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科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4-135
在外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含糊这一语言策略,通过含糊的语言形式传达某种言外之力。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者应当顺应语境做出恰当的语言选择,这为理解语用含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外交活动中的各种语用含糊策略顺应了交际语境,体现了使用者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语言使用中的模糊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对模糊语言和将模糊理论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外交语言中模糊现象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并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外交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外交官利用外交语言的模糊性能达到隐藏信息、表达谦逊礼貌、表明立场制造幽默等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用模糊性。语用模糊性表现为言语相对模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在“模糊”与“非模糊”的分界上,同时还表现为模糊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中英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含糊现象以及语用含糊在商品促销中的积极作用。文章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语用含糊现象的本质和作用原理。通过对广告中语用含糊类型的分析以及语用含糊在商品宣传中所起作用的阐述,作者指出,语用含糊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恰当使用语用含糊,才能达到促销商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爽  危鸣辉 《海外英语》2011,(11):145-147
Politeness symbolizes human civilization,and is one of conduct codes of human beings.As a social activity,language use is subject to this code as well.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spoken discourse.Furthermore,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widely used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Based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teachers’ spoken discourse.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can smoo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help teachers gain foremost effect on the education to their students.  相似文献   

6.
张慧芳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6-28
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表达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解读,语用模糊是根据语言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对话语形式、话语内容或语用策略进行选择及推理结果进行判断的动态顺应结果。语用模糊是语言动态顺应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模糊的,而模糊中又包含着精确。英语口语会话中语言的模糊或精确是有一定语用目的的。这在美国情景剧《老友记》的人物会话中有丰富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外交辞令特别讲究策略,可以说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外交的成败,因此历来为各国外交官所高度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外交辞令的得体性、礼貌性、准确性、模糊性、委婉性、含蓄性、折衷性、合作性、修辞性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9.
零宏惠 《高教论坛》2004,(5):137-141,164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语言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载体,通常被称为外交辞令。外交辞令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外交辞令常常被运用在发布公告、公布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等活动中。模糊辞令简洁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满足了外交辞令的要求。从语用原则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模糊辞令在外交语境下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
语用模糊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从本质上看,又是一种认知现象。文章介绍了语用模糊现象的产生及分类,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用模糊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用模糊在外交语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常被外交人士作为一种策略来运用。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探析,在外交语言活动中,实际上是由于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交际对象),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言在语言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语义的模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而范畴本身具有不同形式的模糊性.因此本文就范畴的模糊性来探讨模糊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既可以比准确的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又能够取得较好的语用效果。文章以礼貌原则为基础,分析了礼貌原则对模糊语语意隐含现象的阐释能力,发现了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商务语言往往以其明确性成为商务洽谈成功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是商务语言在某些时候需要模糊性,这是一种利益的需要。恰当地利用语用模糊,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实现和对方良好的沟通,以达到目的。通过阐述商务英语写作中所运用的语用模糊及沟通技巧,对利用模糊语言进行更有效的商务活动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在语言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语义的模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而范畴本身具有不同形式的模糊性。尤其体现在词的语义上。  相似文献   

16.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时间模糊语的表达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语言属于语义学范畴,也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精确性并非语言的唯一追求,精确性和模糊性共同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在英语和汉语中也不例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情形中,使用模糊语比精确语更为恰当.而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特殊领域,时间模糊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合作原则",通过对时间模糊语的语义研究,分析时间模糊语的相关表达,说明使用时间模糊语的目的和达到的表达效果.学习时间模糊语对提高人们的会话沟通技巧,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语言交流中的润滑剂和消毒剂。从语言模糊性角度来分析英语委婉语,其具有避讳、礼貌、掩饰、幽默四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应用与合作原则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于一定的语境中,模糊语言既是一种语义不确定,又表现为语用模糊。这种语用模糊性体现在范畴界定和模糊程度两个层面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模糊语言的语境导向性导致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在交际时,通过对合作准则的遵守或违反体现着会话的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会话原则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限制语就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它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本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即它可以使言语更加准确,得体,和适当。但如果使用不当的话,模糊限制语也可能导致语言含糊或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如何对待语用含糊,指出语用含糊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提出对于当今的翻译理论应当用模糊的眼光去审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