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合同法中的模糊语的地位随着中国入世而大大提升,本文从英美合同法的角度出发,指出模糊语现象的合理性,研究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将模糊语运用于实践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特殊语境又使得模糊限制语有着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发展着手,主要阐述了模糊限制语在英语中的语用功能以及模糊限制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hedge)就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Lakoff,1965)。本文结合日常言语活动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现象,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两个主要类型: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以及模糊限制语在交际时委婉含蓄、避免冲突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科技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社会科学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却鲜为关注。因此,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评析前人的模糊限制语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双功能模式并由此提出了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通过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提高中国学生的模糊限制语意识以及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模糊语在英语使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出现频率因语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拟探讨商务英语口语中模糊语现象,分析模糊语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在商务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和在口译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因此,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面子论来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建立不同来源的英语新闻语篇对比语料库,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统计分析,并试图探索英语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规律,以期为模糊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以及新闻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糊限制语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拟就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政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做出分析,得出结论: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具有保全面子,增强说服力,赢取认同与支持,避免承担责任,进行自我保护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份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内涵剖析出发,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适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份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内涵剖析出发,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适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浅议模糊限制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艳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39-41,55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能使准确概念模糊化,模糊概念趋于明朗。模糊限制语的类型有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主要功能是提高语言的精确性,使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靠近,起保护作用,在会话中减弱或取消会话含意以及使言语表达含蓄、委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模糊限制语的类型以及维护面子与讲究礼貌的重要意义,对模糊限制语与维护面子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是十分有效的礼貌策略,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情态和模糊调和语语义上的相容性,提出了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这一暂时性概念。对科技语篇中的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的语言体现形式、使用频率、使用动因和使用特征的研究表明这类模糊调和语在科技语篇中是一种多功能、多语用的语篇策略,只有参照科学语境下的认知、社会文化、机构和人际方面以及具体的上下文等局部特征才能对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模糊限制语和情态系统是模糊语言学中的重要语言现象。模糊限制语和情态系统经常被运用以使语言恰当、准确。本文从模糊限制语和情态系统的定义入手,分析二者的分类以及功能以帮助我们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认为所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范畴成员是由家族相似性来确定的。模糊限制语从语言本身体现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可以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文章在介绍范畴理论以及模糊限制语的基础上归纳了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在范畴化过程中的四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模糊限制语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中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介绍了模糊限制语以及面子保全论,并以英语课堂用语中的直接缓和语为切入点,分析讨论其面子保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自1972年莱卡夫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以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选取美国国防部((2012中国军力报告》为语料,对其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实例分析,并使用分析软件来统计其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和其出现的频率。研究发现:撰写者选用的模糊限制语受其政治倾向影响;在具体语境下能表明说话人态度;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以及具有劝导作用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词义、语义、修辞和句法的模糊上。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模糊不清,即具有不确定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条件以及审美的广阔空间。模糊限制语的美学特征决定了模糊限制语的更具表现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模糊限制语的美学特征归纳为:精确、得体和含蓄。  相似文献   

19.
在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之中模糊限制语有着非常广泛和普遍的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与精确限制语相对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模糊限制语在实际交际之中对于降低语句之中的信息价值、减弱语句之中的信息以及进行话题的转移等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用价值。本文就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展开研究并探讨了其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模糊理论角度出发,发现模糊语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主要以模糊词汇、模糊限制语和模糊修辞等3种形式出现,以达到增强表达性、显示威胁、权威和礼貌以及创造美好愿景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