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5月推出了由魏明孔先生主编的4卷本《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可以说是中国手工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蔡锋先生撰写的《先秦秦汉卷》对中国手工业的起源、发展作了详尽的论述。该书脉络分明地勾勒出先秦秦汉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线索,使人们对先秦秦汉手工业发展演变的历程一目了然。本书分上下两编,其框架结构的安排基本相同,但根据研究的重点和研究资料的掌握程度,书中的研究各有侧重。先秦手工业发展论述的特点是在详细论述手工业门类之前都有一章手工业生产概论的内容,涉及手工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及类型、手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石家庄文化通史》是由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团队编撰,分为《先秦秦汉卷》《魏晋北朝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共5卷册,约200万字。丛书由王俊华、贾丽英担任主编,历史文化学院组建12人的学术团队承担编纂任务,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专家学者,先后召开《石家庄文化通史》写作基本理论问题座谈会、书稿审定研讨会和石家庄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就选题确定、大纲构想、写作规范、实地考察、人员调整和写作进程等进行研讨和调整,以保证丛书格式规范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开始从事山东地方史与齐鲁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山东古代社会初探》、《历史上的山东》与齐鲁文化研究等系列论文、并主编多卷本《山东通史》、《齐鲁文化通史》、《山左名贤遗书》等书。其主要贡献,一是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今各种史籍的编纂体例,创立了编纂地域通史的新体例,为地域史研究开了先河;二是提出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山东地方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所谓的《弹歌》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歌谣的问题,所谓的《国风》是歌词选集的问题,所谓的《诗经》为乐官采录编选的问题,关于骚的解释问题,关于《诗经》为歌诗的问题等。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严重影响了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空前进展,已经进入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当前时代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学科界限、学科规范、客观性、汉民族研究、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民族学·人类学:追述与反思》一书,精选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与民族学、人类学有关的优秀论文编撰而成,展示了西南民族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大致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  相似文献   

6.
由张岂之先生任主编,一些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担任分卷主编和编者的《中国历史》(六卷本),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全书六卷约240万字,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卷、元明清卷、晚清民国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考试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杨学为任总主编,我校社会学院裘士京教授任第一分卷主编的《中国考试通史》,近日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编纂历经十年,参与者都是国内各有关领域中一流的专家学者,这就保证了该书的高水平。尽管民国以来,我国就已经出现过不少关于科举历史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广获好评,而对20世纪“新史学”进行评介是该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西方史学通史》在详尽介绍“新史学”的兴起、发展过程,充分肯定“新史学”的巨大成就后,编著者入木三分地写道:“正当它踌躇满志之时,也萌生了诸如‘被砸得粉身碎骨的历史学’‘没有人的历史学’等弊端,日渐远离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9.
纳日碧力戈,全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14年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学术顾问。纳日碧力戈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尤其关注族群理论和象征符号。主要学术成就有:(1)长期致力于“语言和文化之间搭桥”,在民族和族群研究中首次尝试建立中国族群研究的“符号学派”,对该领域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其理论创新及成果.对于多民族国家保持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诗经》文化人类学阐释的得与失王晓平在20世纪国外的《诗经》研究中,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尝试以法国的葛兰言(1844—1940)为嚆矢,日本的松本雅明、白川静、赤忠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葛兰言的影响。这些学者和传统的以及同期中国的《诗经》研究最大...  相似文献   

11.
刘泽华教授     
刘泽华,男,1935年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政治史、知识分子史、历史认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中国的王权主义》、《洗耳斋文稿》、《士人与社会》(先秦卷)。主编并与人合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的整合》、《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出版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王炳照、阎国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共和国教育五十年(194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李国钧、王炳照主编,  相似文献   

13.
简单地讲,民族学属于文化学系。“人类”这个词语很宽泛,人类学又分为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产生于西方的一门学科。在中国,民族学(Ethnology)最初被翻译成“人种学”、“民种学”等。在1903年清朝学部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将“人种学”列为大学的课程。民族学在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逐渐得到发展,至全国解放前夕,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中,都设立了人类学或民族学系。在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的边政系中,也重点开设民族学的课程。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80…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热”的推动下,傩文化研究逐渐炽热起来。几年来,傩文化研究从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以及文艺学、戏剧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然而,尚未出现一本对傩文化做系统全面论述的集大成的著作。由费孝通先生任顾问,萧兵等主编,且由一大批知名学者为编委的《长江文明丛书》终于推出了萧兵72万字的巨著《傩蜡之风》。此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形式,对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书院独具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的诸多特点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引起了文化史研究、教育史研究学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取得了颇为丰富的书院研究成果,除《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浓墨重彩地进行专门探讨外,还出版了关于书院研究的专著,如丁钢、刘琪撰著的《书院与中国文化》、李才栋撰著的《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和《中国书院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民族学辨析     
民族学在欧洲大陆、前苏联和中国均为独立学科,与英国社会人类学和美国文化人类学也都属于同等性质的学科。在形式与生成逻辑上,民族志与民族学的关系要优先于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且是它们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源头和动力。中国民族学是一个以民族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理论上对所有民族及其各个方面都要研究,实际上已形成独立的研究特色与传统,同时又与时俱进,注重汲取国外有益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实现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巴蜀民族文化,是指从先秦以来直到当代,活动于今四川省、重庆市区域内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文化。文章概述了研究巴蜀民族文化所涉及的相关史料、研究历史及《巴蜀文化通史.民族卷》的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党史学界在广大党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没有一部多卷本的中国共产党通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撰写出版多卷本的中国共产党通史就成为广大党史工作者灼热切愿望,也是繁荣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在此情势下,沙健利、教授在长期潜心研究党史的基础上,主编了五卷本的《中国共产党通史》。其中前3卷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四、五卷也即将出版。沙教授主编的这部书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多卷本形式出现的研究中国共产党通史的著作。这实是社会科学界的一大…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300万,是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是,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的剖析,探索古代文论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 这部巨著的卷1、2(先秦至六朝)早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卷5《明代文学批评史》新近也已出版,其末卷《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著)也即将面世。兹谨撮述其若干要点以显示其学术水  相似文献   

20.
一部由语言、修辞学界郑子瑜、周振甫、胡裕树三位大师任顾问,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任正副主编的212万字的五卷本巨著《中国修辞学通史》(下称《通史》从编写到出版仅仅五年时间便问世了,它标志着修辞学在中国从繁荣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对于这部巨著,竟以孔子老话“修辞立其诚’来管窥,似乎既不全面又分量不足,其实,这句正是巨著最主要特色之一。简评(通史)是离不开中国特点的。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f[.Th~,*T-,汉民族传统优秀美德和深厚文化底蕴,在‘修辞”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历代人们对“修辞”的认识是在不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