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齐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他将对儿童的“爱”贯穿一生的教育实践之中,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文中分四个部分来讨论裴氏爱的教育思想。萌爱:追溯裴氏爱的教育萌发的思想渊源;释爱:阐释裴氏爱的教育的真正意义;施爱:回顾裴氏爱的教育实施的过程及重要成果;启爱:展现裴氏爱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爱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齐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他将对儿童的爱贯穿于一生的教育实践之中,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对裴氏"爱的教育"思想可以从萌爱、释爱、施爱和启爱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丽 《培训与研究》2006,23(10):93-95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他的家庭教育情感化和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理念是其教育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裴氏的“爱”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裴斯泰洛齐在自身的经历、"博爱"的基督教教义、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爱"的思想,"教育爱"作为裴氏教育思想的主要原则,在其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中,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做了较详尽的描述。"教育爱"思想是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家庭教育中的"爱"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中的"爱"是家庭教育"爱"的延伸,而无原则的溺爱是不能培养出有德行的人的。  相似文献   

5.
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hanna HeinrichPestalozz,1746-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实践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在艰难曲折的一生中,他深深地热爱着劳苦大众和儿童。尤其是对贫苦儿童的教育,他倾注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在先后进行的四次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他创立了要素教育思想,这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裴氏极力提倡用爱来引导。培养和发展儿童,他高度评价了母爱、家庭的爱所蕴涵的教育作用。从历史的角度,他的爱的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  相似文献   

6.
裴氏“3H”思想与体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群 《教育探索》2000,(10):22-23
J·H·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理论硕果颇丰的教育思想家。他与福禄倍尔和赫尔巴特同被誉为19世纪欧洲的伟大教育巨匠。他的教育理论主要来自其教育实践,其核心是能力训练,其方法的本质是唤起各种天赋内在的能力,其目的是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天赋力量和能力。裴氏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其主要遗产之一。本文通过对裴氏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与体育素质教育比较,就体育素质教育应如何从裴氏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吸取精华,以实施高质量的体育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一、…  相似文献   

7.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伴随着中国教育及其学术现代化的进程而传人近代中国.19世纪后半叶,外国来华传教士通过著述和办报开始导入裴氏教育思想.20世纪初.<教育世界>发表了裴氏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一个中译本<醉人妻>,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裴氏的生平业绩和教育思想.民国时期,出版了<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二个中译本<贤伉俪>,教育期刊和大学学界对裴氏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传播和研究,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国教育"取法美国"的时代特色,也标志着对裴氏教育思想的介绍和导入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昔日裴斯泰洛齐与当今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裴斯泰洛齐教育遗产的挖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裴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历史渊源关系及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包括:裴氏“3H”思想与素质教育要义——“三全”;裴氏“直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活动教学”;裴氏“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劳结合”;裴氏“穷人的救星”与素质教育的重点——农村  相似文献   

9.
裴斯泰洛奇认为道德教育从爱开始,母亲的爱是儿童初步道德教育实施的关键。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裴氏提出了儿童初步道德教育的三阶段,通过学习研究裴氏的初步道德教育的思想,对我国家庭培养儿童初步道德品质形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中,不仅要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还要教育他们爱自然。本文简单介绍了环境和环境教育的概念,重点谈谈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几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环境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舒兰市职业高中实施了“唤醒教育”,提出了“自我约束、情感拉动、典型引导、激励改正、设计目标”二十字方针。具体措施有:(1)创建实施“唤醒教育”环境,让“唤醒教育”理念根植于师生的内心;(2)把握“唤醒教育”与具体工作的结合点,绽放“唤醒教育”爱的火焰。“唤醒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1)消除了大批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学习兴趣;(2)增强了“爱和责任”意识。(3)唤醒教育的实施消除了社会上对职业高中的疑虑。  相似文献   

12.
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讨裴氏基于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教育人性化、心理学化问题,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它对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与BTEC课程 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Edawd Foundation)由英国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合并而成,是英国首家获准开设专业和学术教育证书课程的教育机构,其中BTEC专门负责培养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才。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证书课程,帮助学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成功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广泛要求和挑战。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在提供专业证书课程基础上,还为满足雇主的某些特殊需要而开设量体裁衣式的专门证书课程。  相似文献   

14.
张洪芳 《山东教育》2002,(30):18-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对幼儿进行四爱教育,要坚持两条原则:即教育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实施四爱教育的途径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由浅入深随机进行;结合幼儿一日作息随时进行;把四爱教育渗透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采取的方法是激励,变空洞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幼儿易于接受的活动。使幼儿在迁移默化的随机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四爱品德。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机进行“四爱”教育1.明确“目标”,贯彻“教育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爱是永匣的主题,有爱就有生机,有爱就有和谐,有爱就有真情。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引领,结合本园实际,形成了‘传承爱的薪火,播撒爱的火种,践行美的教育,追求美的:和谐’的办园理念,对孩子实施‘柴爱”“尚美”特色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播撒爱的火种,家园共育开展爱的教育、师幼互动,孩子们在爱与被爱中,获取爱的真谛,体验爱的快乐,付出爱的行动,成为乐于助人的爱心宝贝。  相似文献   

16.
唐杰  洪霞 《今日教育》2014,(5):43-44
一、爱的类型:教师叙述的爱比较单一 关于爱的类型,教师在文章中所描述的爱的类型比较集中,主要有三类:教师对学生的爱(85.7%)、学生对教师的爱(10.5%)和同事间的爱(3.8%),而“领导对下属的爱”以及其他爱的类型都没有提及。这一方面是与要求教师“围绕爱心呵护童心”的主题作文有关,同时也可能反映出,校领导在爱心教育方面的示范力和参与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爱的教育?被称为“慈爱的儿童之父”的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用毕生的教育实践作了最贴切的回答。爱的教育不是一种同情、一种怜悯、一种博爱,而是一种根植于现实的教育理想,是“仁爱之心永恒”的行动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EE)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11年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全球研讨会(Global Symposium)于2011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程教育与全球经济”(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9.
美国工程教育改革走向及几点想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爱中国工程院的委派,我们于1998年6月参加了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工程院理事会(CAETS)会议,并就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访问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在此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加拿大工程院年会中题为“终身工程专业教育”的研讨会。现将在美考察访问的情况及我们的一些想法汇报如下。一、工程教育考察情况在麻省理工学院,我们分别会见了工学院院长布朗(R.BROWN)教授、副院长森德(人VSANDE)教授以及系统设计与管理中心主任威廉斯(J.WILLIAMS)教授、电机与计算机系阿拉…  相似文献   

20.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