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符号网语则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符号网语的分类、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指出由于符号网语本身的特点和使用主体的特殊性,符号网语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区别于其他网络语言的特点,因此,对符号网语也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地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语言中的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语符号借用或重组各类书面符号的原有形式 ,以新的外形表现新的内容。网语符号有组合型与孤独型之分 ,有正视与侧视之别。它形象、直观 ,图画性强 ,不仅补充了文字表达形象不足的缺欠 ,而且更加生动有情趣 ,是网络语言中的情语。  相似文献   

3.
网语是网络虚拟交际环境下的特殊符号系统,它能够超越时空、民族与国界的限制,将其所指称的概念与意义传递于网民的大脑之间,进而影响到网下人们的生活语言和文化意识。网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既具任意性又具可论证性。网语得以进化并广泛流行,模因的力量功不可没。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通过模仿而传播,网语本身也是模因。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结合模因论的相关理论,探析网语符号及网语模因的共通之处。以期为网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借网络语言之精华促语文教育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勇 《西藏教育》2008,(11):16-18
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大量的“网言网语”也开始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网言网语”造词的随意性、反常规性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人都难以理解其意。幼儿好奇、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对身边的“网言网语”往往照单全收,出现了话题中因滥用网络语言引发同伴冲突的现象。面对网络语言的盛行,幼儿园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两种意义。内涵意义的建构主要通过隐含性与与神话,他认为神话是一种“言谈”,即信息传播。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观点,从含蓄意指的再度植入、文化意义的召回来说明的刘文彩“恶霸地主”符号的神话性。再从所指意义上符号的特定性和图象(或信息)的准确性、内涵意义上符号与使用者的文化需要的契合程度来说明刘文彩“恶霸地主”神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袁嘉 《海外英语》2013,(5X):262-263
该文将网络语言置于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将网语符号分为语码混用类、词义变异类、新造字/词类、表情符号类、网络语法类和其它符号等6类,并主要以索绪尔和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以深入把握其符号体系的内在特点与发展规律,最终进一步了解如何依赖网语符号达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简称为"网语",是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新兴的媒体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由于网络语境和社会文化的要求,它是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除  相似文献   

9.
邓婷 《考试周刊》2015,(2):11-12
信息化时代,网络飞速发展,使得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符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其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从索绪尔和皮尔斯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文字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及网络语言符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现代汉语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方言,由于计算机语言输入法的不完善性和特殊性,网络语言就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并逐渐形成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网络交际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交际符号的简约性,交际符号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成了网络语言的一大亮点。对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修辞现象及其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需要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阶段、繁荣背景以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网络语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意义和功能的转型。在初始阶段以符号、数字和字母为主流,有追求时效、娱乐性强的特点;在发展阶段以谐音词和旧词新义为主流,有追求生动形象、修辞性强的特点;在成熟阶段出现了寓意深刻的网络文化词,有象征性、舆论性强的特点。从意义方面来看,网络语言从专注于网络生活转向聚焦民生。从功能方面来看,由创新语言向传播语言转变,其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弱化,而诉求功能和舆论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语用教学观"对"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统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教学观”决定整个课程教学目的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从而形成一种教学思想。本文从语言运用、语用分析、增强语感能力、用“语用观点”处理一些理论知识四个方面说明“语用教学观”对“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统摄作用。提出“符号与符号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语言内部的“概括语境”等语言教学方面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火星文"是在90后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新兴的网络表达符号。"火星文"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符号,它更多体现的是作为群体标志的符号文化功能,而不是语言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在其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语用原则相背离的现象。本文在对这些现象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模因的理论视角对网络语言语用背离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从“译”和“造”两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网络语言的构成 ,接着简略回顾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和原则 ,然后就网语规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随着人们使用网络媒介交流的数量增加而发生很大变化。它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语体,具有幽默、简捷、形象、生动等特征;但也同时出现了随意生编滥造的现象,使汉语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现象的新理论,为研究语言以及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模因论作为理论依据,对网络语言模因进行分类,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网络语言模因发展的外部及内部原因。以期加深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为了形式化地推理和验证web服务编排规范WS-CDL所描述的web服务组合,提出了一个WS-CDL规范的类型化形式化模型——typed abstract WS-CDL.在typed abstract WS-CDL中,定义了类型和会话的语法、类型判定规则和操作语义;web服务间的协作由会话来描述;利用会话的操作语义能对web服务编排的执行进行推理;利用类型判定规则能检查web服务间交换信息类型一致性并捕获由于类型不一致导致的运行时错误.特别地提出了类型假设集的外延和类型假设集相容性的概念,并定义了类型假设集的合并算法以消除类型假设冲突.在该模型基础上,还定义了从choreography到orchestration的类型化映射规则,通过这组规则,可以从一个给定的web服务choreography得到orchestration桩代码及其类型假设集,因而web服务组合能在choreography和orchestration层被验证.提出的模型被证明具有类型安全性,并且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的模型是有助于对web服务组合进行推理和验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