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矛盾的根本所在,成为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政府环境规制、企业技术创新和公众环境参与是相互影响及制约的利益关系,因此,探究三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三方博弈模型,根据演化的仿生学研究,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求稳态均衡解,探究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规制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演化影响,并利用Matlab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一场混合战略均衡的博弈过程,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行为决策受其收益和成本的大小影响,利益相关方的环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技术创新.因此,应恰当选择政府环境规制手段和强度水平,合理规划规制成本,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监管,促使企业以环保为己任,实施技术创新策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亟需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新机制,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一项事业,需要公众的参与。我国政府对公众参与环保非常重视,但实践中公众参与环保尚存在诸多缺陷。文章着重就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保署战略规划(2011-2015)》重点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水质、建设清洁社区等目标,同时强调了实现这些长远目标的跨领域基本策略。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进入了环境保护的新阶段,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环保意识,更是要在实际参与以及发挥自身作用方面为公众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下环保PPP项目运营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监管部门在PPP项目运营时职能缺位使得公众的权益受到危害,构建以社会私人部门、政府监管部门及公众为主体的环保PPP项目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策略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机制,并运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基于理想状态下各主体行为策略相互影响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博弈系统整体具有不稳健性,各主体行为策略受彼此相互影响。降低私人部门运营成本的同时加大外部监管、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上级问责制及技术水平,拓宽公众维权渠道的同时降低参与监督成本能够有效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环境保护切实关系到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树立什么样的环保观念,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阐述了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现状,并对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措施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是公民社会运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发展的结果,它与传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适应了环境问题的特征要求。通过公众参与机制解决环境冲突是各国环境政策、环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在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存在哪些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改变我国环境保护的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袁少锋  高英 《科技与管理》2009,11(5):106-108
运用博弈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产品造假行为及其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制造企业、质监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围绕产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均衡结果。基于博弈分析的结论,从政府管理部门、质监机构以及公众媒体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我国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监管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鲁炀 《科技风》2014,(6):267-267
作为公共财产的环境少不了公众的参与,而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指的是在保护环境方面,所有的团体、组织,以及个人都具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有权管理环境与监督环境质量,为此,本文论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中政府、社会资本与社会公众三个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博弈及其行为分析。将前景理论引入三方演化博弈分析过程,构建出不完全信息对称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感知收益矩阵。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社会资本、公众三方在利益驱动下的博弈策略选择机理。结合演化博弈结果的仿真数据分析,提出政府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奖惩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以促使各方在项目预期目标与最终目标上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实国情,将公众举报作为政府监督的有效来源纳入到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中,通过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性的推导分析得到九种不同情形下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的策略选择,并运用数值仿真演示不同初始值和条件下的演化结果及演化路径,同时分析公众举报概率对政府和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公众举报概率可以促进企业选择生态技术创新同时节省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众的积极参与降低对企业的监管成本,从而完善环境规制的设计,实现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加之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推行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污染治理任务仍然繁重,环保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障碍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博弈,博弈论和企业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基于博弈论人们对企业竞争有了新的认识,博弈论给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要为战略管理进行博弈论建模还受到种种局限,还有待于博弈论本身的突破。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博弈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并认为围棋游戏提供了一个较完美的博弈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申津羽  王煜琪  赵正 《资源科学》2021,43(11):2289-2302
明确公众参与城市水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水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2051份公众问卷,运用双栏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考察了公众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公众参与意愿的内在发生机制。结果表明:①北上广三地74.3%的公众有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愿意,平均意愿支付水平为12.29元/年;②公众参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意愿和程度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公众月均可支配收入、前往城市水环境的频率与在城市水环境内停留时间、城市水环境景观和娱乐价值认知以及城市水环境整体生态状况感知对公众参与程度有显著影响;③公众参与意愿的内在发生机制是深层根源因素(公众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居住地距最近的城市水环境距离),通过影响中层间接因素(城市水环境整体生态状况感知以及城市水环境生态价值认知),进而影响直接驱动因素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最终影响公众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提出了加大水环境治理宣传力度,制定公众参与治理奖励政策以及完善公众与政府信息交流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长尾"传播现象,从博弈角度探求"长尾"的控制变量,为实现网络谣言治理长效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官方辟谣后信息生态环境和公众认知的差异,引入SIRS模型,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为基础构建传播模型,计算出长尾期个体策略分布,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和案例验证,寻找"长尾"控制途径。[结果/结论]长尾控制博弈模型分析从个体交互层面为网络谣言管控带来新思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后期,作为拽尾策略,增加个体不信谣的收益、降低个体的谣言相关信息分析成本均需被持续实践。其中,比之于增加公共收益,增加不信谣的个体收益有更大的长尾控制效用,是重点关注工作。  相似文献   

16.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分析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使不同国家的湿地保护制度研究能在统一语境下比较。首先基于科学计量学和系统研究方法筛选出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为影响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四个关键要素,并依赖博弈论工具建立了分析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架构,本文对包括关键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路径、政策工具和管理挑战等内容的美国湿地政策史进行了讨论。对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演化进行了四阶断之划分:“西进运动”与全民开垦(1900年之前)、“水鸟保护”与公众参与(1900-1970年)、核心法律与科学研究(1971-1980年)和完善制度与新的挑战(1980年至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湿地保护制度中,公众是源头、科学是前提、有效的政府管治和将湿地保护的规则和与政策制度化是关键。通过借鉴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本文构建了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竹节模式”经验性模型,揭示了各动因之间的作用机理。虽然美国湿地保护制度也面临着公众教育、科学定义和政府管辖权等挑战,但中国的湿地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仍可从美国湿地政策执行的历史背景中吸取经验。同时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构也可为自然资源及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超效率EBM模型,利用2019年省际截面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四螺旋模型,探究政府、产业、高校、社会公众协同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选取政府支持、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度、高校技术转移、公众参与度五个前因条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多主体协同联动产生区域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研究发现,单个条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解释力度不强,但相较于其他条件,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在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存在3条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包括政产学协同型、政府助力下的产业推动型、政府主导逻辑下的公众参与型;两条导致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均呈现政府支持乏力与公众参与缺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孔杰 《大众科技》2012,14(3):91-93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扩大民众参与并加强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7-2016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和动态门槛模型,验证了直接管制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等环境规制工具对不同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和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地区,各种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东部地区而言,经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一阶滞后效应和双门槛效应,直接管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中部地区而言,直接管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一阶滞后效应和单门槛效应,经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西部地区而言,直接管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一阶滞后效应和双门槛效应,经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不显著。同时,公众参与对各地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