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的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的理论核心是"生存",大学是"求真的生存共同体"。该理论的三大支柱是:生存主体的绝对意识的塑造;生存主体间自由的交往;生存共同体对真理的追寻。  相似文献   

2.
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一、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分析我们曾指出过教育理念本身就属于哲学的范畴 ,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事自己的教育及教育管理的实践。正是这种关系 ,使得任何教育理念的合理存在都有其哲学基础 ,大学理念亦不例外。对其存在的哲学基础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们对大学理念从哲学认识的角度进行梳理并加深理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 :“在二十世纪 ,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①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确定也可根据这…  相似文献   

3.
随着21世纪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大学危机",其归根到底关系大学兴衰存亡的是"大学理念"的危机。综合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理念的论述,从理念本身的哲学视角和与大学理念有关的不同维度两方面出发,归纳国内学者对大学理念的最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评价,最后对我国大学理念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把教育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从内在特质来看,"大学哲学性格"是指大学在本质上不仅是高深学问探究之所,更是让人从中获得智慧、追求真理的殿堂,大学之真、大学之用、大学之智都体现了哲学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从外在表现来看,哲学让大学个性十足,不同的哲学追求赋予大学以不同的大学气象.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哲学就是有关高等教育的最为核心的观念和方法。以"历史理性"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根基,以"大学的可能世界"的历史理性的表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基本信仰,不仅在哲理上"将本真的属于大学的世界还给大学自身",而且其内在的自由与外在的超越逻辑也构成了对"钱学森之问"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什么     
大学是什么?这是高等教育哲学基本的、首要的问题。对此问题,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有许多精妙论述,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作出了回答;优秀的大学校长也应有自己的理解,但自觉地反复地探寻这一问题的大学校长并不多见。不直接去探讨"大学是什么",而多多去了解大学有什么样的特点,把较为理论性的问题和较为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对"大学是什么"的理解。大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造,它因神奇而神圣,保持对大学的神秘感,而不企图对"大学是什么"寻求一个最终的答案,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执行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中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说明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并总结出对"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核心理念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8.
和合哲学是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的高度概括,具有典型的东方属性。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和合哲学在高等教育现实语境下可转换为和合教育理念;和合哲学型塑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在S大学的实践形态是:"三位一体"的GPC和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柔性的和合教学体系;和合哲学提供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方法资源,在S大学的实践形态是:轴心、核心与多元的和合型课程体系,和合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以及全方位的教学运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理念 笔者曾在<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发表的-篇题为<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的论文中,对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文本中频繁出现的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这三个概念的沿进和内涵,以古今观照、中西比较、溯本探源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性的透视、梳理与解析,并对"大学理念"作了如下阐释:所谓"大学理念",就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教育改革观、大学教育发展观、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质量观、大学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可见,大学理念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既包括零散的、感性的大学教育观念,又包括系统化的、触及大学教育现象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对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大学的理念不是指大学的具体实践,但却是大学实践的指针;不是指大学的制度,但却是大学制度的思想基础;不是指大学的组织,但却是大学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新华 《教学研究》2006,(3):189-190,19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它包括大学理想、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等要素.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王新华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3):189-190,19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它包括大学理想、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等要素。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哲学咨询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和价值错知的活动,其很多思想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经实践检验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大学生"建构"正向的人生价值观,而哲学咨询可以作为这种"建构"的纽带和教育的方式。哲学咨询的反思批判帮助大学生辨明社会思潮的正误,咨询对话有助于大学生认同正向的人生价值观,集体探究促进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大学的哲学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与践行,哲学咨询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哲学生活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生活的要义在于灵魂的自我赋形,是基于自我教化之上的心灵转向,即把个人引向美善生活的追求。哲学生活内含着与习俗生活的冲突,这导致哲学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窘困。哲学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大学,哲学生活的守护即对大学的守护。哲学生活传统的微弱与哲学生活的审慎,意味着审慎作为当下中国大学发展之道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对教育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不同的哲学取向影响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对课程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哲学构想的讨论直接影响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本文作者从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口语改革谈起,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讨论改革时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开设的理据、定位和教学内容等问题。本文作者认为,改革时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应从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出发,以培养"全人"为目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念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不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大学和大学理念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地诠释,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看法。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提出了教养、科学、自由、寂寞的大学理念,特别是他独树一帜地阐释了寂寞与自由是大学全部外在组织的依据,对欧美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论证了大学守持寂寞、享受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大学超越"象牙塔",走出理想国,保持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必要性。既要坚守"大学的寂寞",又要走出"寂寞的大学",大学要实现"坚守寂寞"与"超越寂寞"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大学的诸多隐喻中,"象牙塔"、"服务站"和"有机体"这三种隐喻最具代表性,分别蕴涵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教育哲学理念;大学隐喻的流变是不同时期的大学精神内涵、存在价值以及发展脉络的重要表征,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大学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判断取向的客观反映,是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实践修正的产物。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如下特征: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多元化与整合、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阶段性和特色化、高等学校发展的异质化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大学哲学科系的"热"是短暂的、特殊的情况,主要以五四前后的北大哲学系"热"为标志,其原因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但"热"的表象背后也包含某种假象.而哲学科系的"冷"则是长期的、普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各大学哲学科系设置少、寿命短、就读人数少、毕业后往往转行等.除了因哲学被视为深奥的、玄虚的、不切实用的学科而青年学子普遍不愿就读之外,五四以后学术潮流的变化,特别是以文史研究为主的"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是造成哲学科系"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讲坛哲学”的大学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式化、教条化、简单化倾向显明讲坛哲学异化为非哲学。其实,讲坛哲学与哲学具有同一个内涵、同一个哲学精神。哲学是一种大学,讲坛哲学作为哲学的运动态、实践态,其典型特征是“劝”。讲坛哲学的大学方向,就是大学要义、大学理念、大学精神这种指向,就是通过劝知、劝智、劝善的修为方式,超越知境、智境,抵达善境。讲坛哲学的特质决定了必须以伦理的、隐喻的、“震惊”的、“震撼”的方式去劝智、劝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当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时,一种新的哲学方向--生态哲学悄然而生,这种“哲学转向”,对于新世纪大学教育思想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生态化”是未来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新世纪大学教育将肩负起对“本体自然”和“体外自然”的适应和超越之历史史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