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工业学校1997年校运会男女乙组跳远运动员63人252次试跳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手段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4.
一、比赛情况第五届全运会男、女跳远决赛是在紧张、激烈竞争的气氛中进行。男子第2至第6名水平非常接近,成绩仅差5厘米。女子第1名和第2名、第4名和第5名,第6名和第7、8名之间实力相当,难分伯仲。比赛结果,男、女前八名的平均成绩均超过第四届全运会(表)。女子提高的幅度更大,提高了26厘米。前八名全部跳出6米,平均成绩为6.25米。从本届运动会比赛情况来看,女子跳远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广东运动员黄东活在4次有效的试跳中,全部超过6.44米,平均成绩为6.58米。廖文芬在6次试跳中也有4次超出6.44米,打破了十几年来女子跳远停滞不前的局面。这充分说明女子跳远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5.
在跳远比赛中,每个进入决赛的运动员都有六次试跳机会,而每一次试跳成绩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最后名次的确定。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获得好成绩,除了把握住每次试跳的技术动作外,还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六运会”跳远比赛中,笔者对男、女各前八名运动员的有关技术情况作了  相似文献   

6.
张德勇 《中华武术》2014,(10):18-19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踏板不准确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踏板不准确不但影响了运动成绩,而且使长期的汗水付之东流。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关英楠在比赛中,因前两跳犯规,导致最后一跳差10多厘米上板而未能通过及格赛,痛失取得好成绩的机会。因此,加强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运动员水平十分接近的世界、国内田径比赛中,跳远比赛的胜负往往只由几厘米所决定,许多有实力的运动员常常由于助跑准确性较差而失去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在悉尼奥运会的跳远及格赛中,我国参赛的男女4名运动员有两人3次犯规,很有希望夺得好名次的关英楠也因前两次试跳犯规,导致最终未能进  相似文献   

8.
强化助跑节奏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化助跑节奏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研究济宁师专体育系严德一,王鲁克1问题提出在跳远技术教学和训练中,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技术是重点,而踏板的准确性则是其中的难点。踏板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跳的成败和成绩的高低。据报道:世界水平男子跳远选手的踏板准确率为75%...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影响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助跑的准确性(包括跑技、跑幅的动力稳定性、加速的方式等)和踏板的技术是影响试跳成败的直接因素,改进和提高跳远的助跑与踏跳技术无疑有利于提高踏板的成功率。但是,跳远比赛总是强手荟萃,竞争激烈,当愈来愈多的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时,胜负之差更依赖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所以,提高跳远的踏板准确性,不仅应加强技术的改进与完善,而且,运动员要在日常的训练中,注意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克服与调节消极心理,提高心理控制能力。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谈谈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技术在跳远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外有人提出跳远成绩中助跑因素占70%。在国内也已有人在着重探讨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的关系。过去一向认为起跳技术是跳远的主要矛盾的传统观念,也已受到人们的怀疑。实践经验证明,起跳虽然重要,但必须以正确的助跑技术为先决条件,没有正确的助跑技术,是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起跳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由于助跑失败而失去成绩的比例是很大的。从83年5月南京田径分区赛和国际邀请赛、第五届全运会决赛(包括全能跳远)和83年10月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远中,共统计了449人次的试跳,其中失败175人次,占38.98%,成功274人次,占61.0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玉煌在83年5月南京国际邀请赛及9月的第五届全运会决赛中,都是四次犯规,破全国记录的希望也在犯规中失去了。助跑成功率这样低,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远项目获得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及获得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女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的犯规率;第一轮犯规率与全部比赛过程的犯规率是否不同;在全部比赛中每个轮次出现犯规次数的规律;前三次比赛与后三次比赛的犯规率有无差异;个人最优成绩出现的轮次规律等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全国锦标赛统计,参加男女1米、3米跳板比赛预赛的150人次中,因“两次起跳”受黄灯警告103次,受红灯警告17次,总共120次,占参赛人次的80%,其中女子比男子更为严重。以3米  相似文献   

13.
学习和改进跳远技术,一般是通过重复单个技术动作和助跑跳远练习来完成。然而,一个已经掌握了跳远技术的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中,采用短距离助跑,通常仅能有效地完成20—25次试跳,采用中距离助跑通常为15—20次试跳,长距离助跑为10—15次试跳。运动员通过重复的、连续的完成一套练习,能使学习过程得到加强。跳远的各个技术环节和完整的动作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后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继续。当练习的次数增加时,助跑距离就要缩短;因此,采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比赛试跳次数分析,从训练学角度来探讨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战术安排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田径运动员跳远项目比赛中,有不少运动员因为踏跳准确性差,导致失去夺冠的良机,更有甚者在及格赛或预赛三次试跳中全部犯规,取消决赛资格,使多年的汗水付之东流。下表是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和我校体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男子跳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跳远从上一届中日对抗赛列入了比赛项目,去年9月10日在东京比赛,我国跳远运动员刘玉煌的成绩是7.51米,输给了日本运动员臼井淳一(7.87米)和吉本敏寿(7.61米)。十个月之后,79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口田径对抗赛上,刘玉煌以7.86米的新成绩战胜了日本运动员(见表一),并打破了由邹振先保持的7.81米的男子跳远全国纪录。在第六次试跳中,他曾跳出7.98米的远度,可惜踏板过线犯规,这个成绩未能问世。刘玉煌在今年的多次比赛中竞技状态一直很好,成绩稳定,可望超过8米大关已是为期不远的了。  相似文献   

17.
李铁录 《中华武术》2001,(12):62-63
巴巴科娃,乌克兰女子跳高运动员。在第7届世锦赛女子跳高比赛中,她以连续试跳不败的战绩获得冠军,并创造世锦赛女子跳高纪录。这组图片是巴巴科娃在第7届世锦赛中试跳1.99米时的技术图。 在这次比赛中,实际上只有3个高度决定了比赛的名次。1.93米有5位选手越过,1.96米4人过杆,1.99米3人试跳成功。2.01米,巴巴科娃和俄罗斯的叶列西娜、拉皮娜3人均失败。最后巴巴科娃因1.99一次成功而获金牌。 从巴巴科娃的比赛和技术图片中可以看出,她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技术特点,仍是当今比较完美的女子跳高技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在跳远教学考核比赛中,助跑踏板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跳远的成绩。跳远技术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经常踏板不准,也会影响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跳远踏板不准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是  相似文献   

19.
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战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女子跳高出现了严重“滑坡” 现象。由于跳高比赛属于个人竞赛项目,比赛中战术的运用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试跳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则很容易影响成绩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赛计划。 通过对世界上跳过两米的35名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321次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一、运动员所要的起始高度与最好成绩的差值范围在10~30厘米之间,且每个运动员的起始高度相对固定,浮动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二、优秀运动员的每次试跳均表现出高度的成功率。统计表明,在运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26-30届奥运会跳远项目成绩进行逻辑分析、数理统计,表明男子、女子的发展格局是一个反复的状况,并发现近五届奥运会跳远比赛呈现多极化格局.根据近五届奥运会跳远比赛男女前三名成绩及平均成绩,得出奥运会田径跳远项目成绩呈现出缓慢下降的发展规律,以此对我国跳远项目在以上规律中显现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