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几何时像韩寒高呼我是金子一般对着天空呐喊“我要独立“.但无奈由于小女子的年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独立计划“宣告破产.我得以再过几天衣食无忧的舒坦日子.可人们总爱用“叛逆“来形容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得到更好的维护,我也决定疯狂地叛逆一回…………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像韩寒高呼我是金子一般对着天空呐喊“我要独立“.但无奈由于小女子的年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独立计划“宣告破产.我得以再过几天衣食无忧的舒坦日子.可人们总爱用“叛逆“来形容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得到更好的维护,我也决定疯狂地叛逆一回…………  相似文献   

3.
陈宇 《班主任》2013,(11):51-53
叛逆心理较严重的学生往往是最令班主任头疼的,在教育这些学生时,班主任轻不得重不得,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了解学生叛逆的原因,采取一定措施,叛逆学生问题并非无解。就我个人在教育实践中的经历和体会,我对叛逆学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叛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行为状态,“叛逆期”是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的。按照心理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暑假,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快乐的(happy)时期(days),但它对表哥来说,无疑是“灾难降临”。因为我还清晰地(clearly)记得,今年暑假的第一天表哥就被派遣(send)出“城”留学——到兰州亲戚(kin)家去“学习”。而造成这种结果(result)的罪魁祸首,就是表哥的“叛逆(rebelly)心理”。什么是“叛逆心理”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implication)。但据我的观察(observe)与理解(understand),“叛逆  相似文献   

5.
范诗言 《新读写》2014,(7):33-33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总渴望独立,总想逃出父母护着的翅膀,独自飞向属于自己的天堂。 不知从何时起,我也从乖宝宝变成了叛逆囡。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什么叫做叛逆。我也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可是总觉得像是做错了一样,总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做什么,错什么;错什么,偏做什么。或许,这,就叫做叛逆?  相似文献   

6.
不是自我表扬,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乖孩子,简直可以说“乖”到了逆来顺受的境界。因此,对于时下非常流行、非常普及的“叛逆”一词,我一直不太理解。可能是上天不满我的无知吧,仅仅几天工夫,我不仅透彻地理解了这个词还亲身实践了一番,要知道,我真的不想叛逆啊。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一个乖孩子,因为在我的骨子里充满着叛逆的情愫,常常渴望着像三毛一样去流浪。然而我没有叛逆,因为我父母的宽容与信任呵护着我走过了那个叛逆的年龄,让我玻璃般敏感易折的心灵没有受到撞击。 如果不是那次“情书”事件,我恐怕元法知道父母对我的宽容,更无法知道他们对我的信任。高三的孩子的心总是特别敏感而脆弱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理论上看有其必然性,从实践上看有其可行性。但是创造性叛逆并不是要否定“忠实”的翻译标准。而是要通过对“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阐释来认识和协调“忠实”与“叛逆”的矛盾,以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忠实”标准,把握“创造性叛逆”限度。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小说界被誉为不朽的经典作的《简爱》,以学形式记录了一位独立女性的生活画卷——负载着那一时代女性实现自我的饥渴愿望;描绘了这一过程中女性付出的拼搏和伴随的彷徨;展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的思考及“我属于我自己”的命题。从此,简爱便以熠熠闪光的“传统女性的叛逆”形象屹立在世界学史上而获得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棱角     
““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谁定下的规矩?“沉闷就是成为大人的标志。”——为什么?蒋潘升同学在本协会倾诉成长的困惑。那样一份不解与不满源自独立思考的心灵,而少年最初的叛逆姿态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1.
正后叛逆:所谓“后叛逆”,是指人到中年开始想体验染彩发文身穿孔、学滑板街舞架子鼓等具有叛逆青少年气质的活动,一种“惊觉错过早恋年纪”式的“临交卷”恐慌……按照此解,所谓后叛逆即“延时叛逆”,但此解关注“外在”多,关注“内在”少——那些内心深处的延时叛逆又如何捕捉、记录和表达?AI水军:来自媒体消息“人工智能(AI)已经学会自动编写虚假点评了”,它们可以被用来生成复杂的点评信息。这些虚  相似文献   

12.
叛逆?什么叫叛逆?现在的孩子也许会说:我从不觉得自己叛逆,我崇拜贝克汉姆、安在旭,追看日、韩偶像剧;谢霆锋和大他11岁的王菲谈恋爱,我觉得挺好挺好;打个又长又臭的电话很爽很爽;开个有男有女的 Party 很好玩很好玩……那你说的诗人像我这样吗?不,不,这些在诗人舒婷的中学时代是想也不敢想的。那时全国人民都读着红语录,穿着绿军装,看着样板戏,年少的诗人有的“叛逆”思想不过是:梦想  相似文献   

13.
英国杰出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刻画人物,其代表作《简·爱》中“火”的意象渲染了气氛,有力地展示了主人公简·爱独立、叛逆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感恩     
佚名 《高中生》2011,(9):8-8
曾经执著地认为我并不是他们之中的一分子,所以我选择叛逆,选择逃避,并不曾对他们说过一声“感谢”。  相似文献   

15.
洪忠民 《考试周刊》2009,(23):213-215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他们倾向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叛逆”。面对几十个叛逆期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呢?数年来,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用体验式活动“玩转”班级管理。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刺猬     
从小,我身上的标签就是“叛逆少年”.这个标签让我家电话时常在下午五点后成为老师的热线。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中的"忠实"与"叛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忠实”与“叛逆”现象一直是译者的困扰。实际上,“忠实”与“叛逆”并非僵硬的二元对立,在众多的传统或现代的翻译标准前,将“忠实”与“叛逆”有机地融合于文学翻译实践中才是译者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Hello,同学们好!我是超级大帅哥蓝风,噢,不对,我岂是一个“帅”字了得!我是帅气与智慧并重,叛逆与正义的化身,幽默与快乐的典范。但不要迷恋我哦,“哥只是个传说”。  相似文献   

20.
Hello,同学们好!我是超级大帅哥蓝风,噢,不对,我岂是一个“帅”字了得!我是帅气与智慧并重,叛逆与正义的化身,幽默与快乐的典范。但不要迷恋我哦,“哥只是个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