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既然我们名为政治教师,就应该比其他教师更为端正。要端正,就要有正气。如果没有正气,何来端正?因此,大家应该努力做一身正气的政治教师。面对自己一身正气。有这样一位教师,在班上明确要求学生考试作弊,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互相"帮  相似文献   

2.
王晓春 《班主任》2011,(6):64-65
《教师报》上有一篇文章说有人调查了学生对什么样的老师不满意,什么样的老师不受欢迎,学生提出的前五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的老师,拖堂抢课抢时间的老师,以分数论学生的老师,不尊重学生的老师,缺乏微笑的老师。一位教师网友据此写了篇文章《都是老师的错吗?》,这位老师指出:《教师报》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201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第1问考查视角独特、形式新颖,设问富有挑战性,被视为能力立意命题方向上的重大创新,给予我们很多思考,也引发了很多争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8期刊登了两篇文章:一是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沈从举老师的《201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值得商榷》,二是盐城市大冈中学葛中儒老师的《设问鲜明,答案遗憾》。两位老师认为本题存在"遗憾"、有待"商榷",而两位老师的观点又是我们所质疑的。  相似文献   

5.
彭昕 《湖南教育》2013,(1):38-39
在湖湘语文教师方阵风采大赛中,长沙市开福方阵的罗湘其老师和雨花方阵的李莎老师都选择了"送别"主题的古诗教学。罗湘其老师教学的是《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而李莎老师上的是《送元二使安西》,使用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古诗教学历来是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就难有课堂的精彩。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显示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本文将对两位资深政治老师对该方面内容的讲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这两位老师是如何做到"同"于内容、"异"出精彩的。一、异曲同工,同样精彩1.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两位教师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以此为中心发展到高中政治教学当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成为每一位政治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本人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改进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由此拉开了我国教师队伍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的序幕。明确教师政治地位,为培育时代新人培养"四有"好老师。"天地君亲师",是古代对教师的最高礼遇,更是对教师重要性的高度肯定。十八大以来,教师的特殊重要性地位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之高也与日俱增,"四有"好老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的奋斗目标。《意见》明确赋予公办中小学教师以"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并要求其必须  相似文献   

9.
塑造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以学习提修养,保康县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不断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以活动正师风,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举办"如何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大讨论和"学楷模、修师德、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演讲比赛,评选"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力求让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更符合一个"师者"的标准。以检查促规范,组织教师对照师德楷模事迹开展比责任心、比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语文课堂怎么了——听不到朗朗读书声近日,学校组织听评课活动,作为语文老师,我参与了语文组的听课活动,有一点感悟,不吐不快。一位教师教学的是"乐府古诗"《木兰诗》,还有一位老师教学的是说明文《遥看巡天一千河》,两位老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背景、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看起来整节课环节紧凑、内容充实、学生讨论热烈。且不说那篇充满侠骨柔情,  相似文献   

11.
商刘敏 《教学月刊》2007,(11):35-37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兴致勃勃地教《水调歌头》,有几个学生却趴在了桌子上。老师一看,正是几个所谓的数理"高才生",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师:《水调歌头》里面蕴涵着不少自然科学的道理,谁  相似文献   

12.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是对应试教育最真实的写照,这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给我们的正常教学带来的危害:填鸭式教学——教师"死教",学生"死学"。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学习活动最起码有这样的两个关键词:自主经历、互动生成。可是,纵观当下的数学教学,仍有一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上课方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动发展被教师的"一言堂"所代替,学生不能从"学会"的圈子里跳到"会学",难以形成独立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案例:有两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做什么事最快乐》。两位执教者在指导学生写字时,都将生字"鸟"作为生字指导的重点。第一位老师先指导学生把"鸟"同以前学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大多"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把写作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加上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形成了一种:"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笔者从多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韦兆生、葛洪峻两位老师撰写的《是否需要再改一次——<人类的"老师">首句引发的思考》[《小学教学设计》(上旬语文)第6期],明确指出苏教版四下的课文《人类的"老师"》一文,编者将首句"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改为"科学家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有不妥之处。拜读此文,笔者对两位老师的"锱铢必较"、刨根寻底的精神很是佩服。两位老师先对教材删去"升降"一词的原因从语法结  相似文献   

17.
<正>"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人口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开始号召"素质教育"代替以往的"应试教育",其中就包括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要解决教师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体育教师培养与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探究》一书,从体育教师的培  相似文献   

18.
正前些天,在2011年《数学教学》杂志第8期上,学习了张奠宙、赵小平两位老师的编后漫笔《对所谓"三不讲"的质疑》一文,感触颇深,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远程教师培训中曾提出的"三不讲",即:一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二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三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笔者也觉得有欠妥当,不能一概而论,现结合自身近几年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从具体案例处理的角度也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有幸聆听了一位老师对《惊弓之鸟》的教学,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研讨课文。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智者",教师也趁热打铁地总结了全文:"只有  相似文献   

20.
"政治课难上",这是许多政治教师的感叹。的确,政治课由于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离学生的理解水平、生活实际较远,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政治靠死记硬背得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