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钢琴作品,而《第一钢琴奏鸣曲》正是其广受赞誉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规模宏大、热情高亢,展示出了作曲家非凡的创作天赋。本文从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入手,主要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赵亮  田歌 《华章》2011,(18)
本文是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分析.文章首先讲述作品的产生,然后分析作品的形态语境及情感语境,最后说明这首作品对浪漫乐派作曲家的创作、对贝多芬以及笔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The Conversion of Saul(《扫罗的转变》简称《扫》)是一首宗教题材的混声无伴奏八声部合唱,由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兰朵·斯特鲁普(Z.Randall Stroope,1953)受湖高地合唱团(Lake Highland Chorale)委约创作。自创作以来,该作品每年在世界各地演出超过600次,成为诸多国际合唱赛事及音乐会的必选曲目。本文通过对作品结构、主题、和声的分析,探寻作曲家极具特色的创作构思,为表演者搭建内容与形式间的桥梁,以期合理表现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曲家古柏杜丽娜创作的手风琴作品相较于其他作曲家创作的手风琴作品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艺术特征都是典范,值得其他作曲家学习与借鉴。本文主要针对古柏杜丽娜现代手风琴作品风格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作品内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马婷 《文教资料》2011,(9):90-91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他在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对该作品从作曲理论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这部作品是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力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研究作曲家创作技法与创作意图,从而达到探究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发展的脉络及特征。  相似文献   

7.
克拉拉·舒曼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女性作曲家,克拉拉创作的乐曲却鲜为人知.本文以克拉拉的钢琴三重奏为着眼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文状态对其音乐生活及钢琴作品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其创作领域十分宽泛。本文对贺绿汀的作品创作进行归纳梳理,对作曲家钢琴曲代表作《牧童短笛》进行音乐分析,同时,论述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的"新潮"作曲家开始尝试用西方现代技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多耶》是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之作,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细致入微的解读与分析,来探微作曲家构建作品的重要结构力原则,以期为钢琴作品的演奏及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国作曲家郭祖荣艺术歌曲《寻寻觅觅》的曲式结构、调性、人声声部及钢琴伴奏四个方面进行初浅的分析,探求作曲家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方芳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4):116-119
<旅行岁月>第三集<罗马>是李斯特的晚期作品,作曲家晚期创作风格之转变及各种倾向体现其中.文章对<罗马>音乐形式与题材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展现李斯特晚期的艺术观念及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2.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并涉猎多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和题材,写有《波兰舞曲》17首。其中的《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Nr.1)对于肖邦的创作思想来说,具有明显而又重要的转折意义,它反映了肖邦对华沙武装起义失利的愤慨和对自己祖国的思恋,充满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肖邦的简要介绍,以及对该作品在曲式结构和演奏技法等艺术特征方面的分析,阐释了该作品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作曲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3.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  相似文献   

14.
《龙的传人》本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被作曲家任策改变为一首混声合唱,它是作曲家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后而作,是一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合唱作品的声部分析、作品的排练提示、作品的演唱提示等方面入手,对《龙的传人》作品进行了作品分析和排练方法提示,结合了对合唱作品的演唱要点提示,为排练和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圆舞曲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乐曲体裁,历史悠久,具有经典的三拍子节奏及悠扬动听的旋律.此体裁的代表作曲家及作品数不胜数,但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肖邦却在此题材上进行了创新,他所创作的圆舞曲独具个人特色,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听觉盛宴,一直延传至今.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致回顾了圆舞曲这一体裁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作曲家肖邦的创作时期以及创作特色与创作背景.第三部分以肖邦两首风格不同的圆舞曲作品为例,分析作品结构及其中的情感表达,阐述肖邦圆舞曲的演奏特点,使读者清晰感受到两种类型圆舞曲的不同.第四部分为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表明肖邦圆舞曲经久不衰的原因,陈述肖邦圆舞曲对于人类审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暴风雨”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复杂宏大、具有悲剧性和戏剧性,以及富有创造意义.探索该作品的创作特征和表现手法,对于进一步探索从古典到浪漫时期创作手法的发展其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乌克兰作曲家尼古拉·凯帕斯汀是20世纪新生代作曲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八首音乐会练习曲》创作于1984年,是他风格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也是在当今各大钢琴比赛中经常被选用的作品。本文以"凯帕斯汀音乐会练习曲Op40.No2演奏分析"为主题进行研究,试图分析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演奏特征。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凯帕斯汀的音乐风格及八首练习曲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谱例从曲式、和声、节奏三方面对该曲进行具体剖析;第三部分笔者根据个人演奏经验总结了该作品的技术难点和练习方法,深入探究作品的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我国许多作曲家采用新疆音乐素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疆地域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大胆地探索了如何使钢琴这件西洋乐器反映出民族音乐特色。文章分别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新疆风格钢琴曲的创作特点进行举例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以及该作品的音乐特色,而且也可以为弹奏新疆风格钢琴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作曲家李劫夫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其作品的战斗力,以便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20,(6):86-92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Gretchen am Spinnrade)又译为《纺车旁的格丽卿》《纺纱的格雷亨特》,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歌曲内容取材于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第十八场,塑造了一位沉湎于失恋悲伤中的少女形象。通过对该作品调性色彩、和声架构、伴奏织体以及术语标记的分析,并结合作曲家个人的创作风格及该作品的歌词内容,系统阐述了该作品钢琴伴奏的演奏技巧以及艺术指导与演唱者的配合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