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用数据说话已是现在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树立数据分析观念,提高他们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阶段养成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据分析的观念要求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数据分析中蕴涵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数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使学生树立数据分析的观念.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亲历数据分  相似文献   

2.
吴伟锋 《现代教学》2013,(10):57-58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意识。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从数据分析中获取信息,愿意用数据统计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追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一、数据分析意识的合理解读数据分析意识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中与数学核心概念"数据分析观念"有关的表述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是数学内容四大板块之一.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作出合理有价值的判断,培养统计观念.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概念,对数据分析观念是这样描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该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藏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5.
要使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必须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对数据分析体验的随机性,一方面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原来的"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凸显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个教学的核心。数据分析观念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先作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数据,通过分析才能作出判断决策。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一是在亲历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二是在感受统计产生的需要中学会选择、质疑和创新;三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体会数据分析的多样性;四是在实践体验中体会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7.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的核心词.它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认识到数据蕴含着信息;二是了解数据具有随机性.它还具有缄默知识的一些特性.用数据分析推导结论是一种归纳推理.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几点教学建议:注重数据来源及问题的设计;开展数学活动,体会数据的意义;自己制定标准,提高数据分析方法的鉴赏力;利用数学实验,展现数据的随机性;引导对数据分析的结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建立数据分析观念,要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了解在解决许多问题中要先调查研究,以信息技术作辅助,对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和整理,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和决策;了解对于不同类型和同种类型的数据,应根据需要表达的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在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中,感受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要将统计学习的领域拓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提升运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数据分析观念(这里看作一项能力)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以"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挖掘数学信息资源,将统计教学过程转化成数学问题在生活情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概率     
复习目标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在巨量数据下挖掘旅游微博用户的偏爱链路,分析了传统偏爱链路算法在巨量数据背景下存在的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评判用户浏览兴趣与点击量的真实关系,对已有的网络拓扑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旅游微博用户偏爱链路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旅游微博用户偏爱链路算法在互联网巨量数据下较传统算法有更高的计算速度和更高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数据分析意识;亲历数据分析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传授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体验随机思想,丰富数据分析观念,形成对统计的独特思维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数据实时检查分析在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定。开发了基于WiFi无线传输技术的实验数据实时检查分析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搭建方法及数据发送界面、数据接收界面和数据分析界面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可以解决教师无法在实验课堂上实时检查分析学生实验数据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教师指导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在整个统计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数据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同时使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数据分析是当下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引导学生收集数据、解读数据、应用数据,从而让数据真正"发声";通过数据分析,养成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并且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善于"用数据说话",遇到问题"想数据",分析问题"用数据",从而让学生真正亲近数据。  相似文献   

17.
数据在信息社会充当着重要角色。化学专业的数据分析是学习、研究化学的必须,也是习得、驾驭其他领域数据能力的一个途径。在数据分析中可了解数据的特.最,学会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分析数据,提升分析数据能力。增加学习信心和乐趣。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概率”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国际中小学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在数据意识和统计方法方面的普遍需求。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引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积累数据分析经验;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结果解决问题,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依托大数据的校本教研逐渐由模糊走向精准。学校应通过多维度汇聚数据,精准定位校情、师情;依托多向度数据分析,精准确定教研主题、了解教研过程、分析教研效果;借助精细化数据管理,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以此使教研培训的效果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20.
在数据可视化课程中,缺乏知识点覆盖全面、美观大方、吸引人的可视化综合案例,针对此问题文章以农业数据分析为主题,设计了可视化数据大屏。通过HTML+CSS搭建可视化大屏的基本结构,综合考虑制作难度、美观性、实用性和数据分析的便利性等方面设计图表,利用echarts库制作了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图表,充分展示了农业数据可视化方法。以农业数据为主题,让学生从数据读取、设计、制作等环节,全方位了解数据可视化过程,提升数据可视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