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过程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设计程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过程作静态的、预成的机械理解。随着哲学思维方式、课程观及知识现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预成"走向"生成"。生成教学过程现关注过程、强调关系、突出创造、重视个性。这种生成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为:由确定走向弹性的教学目标阐明,由"复制"走向理解的教学过程设计,由独白走向对话的教学策略制定,由单一走向多元的教学评价实施。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研究》2007,28(1):41-44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与预成式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传统的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与预成式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师生互动的生成性和发展性。为使生成性教学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学习者,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活性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活跃的师生互动因素,使设计具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学生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目标导向下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课程中的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强调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网络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设计的,在问题情境的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等五个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生成性目标"以及由来已久的"生成性教学思想"在网络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这也深刻影响着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在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导向下,学习的"定向点"即为问题解决,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解决活动为主线,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均服务于问题解决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可以分为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框架设计、问题表征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四个基本环节。与此对应,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结构化学习资源包括问题情境材料、问题、知识库、背景材料、策略库、问题解决样例、案例库;非结构化资源包括博文、帖子、评论信息、状态记录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生成性目标"以及由来已久的"生成性教学思想"在网络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这也深刻影响着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在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导向下,学习的"定向点"即为问题解决,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解决活动为主线,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均服务于问题解决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可以分为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框架设计、问题表征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四个基本环节。与此对应,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结构化学习资源包括问题情境材料、问题、知识库、背景材料、策略库、问题解决样例、案例库;非结构化资源包括博文、帖子、评论信息、状态记录等。  相似文献   

7.
混合学习是将e-Learning与课堂面对面教学融会在一起的整合式学习。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混合学习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方向。混合学习包涵着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的混合。该文通过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主干课程《小学教育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探索,认为混合学习式网络课程在研制上需要遵循"内容导向性""活动多样性"和"要素整合性"的创新原则,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包括"课程内容的分类组织""学习资源的精心选择""教学活动的灵活组织""教学评价的多样开发""教学互动的多层建构"和"教学管理的人性设计"等,在模块结构上可以建设为"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资源""教学评价""教学互动"和"教学管理"等模块。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教学破解了传统课堂运行呆板、机械的栅障,成为课堂实践自觉的价值诉求。当下生成性教学存在目标预成与目标生成、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周密预设与灵活应变、鉴定评价与赏识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困境。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破解困境的方略有四:捕捉意义权变、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是生成性教学的意蕴旨归;"生本"预设是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支点;预设性生成是生成性教学的艺术观照;激励评价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路向。  相似文献   

9.
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对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来说,急需实现教学思维方式从"预成"到"生成"的转换。预成性思维先在地设定事物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的发展。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实现教学思维方式从"预成"到"生成"转换,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它有利于教学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中遇到了技术瓶颈、资源瓶颈和教学过程瓶颈等诸多的问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与积件思想的联系与分析,提出了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一些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了一种"网络教学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由素材创作工具、资源库、学生模型、网络课件、作业系统、测试系统和辅导系统七大部分集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课程目标设置单一而缺乏差异性与人文关怀,课程内容系统陈旧而闭合,课堂授课方式为静态式讲授这些瓶颈,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的教学目的崇尚多元,课程内容的"生成"而非"预成",消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等观点,为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需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异质"建构;就业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确保整体内容系统的开放与动态;教学方式遵循师生平衡,重视学生对知识获得的参与和建构。  相似文献   

12.
在生成性思维受到关注以前,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教学设计.它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因此,必须实现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开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网络培训(初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特点.这门网络培训课程参考了美国SLN的研究生网络课程模式,对内容、活动、评价和平台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培训实施阶段,利用四种教学反馈形式,将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故事,引入到网络培训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得到了培训者的欢迎和认同,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这门网络培训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对于其他网络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思维模式是预成的、现成性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方式观照下的教学中的一切包括人都是预成的,因而,教学也就丧失了教育活动过程的丰富价值和意义的衍生.而生成性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假定教学有先在的、不变的、唯一的本质和规律,认为教学以及人的本质都是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生成观观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在教学价值引导下人的生成,其作用在于为教学"导航"、定向;而追问大学英语教学该驶向何方,实则是追问大学英语教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英语教学正是有了人的生成,其本身才不致是现成的、既成的事物,才能是动态的、建构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冯杜鹃 《文教资料》2013,(15):97-98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职教育在价值取向中两组基本矛盾,分别为:价值定位中的"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的矛盾,培养目标上"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矛盾。通过对这两组基本的矛盾的分析,尝试探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对两对矛盾加以融合和调整。明确"课程"内涵;重视生成性课程的开发,还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于一线教师及企业代表;通过对"课程中心""选课学分制""弹性班级"等的确立和建设进行课程实施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多年来,笔者一直常用"备课""写教案""教学设计""上课"等教学专用名词,偶然机会读到胡庆芳等人著的《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一书,又阅读众多文章,对"预设""生成"这类教学新名词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教学预设""课堂生成"的表述更为科学、准确。回想自己上过的一堂堂课,无不是"静态预设""动态生成"的过程,笔者以曾执教  相似文献   

18.
当前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中存在"目标错位""目标虚设"等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隐性目标的设定成了装点门面的"标签"。教学实践中,"隐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又要凸显英语教学的学科性,还要体现目标的可控性,并通过意识与行为、显性与隐性、预设与生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有机统一真正将英语教学中的隐性目标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学课程",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开展教与学活动所生成经验的总和。它具有过程性、生成性、内隐性等特征,"教学课程"是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实际生成的。可以说,"教学课程"既是一种"进行时态"的课程,更是一种"融通"的课程思维。"教学课程"将融通课程改革顶层设计与课堂教学间的缝隙,将富有创造力的师生推至课程改革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95):9-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我们教师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优化学习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开发与利用"争议性资源""错误性资源""过程性资源""结论性资源",提升这些生成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