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西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统治,采用董仲舒"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正式成立了太学,作为中央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京都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太学的教官称博士.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习的一经对弟子进行教授.原来《诗》、《书》、《易》、《礼》、《春秋》五经,每经只有一家之说,后辗转传授,各有增改,发展到五经十四家.于是至西汉末年太学里的博士也增加到了14人.博士皆由征拜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近代建立新式的高等学堂以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曾创立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府(相当于今天的高等学校).其中著名的、影响较大的有太学、国子学、国子监和书院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公元前124年开始在中央创立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为博士置弟子(太学生)50人.据汉史记载,太学的学生后来不断增加,东汉时最多达到30,000人.这个数字或有夸大之处,但是汉代太学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主体,这乃是事实.到了唐代,唐朝的京都长安设立太学和国子学规模也很大,最多时有八千多学生.除了内地及来自边疆地区的青年外,还有朝鲜和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学习了当时先进的汉族封建文化,并把它带回本国,促进本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崇黄老,行休养生息,使得地主政权得以巩固,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文化教育逐渐繁荣。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精神统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积极推行罢百家、尊儒术、兴太学、举贤良的文教政策,“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兴办了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官立的太学。尊儒产生了太学,太学发展了尊儒。西汉太学以儒学为正宗,以《五经》为国教,培养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培养纲常道德观念和净化社会风气,以利其统治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太学作为地主阶级成熟阶段中兴起的这一历史事物,对此进行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大学的初步形式。公元前一二四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五经博士,有弟子五十人。东汉时期,太学大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魏晋以后,又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有时与太学同时设立。唐代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唐代学校分为六种:国子学收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太学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博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士”阶层,人民分化为士、农、工、商四民,而士居于四民之首。当时士成为一种职业,人们都争着做士,读书学做士成为风气。到了秦代,我国便有了博士的称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除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外,在文化教育政策方面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统一的策略,其中就有“立博士、设三老,统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教”,正式设立了博士的官职,要求凡授予博士官的人必须明于古今、通达国体,具有渊博的学识。汉王朝建立以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教育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专门设置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允许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创立了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制度,用以传授知识、研究经学。隋唐时期,在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国子寺等职能部门,曾分别设立过“天文博士”、“历博士”、“漏刻博士”、“针博士”、“兽医博士”、“算学博士”等教职,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除此之外,汉朝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者认为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太学 ,立《五经》博士 ,且为博士置弟子员。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一个历史过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两句话 ,既不出自董仲舒 ,也不出自汉武帝 ,而且这两句话也不准确 ,应予摒弃 ,而采用班固的说法 :“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以前的经学尚处于私家传授阶段,教授弟子并非博士本职。也未有立博士弟子之制,当然,这并不影响博士招收私门弟子。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为博士设弟子。从此,经学官学化。成为为西汉皇朝培养官员的重要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政治通道,政治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代政治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封建王朝的国子监所隶属的“国子学”,就是一种大學。《礼記》載“国有学”,可知这种性质的學校在周朝就已經有了。汉武帝时,在京师长安設立太学、立五經博士,置北子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大学。东汉光武帝,于建武五年(公元二十九年)再度兴办太学,其規模之大,人才之多,是空前的。《班固·东都賦》記述:“四海之內,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再以太学宫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政策,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使人才评价标准和官员选拔标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评价体系下,齐鲁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儒家学派的大本营,其人才资源明显占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官”多出自齐鲁。考诸史籍,在太学中占有席位的经学大师75%是齐鲁籍人士。  相似文献   

10.
汉代太学入学方式演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中央官学设立之初,学生分两种方式入学一种由太常直接选择,称博士弟子员;另一种由郡太守选送,叫“得受业如弟子”者。太学入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开始于王莽主政时期。改革的结果一是使太学生入学人数急剧扩张,二是使官僚贵族子弟可免试进入太学。东汉继承了这一做法,导致博士弟子正员主要由官僚贵族子弟所垄断,而免试入学的放开又使名士推荐入学和“游学”成为太学生入学的主流。这一变化对东汉中央官学发生重大影响。一是太学滑出皇权控制的轨道,终于引发东汉末年的学潮和“党锢之祸”,二是“游学”风气造成太学生鱼龙混杂,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学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封建中央政府为培养人才和教化百姓,便设立了许多学习儒家学说的场所。太学和国子学就是在中央设置的这种学校。 太学始设于汉代。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在京都长安设立太学,它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学生的出身门弟没有一定的限制,有直接从京城挑选的,有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龙吟:西方谚语云: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下愈演愈烈的大学扩招和学历泡沫,竟然也"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全日制大学——汉代的太学,也经历了一再扩招、学历泡沫泛滥的过程。其中得失,可以为鉴。规模惊人的"太学城"公元前12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全日制大学——太学,在西汉京城长安创建。太学按儒家经典分门设置教授,通称"博士";太学的学生称  相似文献   

14.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在中央官学皆重视置“五经博士”——确定儒学为主要专业和教学内容,并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选拔读书人加入官僚集团中,从而使儒学尊崇地位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学对传承社会主导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晋太学建于司马睿称帝的前一年(317),国学立于咸康三年(337)。国学在永和八年(352)遭到罢废后,又于太元九年(384)复建。东晋太学博士之制经历了从五博士制到九博士制,再到十一博士制、十六博士制的发展过程。太学、国子博士的选任虽以明经为首要标准,但仍是政治场域的人事安排。东晋前中期,博士被朝廷视作政治资源用以巩固地方统治。朝廷以博士征召的方式笼络地位边缘的会稽士族。与琅邪王氏争夺江州的颍川庾氏,则以荐举江州人物来争取民心。淝水之战后,博士的议政权及太学、国学的政治象征性,被孝武帝加以凸显并运用在与门阀的政治博弈中。  相似文献   

16.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胡瑷,字翼之,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生于江苏泰州,卒于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因其祖先世居安定,故其门人和学者都称他为安定先生,其祖父曾做过司马参军,父亲曾为宁海节度推安.胡瑷幼年从师受业,七岁已能做文章,十三岁通《五经》.即以圣贤自许.邻人见其文而异之,曰:“此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瑷家境贫寒,生活窘迫,但求学之心未尝或息,与孙复、石介同学,北往泰山,发愤攻读,常终夜不寝,且十年不归,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涧中不复展阅.景佑元年(公元1024年),以经学教授于吴中,次年,被范仲淹聘请于苏州郡学教学.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任保宁节度推官,同时兼任湖州州学教授.由于讲授得法,教学效果卓著,他的学生“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出其门者,无虑数千人”.据欧阳修说.“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弟者,知名当时,或取甲科居显位”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胡瑷60岁,任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天章阁侍讲,太常博士.胡瑷告老还乡时,太学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时以为荣,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胡瑷卒于杭州.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西晋立书博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论证,认为荀勖领秘书监并立书博士的具体时间是晋武帝泰始十年中期左右;又针对"置弟子教习,以锺胡为法"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南宋福建建阳县童游人。世界伟大的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的鼻祖。 宋慈自幼聪慧好学,10岁起拜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高徒吴雉为师,深受闽学熏陶。1205年入临安太学,以“博记览善辞令”深得太学博士真得秀的垂青。1217年以渊博的学识考中进士乙科,1226年出任江西丰城县主簿,后任长汀知县、南剑州(今南平)通判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体恤民情,以兴利除弊为己任。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恢复把土地分封给子弟们的古代分封制。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焚烧惑乱人心的典籍。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言,下令焚书。第二年,许多方士和儒生奉命去寻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士的选任方式、职责种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博士任选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汉代形成的考选博士的制度被破坏,一再强调“高选”,而又缺乏具体的措施和标准,导致博士水平下降;二是博士类别增多,除太学博士外,又有国子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医学博士、四门博士、仙人博士等称谓。博士主要职责是兼国策顾问、礼仪顾问。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朝廷更迭无常,官学时兴时废,作为学官的博士形同虚设,无所事事,失其职责。博士弟子更是无心向学,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整个社会的学术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