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背景《确定位置》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85页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主要学习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时位置,渗透坐标思想。  相似文献   

2.
【案例描述】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2课《杏儿熟了》一课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为中心,赞扬了一位善良而又热心,从不独自享用自家杏儿的老奶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类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奶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凭着阅读后的理解进行开放性填写,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考查他们的词语积累。学生在阅读之后,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善良的奶奶”、“热心肠的奶奶”、“令人尊敬的奶奶”……正当学生沉浸在对奶奶的尊敬之中时,刘×同学大声说:“我认为这个奶奶很傻,应该填‘傻瓜奶奶’。”全班学…  相似文献   

3.
本就温州市小学语口语交际的183篇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从“标题”、“背景”、“案例描述”、“反思”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阐述了笔关于如何写好教学案例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孟子二章》教学案例———课堂框架描述:第一环节,从学生了解的孟子导入。第二环节,学生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停顿。第三环节,学生互译,不懂处提问。“道“的含义;学生仅提问一处。“畔“的含义;教师提问。古今异义词语;教师提出。第四环节,谈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课堂细节描述:前半节课,学生学习状态极佳,教师也引导得法。到学生互译之后,学习气氛陡然下降,很少有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学生已经解决了全部问题?该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应该如此。但笔者发现了一个细节:学生每人一本翻译书。案例分析:文言文教学是否需要推断?由…  相似文献   

5.
牟芬 《湖北教育》2002,(21):40-41
范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实质上是异曲同工。所谓案例,就是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实例,即那些在日常生活素材中“隐含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它主要由背景、主题、细节、评析和应用几个部分组成。新大纲中案例(实例)“了解”或“理解”就是案例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使得案例教学在中  相似文献   

6.
案例背景: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就会因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而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  相似文献   

7.
人文地理教学“过程化”新尝试:历史分析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分析教学法”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人文地理教学现多采用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存在“八股化”倾向,即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诸因素出发,寻找案例说明某地理因素对地理事象区位形成的作用。在教学中这些案例往往是一个片段,一个断面;案例的呈现主要按照自然、社会诸因素的顺序呈现;对案例的分析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图表资料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然、社会诸因素对某类区位存在的影响,但怎么影响、如何影响,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8.
[案例] 1.家庭描述:张某.九岁以前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比较溺爱他,直到九岁都是爷爷、奶奶追着喂饭.因为安徽老家没有幼儿园,所以五岁随当教师的亲戚随班就读于小学一年级,一年级留级三次,二年级留级两次,三年级转学,由此养成了散漫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开“窗户”     
在我们班级里,有两个名字几乎一样的男生,一个叫刘冶,一个叫刘治,名字虽然只有“一点”差别,但学习、生活却有“天壤”之别,刘冶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矛,乐观助人,深受学生好评和老师的喜欢;而刘治却是典型的淘气包,学习成绩总拖班级的后腿,我经常感叹:名字差不多,怎么做人会差别这么大!  相似文献   

10.
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人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因此,单凭教师的“灌输”,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  相似文献   

11.
课例背景:2003年3月27日,“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在松柏小学开展课例教研活动。雷莉老师执教《纸奶奶的生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五册)一课。这是一篇略读文,主要讲纸奶奶过生日时,“避水纸”“耐热纸”“速溶纸”“防锈纸”……这些各具特色的纸前来祝贺。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终于迎来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星期天,我又可以尽情地去住在农村的奶奶家玩了。还未进奶奶家门,就听见院子里“嘎嘎”的叫声,原来奶奶买了几只可爱的小鸭子。看着它们一摇一摆的样子,我觉得真好玩。与此同时,一个问号也在我脑中产生:鸭子走起路来怎么一摇一摆的,像个“舞蹈家”一样?我问奶奶,奶奶摇摇头。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使用青岛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两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一、案例描述“游水帘洞”是鲁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山”的第三个信息窗,其教学目标是学习10…  相似文献   

14.
[病文入院]一次,我和几个伙伴玩得太晚。一回家,奶奶就问:“作业做完了吗?”我说:“忘了。”奶奶说:“爸爸妈妈到广东打工时反复嘱咐我要管好你的学习,你叫我以后怎么对你爸爸妈妈说  相似文献   

15.
<正>一、案例背景(一)个案介绍姓名:波×;性别:男;年龄:四周岁。家庭成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父母职业:爸爸是国企单位员工,妈妈是医院护士。性格特点:波×的学习品质、自理能力都不错,但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在外游戏时也喜欢一个人玩,来园离园的时候也不喜欢与老师打招呼,总体表现较为胆小、内向、不爱说话。(二)案例描述波×是一位小班的幼儿,性格较为胆小、内向。如老师在上课  相似文献   

16.
郭华 《现代家教》2002,(4):11-12
[案例]小刚的妈妈平时对小刚要求很严,比较注重生活常规训练,以此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在她的教育下,小刚平时放学回来就会把书包、衣服放好,在晚饭前把功课做好,吃饭从不用人喂,要求父母帮忙时,也一定会说“请”字,表现都还算不错。可一到奶奶家,小刚就成了脱缰的野马,书包、衣服随手扔,吃饭、喝水都是吆喝奶奶:“我要吃饭!”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奶奶却做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文中的小主人公给奶奶讲完《静夜思》的意思后,奶奶答道:“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小调皮”徐鑫突然站起来问:“‘嗯’是什么意思呀?”这倒有点难为人了。这个平时总在不经意间进出的字眼,意思可丰富了:读阳平的音,表示疑问:读上声,则有出乎意料或不以为然的意思;本文中读去声,则很简单,表示答应。但面对这些语言经验如此薄弱的孩子,我总不能端起学究风范,来个理论灌输吧?得,索性就来个就“问题”论问题吧。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背景:文化是什么?这是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的第一个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讲清“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对于学生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从文化“万花筒”人手,通过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开展几个与文化相关的“探究活动”引出文化的定义,做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但教材在编排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对于文化现象的描述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和提炼;(2)有几个探究活动的设置显得“突兀”,与正文部分的内容“脱节”;(3)在阐述文化的几个特点时缺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就是能被人们陈述和描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学生认知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实际案例,认为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回放生活场景陈奶奶有两个孙子,都长得聪明可爱,但性格差别比较大。平时两个孩子玩得很好,但陈奶奶就怕他们比来比去,比出是非。大孙子上五年级,小孙子上四年级,一次,大孙子数学考了94分,是班里的第15名,小孙子数学考了89分,却是班级的第1名。陈奶奶表扬了小孙子学习稳定,大孙子很不服气:“他的分数还没有我高呢!”陈奶奶跟他解释:“考试题目不一样,只比分数是不对的,应该比名次,你没考好不要紧,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结果他还是撅着嘴说:“弟弟也得努力,他考得还没有我分数高。”陈奶奶苦恼地说,大孙子一贯如此,只能说他好,要是说别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