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DNA—钠盐结晶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分子模型的推论以及各碱基的性质,1953年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说明了DNA的二级结构。它的要点是:DNA分子是一个右旋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多核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一条由3′→5′,另一条由5′→3′)平行地围绕着同一个轴,右旋盘曲成一双链螺旋,螺旋每盘旋一圈有10对核苷酸,高度为3.4nm;这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是由糖和磷酸组成的,糖和磷酸基在链的外侧,而碱基在链的内侧;这两条链通过它们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从而维持了双螺旋的空间结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六章中较为详细的描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及“基因的表达”等内容。在教材中只描述DNA是由两条平行反向的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但都没有涉及到DNA和RNA这2种核酸分子的方向。如果不标明DNA和RNA的方向,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有关DNA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不久以前,当你询问任何一个生物学家:什么是DNA的结构?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右旋双螺旋结构。然而近来有关研究表明:DNA结构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结构,而是处在动态之中的一个大分子结构,同时,有右旋双螺旋结构也有左旋双螺旋结构,后者是特殊的一类DNA结构,它在DNA的基因调控中具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经典思想实验五十年前,沃森、克里克对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无疑是当代科学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使遗传学的历史和生物学的历史从细胞阶段进入了分子阶段。史蒂文·琼斯曾不无感慨地说:达尔文将人类从顶端处拉了下来,DNA 将人类的面孔碾碎成生物学意义上的浆汁。达尔文进化论中许多观点的提出,所基于的就是思想实验的结果;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同样凝聚着大量思想实验的成果。195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发表了关于 DNA 三链α螺旋模型的研究报告。沃森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讨论了鲍林的模型。沃森看了富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 DNA 的 X 射线衍射照片,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思想:DNA 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思想探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第五章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节中提到:“作为遗传物质分子结构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如何正确理解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呢?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与这种稳定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DNA分子由二条脱氧核着酸长链组成,两条长链互相盘旋成粗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空间结构。正象二根稻草搓成绳子后,其牢度(稳定性)大大提高一样,不难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就是其稳定性原因之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与碱基之间形成氨键。氢键的力虽…  相似文献   

6.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很多教辅书对基因突变时间和原因的总结为:基因突变是由于间期DNA复制出错引起的。所以学生会认为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发生的,这样的认识是否准确呢?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这样,一条链的碱基限制着另一条链的碱基,碱基不能随意改变。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段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一课的授课片段:教师对着课件中的DNA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给大家讲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之后,教师开始举例子:"同学们都穿着校服,上面都装有拉链,DNA的结构就如同这拉链是由两条单链组成。"教师边说边举起讲桌上早已准备好的拉链,"你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本实验中有两副图片展示的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但是,此模型存在错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相邻碱基对之间夹角是36°,所以,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10对碱基对正好螺旋一圈,是360°。但教材中的图片展示的DNA双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学与教的生命链具有学科特殊性。两股链在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联结下,形成双螺旋上升的结构形态。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素由四个极点与四段生命链构成。四个极点分别是学的极点、教的极点、学生极点、教师极点。四段生命链分别是:教师的制约段、促进段和学生的上升段、回落段。学与教的双螺旋结构的展开与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并于4月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文章“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DNA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上最传奇性的“章节”之一。这两位幸运天才的成功奥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中安排了学生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实验目的是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要点一,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结构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2.DNA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DNAX双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走向是3’→5’,有规则地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50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DNA结构的发现,确实是一项跨时代的伟大成就,它使得生物科学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的奥秘,生物技术、DNA重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广泛用于医药、农业等众多领域,DNA已经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在细胞内有一种亚细胞器叫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纵裂为二,为姊妹染色单体。在一般的染色体制片情况下,看不到两条姊妹染色单体有什么区别。如在细胞培养基中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udR),由于BudR能取代胸腺嘧啶核苷渗入到新复制的DNA核苷酸链中,这样,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就发生了变化,一条是由单股的含BudR的DNA链所组成,另一条是由双股的含BudR的DNA链所组成。双股都含有BudR的DNA链,具有螺旋化程度较低的特性,它对其些染色剂,如姬姆萨(Giemsa)染料的亲和力较差,着色较浅;而单股含BudR的DNA链所组成的染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它的内涵相当的丰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每一条DNA链都有两条脱氧核著酸链组成在“转录”的过程中.只有一条能够“转录”称反斗链,另一条不能“转录”的称有义链;每条脱氧核音酸链都有许多个脱氧核音酸组成;每个脱氧核音酸都由1分子的脱氧核糖,五分子的含氮碱基,l分子的磷酸组成。二、DNA分子有四种碱基腺嘌吟(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因此它们可以组成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腺嘌吟脱氧核糖核酸、鸟嘌吟脱氧核糖核糖核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胸腺嘧啶脱氧核…  相似文献   

16.
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的方向:一条为5’-3’(即从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到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另一条为3’-5’(即从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到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如图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在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母链(亲代DNA的多核苷酸链);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成为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结构"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课堂上学生通过制作物理模型,再现难以直接观察到的DNA分子结构,对DNA为双螺旋结构的概念进行具体化,从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常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组件"来完成DNA分子模型的建构.从模拟制作的角度看,这是非常好的学具,因为学生亲自制作DNA的立体模型,有助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让DNA分子变"微观"为"宏观",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但由于模型组件中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的模型材料、相应的共价键以及不同共价键插入位置的洞口粗细大小都匹配得非常到位,让组装不会出现"差错".  相似文献   

18.
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是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在 195 3年发现的 .在逐渐深入了解 DNA之后 ,有科学家开始着重研究其特殊的结构变化 .瑞士洛桑大学医学研究员乔瓦尼·迪耶特莱说 ,结构变化是研究 DNA等长链分子的关键 .为此 ,他开始尝试用其他一些物品缠绕成类似的双螺旋结构 ,然后用外力改变其状态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以进行研究 .最初 ,科学家们用尼龙钓鱼线进行尝试 ,但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 ,它们会突然绷断 ,以至于根本无法将其摄录下来 .之后 ,科学家们想到了面条 .尽管头几次由于面条煮得较硬而效果仍然不理…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设计理念 “DNA的复制”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之后 ,为学生由结构推出功能、探究DNA复制的过程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因此 ,我采用小组讨论、启思质疑、共同探究等形式来暴露知识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目标 确定了 3个方  相似文献   

20.
正要点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结构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2.DNA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DNA双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走向是3′→5′,有规则地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外侧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