛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以竞赛为载体和抓手,推动了"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将学科竞赛引入实验教学体系,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不断提高材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促进双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根据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项目全国选拔赛情况,归纳整理出比赛项目六大模块的重要得分点,同时对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和得分情况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发现选手主要存在岗位气质不佳、英语水平参差不齐、Opera系统操作不熟练、自信心和综合应变能力不强等问题,并从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成绩。  相似文献   

20.
围绕常规教学、岗位实习、竞赛集训三种手段对培养高技能竞赛人才的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协同运用方式,构建"赛教习"协同高技能竞赛选手的有效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需要做好高水平技能竞赛人才要素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赛教习"协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学分互换)实施、基于"赛教习"协同的高技能培养工作室(工匠工坊)构建、"赛教习"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证反馈修正等工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的人才培养实践表明,该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