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反思的结果,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平等对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堂上的师生间的问答,也不能以课堂上的活动的频繁、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师生共同参与、倾听、表达、探讨、沟通、评价、欣赏.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因为课堂上问题的最终解决是由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的.所以,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实施师生对话,才能真正打开心扉,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在我们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随处可见与之相悖的情形:对话的肤浅,浅层的滑行,讨论的随意,对话的无序等。笔者以为,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通过"营造氛围""问题串引""巧引妙拨"等策略实施,实现平等式对话,深入式对话,生成式对话,这样师生才能真正领略文学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但传统课堂里很难看到真正的"对话",教师骨子里的权威意识,学生潜意识中的敬畏感,使师生远离了情感的交融与互通,也使我们的课堂远离了对话。新课程实施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学到多少。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对话"的视角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阅读课堂。作者强调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对话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沟通,才能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李镇西老师的说法,所谓"民主课堂",就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是以师生积极交流对话生成为主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幸福与人性光芒的课堂"。建立符合这个要求的"语文民主课堂",我们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呢?一、鼓励质疑,开发问题资源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倾向在现实课堂中很容易产生诸多疑问,有时还会超越老师预设的思维轨道提出新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不应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的"多言堂";不应再是简单的对话,而应是师生之间经验、知识的交流和情感、心灵的沟通。那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说"的权利,使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效果呢?我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一、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要尽量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明  相似文献   

8.
"少教多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营造师生互动、独立思考的自主课堂,构建师生难忘的生命记忆,成为一线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学外语教学应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进行对话型教学设计和开展对话型教学实践,构建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对话型课程视阈下,外语教师在与学生的语言互动中,课堂话语策略的实施对于课堂的有效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问题策略、提高学生参与和体验、解放学生的话语权等角度进行探索,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正>我校结合校情提出了"导入、自学、交流、总结、练评"的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使得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和谐对话的课堂文化,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新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开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以小学教学为例,浅谈新授课的课堂练习设计与评价。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  相似文献   

11.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在场的地方",要使课堂走向"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好境界,离不开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思维,如何冲破教师的经验束缚生成课堂从而获得新的节点,这需要我们思考并努力追寻。"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是让学生首先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画出自己的起跑线,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真正做到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4.
戴飞浦 《考试周刊》2014,(39):138-138
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角度的对话。教师精心备课,"师""本"对话。课堂上创造良好环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师生要真正形成对话,还需要巧妙提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小组之间需要合作,生生之间需要对话。另外,教师要广泛联系实际,让学生和生活对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语文"智慧课堂"的研究,它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体现在以"问题、参与、体验"为关键词,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时空。教师、学生和课堂这三者,在迎接课改挑战,培养学生智慧,追求有生命力的"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决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沉寂的课堂因为引进对话理念赋予学生言说显露生机。有效的对话,实质上是师生在课堂上倾听不同的声音,调试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感觉的进程。课堂上有效的对话它建立于师生间的"平等",建立于生生间思维的"碰撞",建立于与文本、作者间敞开心扉的"交谈"。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实现自我,张扬了个性;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正逐渐取代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话是课堂中师生交往最为重要的方式,是师生在知识探究、价值建构中实现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生成真正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引领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师生对话成长的场所。课堂对话不能局限于简单的问答式对话,而要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成长中的问题和未来生活展开对话与思考,让学生思维真正"在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涵养辩证思维方式,更好地引领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话平台,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只是以一种教学艺术存在,并没有形成对话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中的对话交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关系着小学生能否真正投入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知识的学习。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话"的活动,从情境创设、问题讨论等方面激活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生本课堂"注重的是"以生为本",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营造出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让学生自由探究和交流,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由"学会"变成了"会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