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何源 《培训与研究》2005,22(5):129-131
企业会计报表应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实际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也会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就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会计分析,并试图给报表的使用者一些恰当、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 ,不少公司或企业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 ,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对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予以简单分析 ,以求对报表使用者的识别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杨彦开 《文教资料》2006,(26):189-19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利润操纵。利润操纵的结果不仅造成损益不实,还导致企业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及权益等会计要素不实,以此计算的各种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为了企业会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树立上市公司良好形象、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利润操纵行为亟待遏制。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是证券市场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具体操作手法以及如何识别企业利润操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和治理利润操纵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对于衡量上市公司利润的增减十分重要。从案例“天大天财两度巨额计提操纵利润”的经济现象出发,分析我国部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原因,指出要从不同方面堵塞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漏洞。  相似文献   

6.
一、利润操纵产生的原因 1.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无法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的外部使用者难以对企业的会计政策加以评判,从而使得利润操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企业对会计报表的利润进行粉饰,目的不尽相同,但基本手法都相似,主要是虚增(隐匿)资产和收入、虚减(虚增)负债和费用。其中虚增(隐匿)销售收入是主要的手法,采用一系数列方法来达到调节会计报表的利润。通过分析并总结企业主要的操纵利润的手法,以期待能够使读者对企业操纵利润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浅析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利润舞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审计的角度,揭示了管理者在会计核算中利润舞弊的几种手法,包括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利用应收和应付调节利润,利用成本结转调节利润,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对于管理者运用以上手段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由于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近年来在我国的部分上市公司为操纵利润,存在着利用旧会计准则管理制度的漏洞和缺陷,通过不断翻新、变化的手段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对国家、对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按照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体系规定,笔者结合就职的上市公司,采用加大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扩大合并报表范围等方法,全面规范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行为,帮助企业步入正确的经营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等方面付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它们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或包装上市,圈占投资者的资金;或配合庄家操纵股价;或为了取得配股权虚构利润等等,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那些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行为?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利润操纵是影响财务报表真实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财务报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全面分析各种利润操纵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和会计人员正确使用财务报表,对企业,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和评价,避免非法操纵带来不良结果,并在合法的情况下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3.
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利润操纵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基本手法进行了剖析,对利润操纵的动机进行揭示,指出利润操纵行为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以及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动机趋同于利润操纵主体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并从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制度安排,就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欲望、完善会计政策、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俊 《培训与研究》2007,24(6):62-63
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规定对于遏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给企业留下了利润操纵空间,而且给所得税计算和企业审计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后,有效遏制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但少数上市公司仍存在不同程度操纵利润的迹象.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情况,并提出防范利润操纵的措施,对于完善新会计准则,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振宝  刘光超 《文教资料》2005,(36):183-187
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都是针对企业利润进行的活动。本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本文认为,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行为,两者之间不仅产生的假设、前提和条件不同,而且动机、特征、手段以及后果也存在差异。只有正确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才能使会计人员在使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赋予的选择性时拥有合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是企业收益确认的两种不同角度,前者围绕收入和费用来确定利润,后者围绕资产和负债来核算。通过对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下利润确定和利润操纵常用手段的比较,可以看出后者在减小利润操纵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有利于明确准则制定的起点和核心,指明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减少利润操纵在准则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新会计准则出台实施的背景下,通过对其有关具体准则的分析,阐述了新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限制。提出新准则在不恰当使用公允值,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等方面为企业利润操纵开辟了可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公司利润操纵归根结底是对经济活动会计处理的操纵,直接体现为企业会计账目的虚假和不实反映。以下按照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项目顺序,结合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具体案例,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进行具体的浅显的研究,及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洺 《成才之路》2013,(13):93-93
管理企业必须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掌握基本的财务技术,要会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讲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讲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