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铅球、标枪、铁饼在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大幅度摆动成绩与小幅度摆动成绩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投掷臂在最后用力阶段的正确姿势对投掷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铁饼成绩提高最显著,其次是标枪、铅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3名学生的铅球、标抢、铁饼在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大幅度摆动成绩与小幅度摆动成绩的实施研究,为提高投掷技术的教学质量、训练成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非投掷臂在最后用力阶段的正确摆动姿势对投掷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实验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因性别、项目的不同可提高6%~22%;铁饼成绩提高最显著,其次为标枪、铅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铅球、标枪、铁饼在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大幅度接动成绩与小幅度摆动成绩的实验研究,为提高投掷技术的教学、训练质量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非投掷臂在《后用力阶段的正确姿势对投掷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铁饼成绩提高最显著,其次为标枪、铅球。  相似文献   

4.
肖永 《中华武术》2014,(11):36-38
铅球运动可以说是对各个技术环节都非常严格要求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非投掷臂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的研究,并逐步地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在过去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一些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般只是注重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要领和投掷臂的完美姿势,从而忽视了非投掷臂在整个铅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在投掷技术逐渐完善的今天,随着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介入和使用,投掷铅球运动对动作的协调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在铅球运动中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摆动路线、特点、摆动时机等都会对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力量的集中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5.
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摆动特征对铅球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影片拍摄与解析 ,对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发现 :非投掷臂摆动的速度、轨迹和摆动时机 ,会直接引起部分身体环节的变化 ,乃至影响到铅球运动员正常技术发挥和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6.
在投掷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虽然最后用力是整个投掷技术的关键,但最后用力过程中的非投掷臂技术,同样在整个投掷技术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教练员一般只注意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和投掷臂的姿势,而忽视了非投掷臂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处理,对背向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进而对非投掷臂的运动轨迹、技术特点和摆动时机进行了描述和确定。认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正确、适时、主动地摆臂,对起体、转体、超越器械和保证推球肌群的爆发用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知:在推铅球技术中,非投掷臂的摆动方向、摆动时机、制动时机及直摆与屈摆的转换形式对于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制动时机开始应在左脚着地后0.03 s左右或非投掷臂处于方位角180°到220°范围内。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非投掷臂转动速度与左肩和右肩转动速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非投掷臂与左肩转动速度保持一致,二者基本处于相对静止。部分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的非投掷臂摆动方式存在着随着身体转动的一种被动式摆动的错误动作,非投掷臂的摆动是一种主动式的摆动。  相似文献   

10.
铅球滑步阶段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铅球滑步过程和最后用力衔接阶段,头部偏向投掷臂侧。这种头部姿势,能够使投掷臂对侧背伸肌紧张程度加大,使它处于拉紧状态,加大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以增加最后用力的投掷力量  相似文献   

11.
非投掷臂技术在最后用力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投掷臂技术在最后用力中的重要作用房志慧(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1前言体育运动中,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形态参与活动的,在投掷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中,对每个技术环节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过去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对非投掷臂在最后用力中的摆动技术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种非投掷臂技术类型在标枪最后用力阶段中的作用进行实验性研究,并用方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A型技术类型的非投掷臂技术在最后用力技术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效果最好,为标枪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标枪运动的助跑、交叉步、最后用力三个阶段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用力顺序的建立和保持是平衡和控制身体重心的基础。理想的身体姿势是垂直旋转时髋部不发生旋转,面对助跑方向。为了帮助运动员在最后用力的进程中打开并伸直投掷臂(肩),胸部必须抬高。头部在身体旋转中应首先保持正直,随后向投掷方向略微转动。运动员必须以这种姿势进行跑和投掷。实施一种有效的持枪助跑技术对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用力顺序很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姿势用力顺序和助跑中身体重心位置将会导致一种无效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录像解析、Pe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女子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速度变化与投掷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最后用力的初始加速阶段以及最后用力的最后加速阶段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速度变化,并且,两个阶段某些环节速度变化的比值与投掷成绩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铅球的最后用力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投掷臂一侧的技术,研究的也较为深刻,而非投掷臂却有被忽视的现象,这样到了一定水平会使铅球成绩停滞不前,明确了非投掷臂的作用,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加强它们的练习,这对提高铅球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以右臂为投掷臂从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铅球的最后用力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投掷臂一侧的技术,研究的也较为深刻,而非投掷臂却有被忽视的现象,这样到了一定水平会使铅球成绩停滞不前,明确了非投掷臂的作用,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加强它们的练习,这对提高铅球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投掷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动"字上:摆动和制动,下面就从这两个动字上做简单的分析。一、非投掷臂摆动的作用1.可以提高身体转动的速度在预备姿势时,整个左侧的动作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Pe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孙太凤的5次有效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孙太凤掷铁饼最后用力技术阶段的运动学参数与投掷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左脚着地瞬间以及铁饼出手瞬间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运动学参数,同时,在最后用力的初始加速阶段、最后用力的最后加速阶段以及整个最后用力阶段也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掷铁饼的完整动作过程(以下均以右手投掷为例),从技术结构上可以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掷出后身体的平衡五个部分。1、非投掷臂在预摆阶段的技术及作用的分析预摆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铁饼的静止状态,增强持饼臂和手对铁饼的肌肉感觉,为顺利进入旋转创造有利的条件。有相当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预摆阶段中,当持饼手摆至右侧后方时,结合下肢及髋关节和躯干的右转,非投掷臂抬起与肩同高,手臂稍弯曲于体前,头部稍向左  相似文献   

20.
何健 《体育教学》2010,29(1):60-61
一、非投掷臂在投掷技术中的作用1.积蓄身体“势能”的作用 在投掷的预备姿势阶段,非投掷臂通过向右后下方积极下压内扣,对肩轴的扭转趋势进行了相对的锁定,使髋轴超越肩轴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过程中的超越器械动作。同时手臂采用这种姿态的控制,可以充分拉伸躯干背部的伸展肌群和转动肌群,身体就好像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为躯干下一步的抬体与转体动作蓄积了弹性势能,也为快速旋转动作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